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肯的悲剧
林肯一生的悲剧,是他的婚姻,而不是他的被刺杀。布斯开了枪后,林肯就不省人事,永远不知道他被杀了。但是几乎23年来的每一天,他所得到的是什么呢?根据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荷恩登所说,这么多年,林肯一直忍受着痛苦婚姻的折磨:林肯夫人唠叨着他,骚扰着他,使他不得安静。
她老是抱怨这,抱怨那,老是批评她的丈夫。在她眼里他的一切,从来就没有对的。她抱怨他走路没有弹性,姿态不够优雅。她模仿他走路的样子取笑他,并要他走路时脚尖先着地等等。
他的两只大耳朵,成角地长在他头上的样子,她不喜欢。她甚至还告诉他,说他鼻子不直,嘴唇太突出,看起来像痨病鬼,手和脚太大,而头又太小。
林肯和他的夫人在各方面都是相反的:教育、背景、脾气、爱好以及想法,都是相反的。他们经常使对方不快。
“林肯夫人高而尖锐的声音,”瑞治说,“在对街都可以听到,她盛怒时不停的责骂声,远传到附近的邻居家。她发泄怒气的方式,常常还不仅是言语而已。她暴乱的行为真是太多了,真是说也说不完。”
林肯夫妇刚结婚时,跟欧莉夫人住在一起。欧莉夫人是一位医生的遗孀,生活迫使她不得不分租房子。
一天早晨,林肯夫妇正在吃早饭,林肯做的一件事情,引发了他太太的暴躁脾气。林肯夫人在盛怒之下,把一杯热咖啡泼在她丈夫的脸上。当时还有许多其他房客在场。
当欧莉夫人进来,用湿毛巾替林肯擦脸和衣服的时候,林肯羞愧地静静坐在那里,不发一言。
林肯夫人的为人,是如此的愚蠢、凶暴,简直令人不能相信。
这样的挑剔、咒骂、发脾气,是否就改变了林肯呢?从某方面说,的确使林肯有所改变。这就是改变了他对她的态度,并为自己选择这桩不幸的婚姻而深深地后悔。他尽量避免和她在一起。
每个星期六,其他的律师都想办法回到春田镇,和家人共度周末。可是林肯并不回春田镇——他害怕回家。春天3个月,然后秋天3个月,他都随着巡视法庭留在外面,而不走近春田镇。
他每年都是这样。乡下旅馆的情况常常很恶劣,但他宁愿留在旅馆,而不要回到自己的家里去听他太太的没完没了的唠叨,受她暴躁性格的气。
林肯夫人对丈夫的苛责与挑剔所带来的后果,只有悲剧——她毁坏了一切值得珍惜的东西。
韩博格在纽约市家务关系法庭任职11年,曾经审判了好几千例遗弃的案子,她说男人离开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太太的挑剔。如他所说的:“许多太太们像蚂蚁不停地在慢慢挖掘着爱情的大堤。”
有人说:“婚姻对于女人来说,就像是第二次投胎。”其实,对于男人来说,也未尝不是如此。婚姻对于男人、女人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幸福的婚姻带给人的是甜蜜、快乐与满足,它会对人们的工作、事业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使人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馨。与之相反,不幸的婚姻带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就像生活在地狱一般,它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更加沮丧和颓废,直至走向毁灭的深渊。林肯的婚姻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因此,我们在选择婚姻时一定要加倍慎重,要选择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并真正相亲相爱的人,这样你们才会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2.正确看待别人的婚姻理论
虽然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说法,但是别人有关婚姻的任何说法,也都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轻易选择一种去付诸实施,那样做的结果会让你与幸福擦肩而过。
他俩又吵架了,结婚3年来,这到底是第几次,谁也不记得了。
从第一次吵架,兰兰心里就隐约闪现过“离婚”两个字。只是她听说,幸福之家是吵架声比邻居低一些的家庭,因此才没把这点小别扭放在心上。
可这一次不一样,兰兰已经找到了离婚的依据。那天晚上,他俩开始了吵架后的冷战,在咬牙切齿和无所适从中,她从床上摸起一本杂志,发现上面有这么一句话:专家说,一栋因地基没打牢而出现裂痕的房子,你是修补还是拆掉?一桩有裂痕的婚姻,你是维持还是摧毁?修补濒于破裂的婚姻比摧毁它要困难得多。
兰兰恍然大悟:危房确实是应该拆除而不必再作修补的。
没过多久,他俩又吵架了,这次她把“离婚”二字明明白白地提了出来,并且很坚决地到法院递了诉状,因为这桩婚姻已是一栋危房。
在等待判决的日子里,兰兰百无聊赖。别人下班回家,她在办公室翻看报纸,从报纸上看到一段话:专家说,婚姻是一件瓷器,做起来很困难,打碎很容易,然而收拾好满地的碎片却是件不易的事。
兰兰的心好像被鞭子轻轻地抽了一下,在婚后的3年里,丈夫的习性、嗓音和喜好,都已深深地烙在心中。如果分离,这些记忆的碎片她该如何清理?
