书城励志冯仑内部讲话
5837900000051

第51章 向着胜利的方向迅速跑

找准道路,之后快速奔跑是发展企业的关键。

万通是一群立志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青年知识分子献身事业的大舞台。将近3年的时间,我们不仅抓住了海南经济起飞的机遇,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坚实的合作的思想基础和利益基础,比较顺利地解决了“三关”(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的难题。

万通最值得珍视的东西,不是已赚到手的利润,而是“毋忘在莒”的座右铭;是承认我们这群有缺点、没经验的人的合作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必须“走过历史”,采取事缓则圆的工作方法,努力完成由“梁山伯”到“独联体”(独立法人联合体)再到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使自己由“绿林好汉”,变成现代企业家的韧性追求;是坚信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最终是人的学习能力的竞争,因而将学习看作企业成败的关键的反省与学习精神;以及结合中国特殊国情特别是体制转型期而制定的一系列经营方针与策略等等。这些已逐渐形成万通的企业文化。我们看到,它的价值和生命力远远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将日益显现出更宽广更强大的辐射力。万通事业的成功最终将是万通企业文化的成功。国家要有主义,公司也应当有灵魂,这灵魂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热爱万通的过去,追求万通的未来,就必须坚信万通的理想追求和企业文化。这是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方向,我们要坚持。

——摘自《向着胜利的方向迅速跑》

背景分析

如何经营公司很重要,为公司寻找正确的方向更重要。这是冯仑给创业者的忠告,也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一个管理者要懂得为公司寻找正确的方向,然后打造团队的凝聚力,朝着正确的方向迅速跑。

这里所说的正确方向,并不只是公司的经营方向,还有管理、企业文化建构等方面。万通是几个朋友合伙开办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在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是有优势的,因为合伙人之间彼此了解,有很多共同点,而且彼此信任,沟通成本低。一般的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就容易出问题了,会出现有人觉得利益分配不均等矛盾。但万通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冯仑一开始就给万通定了基调,制度为王。这就是一条正确的路。

在万通成立的时候,冯仑就主张实行董事会制度,这在当时是一种前瞻性的做法,也是一条正确的路。正是因为选择了这条正确的路,万通才没有像绝大多数合伙人公司那样,做到最后不仅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合伙人之间也做不成朋友了。

冯仑独自接手万通之后,也同样在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思考着。他一改之前的做法,强调专业化,只盯着房地产中的一小块,立志做到专业,这也就是给万通未来指定的路。事实证明,这个方向也是正确的,而且他也确实带着自己的员工快速前进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发生了改变。这时候,冯仑再一次为万通找到了正确的路,开始修建高档社区,贩卖新的居住理念。这一次选择的道路,依然是成功的。

这就是冯仑的能力,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公司找到正确的路,然后带领自己的团队,沿着这条路快速前进。这是一个管理者应该有的能力,也是一个管理者要努力的方向。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管理者就像是船长,他不仅要管理别人,更是要对公司的各种行为负责,同时也要为公司指引方向。而想要做好这些,首先自己要有宏大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能在纷繁复杂、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准确定位自己,找到公司的位置以及应该走的方向。这些,都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具有的素质。

有人说,在错误的道路上就算奔跑也没有用,反而会因为速度快而提前走入歧途。不仅人生如此,经营企业更是如此。而管理者就是那个寻找路的人,他需要引领方向,更需要给员工鼓劲。总之,一个管理者要学会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对的路上狂奔。

拓展透析

联想最初成立的时候做的是技术服务和贸易。最初的时候,柳传志和几个合伙人的主要业务就是帮别人检查和装配电子计算机,并靠这些赚到了联想的第一桶金。不过虽然做这些很赚钱,但并不是柳传志想要的。他觉得,想要将联想做大,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他的梦想,做一个有为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个帮人配电脑的小企业老板。

不久之后,柳传志发现了联想汉卡,他觉得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于是开始大力推广。后来经过不断的测试、调整和创新,联想汉卡很快就占领了市场。在别人眼里,此时的联想已经走上正轨,可以快速发展了。不过柳传志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是觉得,自己现在选择的路虽然可行,但不是最好的。

果然,没多久,中关村的兴起让行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而柳传志也认识到,做汉卡或许可以赚钱,但并不能让企业持久发展,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下去,出不来成功的企业。

这时候,柳传志又开始寻找公司的新发展方向了。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和判断,柳传志最后认为,在未来的世界里,微型计算机尤其是便携式的微型计算机必然会有大市场。这便是柳传志为联想找到的路。

确定了发展路线之后,就是埋头去做了。当时,国内电脑市场还比较落后,没有强大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于是柳传志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跟有技术条件的公司合作,自己研发便携式微型计算机,即笔记本电脑。终于,联想从一家代理公司变成了一家制造型企业。

柳传志的决定是对的,靠着笔记本业务,联想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最后还收购了IBM公司的PC机业务。今天的联想,已经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了,也是一家值得别人尊重的公司。他们有今天的成绩,靠的自然是柳传志为公司指定的路线,一条正确的路。

一个管理者,尤其是成功的管理者,一定是有着强大的判断力和前瞻性的。他要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更要有决断心,判定趋势之后大胆尝试和改革,第一时间沿着那条路去走。如果只有前瞻性却没有决断力,不够果断,那也是不行的。社会上很多人说话的时候很有气派,总是跟别人说某某东西出现之前他就预测到了。实际上这是没有用的,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能力。预见到了,却不敢去做,一样成就不了事业。

这就是对管理者的要求了。要有准确而又敏锐的目光,更要有强大的决断能力。有了这些,自然就能为自己的公司指定正确的路,然后带领自己的团队在这条路上大步前进。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方向是重中之重,而这最重要的工作必然要管理者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