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求来的婚姻:终于嫁作富人妇
57500000081

第八十二章 送寒衣(二)

院子里除了由各色鹅卵石和碎玻璃铺就的羊肠小路,就是一块又一块围着篱笆墙的肥沃土地,里面错落有致地散布着一些月季的根茎,还有一些早已干枯的不知道什么花的花瓣和枝叶。

试想,如果在春夏的清晨或傍晚,斜躺在二楼阳台的金色的贵妃榻上,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捧着一杯清茶,观赏着满院的姹紫嫣红,那该是怎样的诗情画意。

“看不出你这个文盲还这么有品味。”我酸溜溜地夸赞道。

“品味不品味我不懂,反正我这人就是会享受。钱是甚东西?钱就是王八蛋,没了再去赚!你以后别替我省,这女人花钱,才是男人的动力。”

张富龙的母亲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而是热情地将我迎进屋里,显然张富龙之前已和她打过招呼了。

她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梳着齐耳短发,脸型和张富龙相差无几,身材也很肥胖,看来张富龙多出我一倍的质量,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伙食好的缘故。

我仔细打量室内,客厅宽敞明亮,正对面墙上挂着一张宽一米,高两米的财神爷的画像,画像旁是一座红棕色的三十年代的老式座钟。座钟东拐角是通往内室的也包了同样红棕色三合板的镀金旋钮的门,靠门边摆放着三组牛皮黄的双人沙发,每组沙发上都铺满了圆形的用各色碎布拼成的座垫,其复杂和美观程度,如果给了我这样并不算愚笨的人,做一个也至少得花一年半载的时间,难怪那些文人会感慨,艺术在民间,而民间却没有艺术。

沙发正对面的墙上挂着银灰色框的壁式电视,在电视右首的一个小写字台上方正中摆放着一张约十寸的黑白遗像,上面是一个四十多岁,样子精明的中年庄稼汉子。不用问,这一定是张富龙那已经过世了四年的父亲,虽然眉眼看着不象,但那股精明劲却分明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东方白的大理石地中央,摆放着一张浅咖色的圆桌和四把朱红色的小木椅。桌上是已经备好的早点:一盆冒着热气的大白面馒头,三碗南瓜稀饭,一小碟红萝卜咸菜丝,两块酱豆腐,一盘青椒土豆丝,还有一茶缸飘散着香味的红烧肉。

“妮子,吃哇,不要客气,当成是自己家里,也不要嫌不好。”张富龙的母亲招呼我道。

“噢。”我点点头,拿了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又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嘴里。张富龙的妈妈别看长得憨憨胖胖的,可没想到这做红烧肉的手艺真不能小瞧,当真是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而且和我婆婆做的不分伯仲。婆婆每周末最不能少的一道菜便是红烧肉。其原因自然是因为曾力爱吃,想到曾力,心头忽然一紧,浑身没来由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