兰兰一下子糊涂了,她真不知危房理论和瓷器说哪一个更正确。第二天,她悄悄地跑到法院把离婚诉状要了回来,她要想清楚再说。
兰兰几乎被这些理论弄糊涂了。当她不由自主地走回家时,丈夫已虚门等待。她倒在丈夫怀里,什么话也不想说,任泪水肆意地流淌。第二天,她就把那份报纸连同那本杂志扔进了垃圾箱,她觉得她已不需要任何婚姻理论了。
别人的婚姻理论没有对错之分,但在爱的世界里,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万不可听从别人的诱导,做出违心的选择,那样你会后悔莫及!
3.尴尬婚姻是放弃还是继续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谁是为了仇恨而相爱,为了离婚而结婚的,但是,走入围城的男男女女们总是会发出“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感叹。有时,家似乎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夫妻如对垒的两军,在生活逐渐富裕的时候,面对爱人的感情背叛,你的婚姻究竟要如何存在的确是件为难的事。妇联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人到中年,经济状况转好后,婚姻的动荡和不和谐的比例最高。
刘慧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女人,她所遇到的问题在社会上相当普遍,听听她的故事,我们或许能有更多的体会。
刘慧在国企上班,丈夫是国家机关的副局长,算是既有权又有钱。最近几年,丈夫开始变化,经常找借口很晚才回家,夫妻之间能谈的话越来越少。后来,听朋友说她丈夫在外面有了情人,她自己也曾在商场看到丈夫和别的女人亲密的样子,她质问丈夫,可他一口否认,说她是没事找事,自寻烦恼,以后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是在吵闹中进行,丈夫甚至说:“你有本事也去找相好的,我不干涉,你也不用管我。”她真的没想到同甘共苦近20年的夫妻,日子刚刚好过了就要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她不知该怎么办。如果离婚,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以住,女儿要高考,怕情绪受影响,再说,明明是他的过错,为什么自己要承担离婚后的经济压力,有20年的感情基础,她仍寄希望于他回心转意,家庭稳定;但是如果不离婚,心理和感情上又不能接受,她说她的仇恨在增长,两人见面,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冷嘲热讽,有时她觉得如果丈夫出了意外而死掉她都不会伤心,对她来讲,婚姻更多是一种生存需要,她无法放弃,忍耐已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刘慧这样的人,为了房子、孩子等实际问题,宁可心碎,也不舍得家庭破碎,守着徒有虚名的婚姻,在争斗和吵闹中度日。
也有的人不愿意“只共苦,不同甘”,不服气离婚后将丈夫这个“成熟的桃子”便宜了别人,努力降低对丈夫的期望值,重新对待自己的生活,等他迷途知返的一天。有的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丈夫怎么做,她也怎么做,婚姻似乎给了他们彼此伤害的权利。有的人对前途有信心,坚决不能忍受背叛的感情,重新选择生活……
或许,只有到结束的时候,人们才会去回味、反思,面对婚姻、感情、生活、房子、孩子、金钱等问题,虽然人都会有各自的考虑和选择,但种种不幸并不完全是由生活开始变得相对富裕而带来的,更大的原因是人们还没有学会在日子越来越好之后如何心平气和地面对感情和婚姻。
在生活走向富裕的旅途上,确实有“钱多了,情淡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现代婚姻观念里人们强调更多的是感情质量,是两情相悦,这使爱情和婚姻在开放的、多变的社会中多了变数,增加的未知性和不安定性是以往的阶段所不能比拟的,“感情基础”已不仅只用时间来衡量,而有了更多的精神内容,要不要带着承诺在婚姻的这条船上同舟共济,许多人正面临选择。
4.非分不是福分
社会上很多男人都以能坐享“非分”之福而得意洋洋:“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家里有个爱人,外面有个情人,”这才是上等男人的生活。事实上这种“上等男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既担心“前院”爆炸,又害怕“后院”失火。同时,又得背负对情人的责任和对妻子的愧疚,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一旦事情闹穿帮,不是家庭破裂,就是名誉扫地。
刘某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衣着贵气、风度翩翩。别人看着他时,眼里总是透着羡慕!事业上一帆风顺,家中还有一位如花美眷,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其实别看刘某风光,他也有一肚子的苦恼:妻子比刘某小5岁,年轻漂亮,大学毕业后就嫁给了他,现在在家中做全职太太。妻子没什么不好,但总是把生活重心放在他身上,这让刘某有种被动压抑的感觉。但最近刘某添了一个烦恼,那就是他的情人佳佳。佳佳是事务所的一名实习生,活泼美丽,尽管知道刘某已经有了妻子、孩子,还是不顾一切地甘心当他的情人。最初的一段日子,刘某过得很甜蜜,但慢慢地麻烦就来了:妻子责怪刘某不回家,佳佳抱怨刘某不陪她;今天妻子要刘某陪她逛街,明天佳佳又要求去吃烛光晚餐……刘某经常是左支右绌,里外不是人!渐渐地,刘某觉得自己过得太累了,对着妻子作贼心虚,既觉得有愧,又害怕被拆穿;和佳佳在一起时,总得小心翼翼地讨好她,没有片刻轻松,何苦来呢?刘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男人刚开始婚外恋时,会觉得一切都显得新鲜刺激,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好像又重温了过去恋爱的种种:期待电话的心情,怦然心跳的感觉,或是兴奋地想要引吭高歌,或是一股暖流涌过心头。整个人好像活在梦幻中。
但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如今除了要向妻子尽义务外,也要向情妇尽义务。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人对他的期望。因此他在两个人之间疲于奔命,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刚开始原以为自己找到了一处没有责任、可以自由休憩的“世外桃源”,没想到如今这块乐土也变成了有义务、要负责任的负担。
因此当初是抱着要找一处可以不必负责任的爱情,作为暂时栖身之所的动机的男士,到了这个时候开始打退堂鼓了。
刘某决定和佳佳分手,但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佳佳坚决不肯分手,反而要求刘某和妻子离婚。这可把刘某吓坏了,他怎么能抛妻弃子呢?佳佳干脆告诉他,如果他再提分手,自己就去找他妻子,把事情捅破。这回刘某可明白什么叫做作茧自缚了,可是这时后悔已经太晚了。3个月后,妻子发现了这件事,她愤怒地找到事务所大闹了一场。“狐狸精”佳佳被解雇,刘某在公司颜面扫地,也只得辞职了。佳佳在跟他要了一笔钱后去了上海,而妻子虽然为了孩子并未与他离婚,但却总是对他冷冰冰的,甜蜜的气氛很难找得回来了。
男人家庭观念很强,但偏又忍不住外界的诱惑,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幻想着“贤妻美妾”的生活。这种想法其实很可笑,前两年那部反映中年人情感的电影《一声叹息》中的那位可怜的丈夫,就是一些人的真实写照。
很多男人开始婚外情,都是为了寻找一段新鲜的刺激,并不想因此失去好丈夫、好父亲的名誉。但实际上,一旦他们迈出这一步,未来的发展就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即使侥幸能回到妻子的身边,也得永远背负违背家庭道德的罪名。为了一段偷偷摸摸的欢愉,闹成这样值得吗?
5.放弃不适合自己的人,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人生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失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失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坏事,它会让你更清醒、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感情,也会让你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你应该明白,找一个最适合你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记住,下一个他(她)更适合你。
有一个女孩子,一向保守,但由于一时冲动,和男朋友有了婚前性行为。她恼怒、悔恨,却也安慰自己:“没关系,他是爱我的!”
后来,他男朋友对她实在是不好,她天天找人诉苦,却又不离开他。她妹妹劝她:“别再傻了,快些离开他吧!别再和自己过不去。”
她说:“不可以,他是我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我的初恋!”
现在,她仍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偶尔流着眼泪诉苦,偶尔安慰自己:“他总会知道我是真心对他好的!”
也许,女孩想要的只是自我安慰而已。她很会劝别人分手,最会讲的便是:“别傻了,快离开那个男人,别再白白受苦。”这么会劝别人的人,最后却劝不了自己,终究也只能令自己受苦。
为什么有些人失恋时,悲痛欲绝,甚至踏上自毁之路?为什么有些恋人在遭遇挫折,不能永远在一起时,会有双双殉情自杀的行为呢?
爱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生的经验,有顺境有逆境,有欢笑有悲哀。所以,当和一个人相爱时,会觉得快乐,觉得幸福。但当分手时,或者遇上障碍时,会自我安慰地说:“这是人生难免的,合久必分,也许前面有更好、更适合我的人哩!”于是他们会勇敢地、冷静地处理自己伤心失落的情绪,重新发展另一段感情。
有另外的一些人,会觉得一生里最爱的就是这个人,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完美、更值得他们去爱的人,所以当这段恋情出现波折时,他们就会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运气产生怀疑。认为对方不再爱自己,就等于自己是不值得别人去爱的。这段关系遭受外界的阻力,就等于“天亡我也”。如此,他们就会有比较极端和消极的想法,有可能会选择自杀的道路。
伤心的人们,请你们注意:其实,现实人生里,很少有人是像电影小说、流行歌曲所形容那样幸福地可以一次恋爱就成功,永远不分开的。大多数人都是经历过无数的失败挫折才可以找到一个可长相厮守的人。
所以当你失恋时,当你们不可能永远在一起时,你应该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何必去计较呢?”无论你这次跌得多痛,也要鼓励自己,坚强起来,重拾那破碎的心,去等待你的“下一次”。
佳玉有一天整理旧物,偶然翻出几本过去的日记。她翻了几页,都是些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却感到“非常难过”、“非常痛苦”或是“非常难忘”的事。看了不觉好笑,佳玉放下这本又拿起另一本,翻开,只见扉页上写道:“献给我最爱的人——你的爱,将伴我一生!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看了这一句,佳玉的眼前模模糊糊地浮现出一个男孩的身影。曾经以为他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可是离开校门以后,他们就没有再见面,她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在做什么。她只知道他的爱没有伴自己一生,她的爱,也早已经改变。
许多人曾经以为只要好好爱一个人,就不会分手,现在才知道,你对他好,他也一样会爱别人。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第二个人,可是一旦你经历了一生中的第二次爱情,就会发现和第一次一样甜美,一样折磨人,一样沉迷,一样刻骨。
人生是个漫长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人们大都要经历若干级人生阶梯。这种人生阶梯的更换不只是职业的变换或年龄的递进,更重要的是自身价值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又升高了一级”的人生阶梯上,人们也许会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待生活,选择生活,并用全新的审美观念来判断爱情,因为他们对爱情的感受或许完全不同了。
这种情况在某些影星生活中常可见到。英格丽·褒曼在其自传《我的故事》中叙述了自己的三次婚姻的始末。她的初恋在当时的境况下是一次满意的恋爱。然而,这位天才少女的奋斗历程和她的价值观念是同步成长的,当她蜚声影坛时,褒曼才找到了她的生活位置和人生价值:她完全成熟了。因而,她水到渠成地做了第二次选择:与同行罗伯托结合。这次选择,对于作为超级影星的褒曼来说,应当说是合情合理的。尽管生活逼迫她做了第三次选择,她的女儿曾断定母亲“不善于选择丈夫”,但褒曼的一生的爱情光轮都是围绕着与她志同道合的罗伯托男爵的。
这种人生的“阶梯性”与爱情心理中的审美效应的变化关系在许多历史伟人的生活中也可看到,比如歌德、拜伦、雨果等,他们更换钟情对象“往往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痛苦探求,同现实发生冲突所引起的失望,和试图通过不同的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形象的某些特点的结合”。
我们在经历了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历尽沧桑之后,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美好、快乐的事情会改变,痛苦、烦恼的事情也会改变,曾经以为不可改变的,许多年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改变了。而改变最多的,竟是自己。不变的,只是小孩子美好的、天真的愿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