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决定一生
5693800000010

第10章 别让态度毁了你

1.摆脱自卑就意味着走向成功

一个人对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有很多人被自卑的情绪所困扰,自卑往往束缚住了他们的手脚,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极大障碍。自卑,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存在。有句话不是说,天下无人不自卑么!但一个人若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战胜自卑感。

1951年,英国有一位名叫弗兰克林的人,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之后,他就这一发现做了一次演讲。然而由于生性自卑,又怀疑自己的假说是错误的,从而放弃了这个假说,1953年在弗兰克林之后,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二人因此而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如果弗兰克林不自卑,而是坚信自己的假说,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这个伟大的发现或许会以他的名字载入史册。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情绪的俘虏,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自卑是自信的天敌,自卑是人生的陷阱。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何等豪迈的气势!心理学家读到此句的时候,肯定还会再加上一句:这是何等的自信!现代人周围充满竞争,眼前常有机遇,尝试成了现代人相当时髦的人生信条。每当人们走向新的挑战之前,总是向挑战者或竞争者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次胜利非我莫属!但是,在人生舞台上,有些人却低声哀叹:天生我材……没用。这种自卑的消极情绪与自信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力量,竭力去做人生舞台上的主角;自卑者则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适合当观众。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各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表现在交往活动中就是缺乏自信。

另外,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不能与强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事实上,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说自己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认为自卑不是好东西,他们渴望着把“自卑”像一棵腐烂的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从此挺胸抬头,脸上闪烁着自信的微笑。

自卑是人生最大的跨栏,每个人都必须成功跨越才能到达人生的巅峰。

也许,就在你还是孩童的时候,自卑这个神秘的怪物就已经跟随着你,一步一步地侵蚀你的勇气和信心,你会忧虑同伴看不起你,存心疏远你、孤立你;当你读书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的能力略逊一筹,虽经不懈努力,成绩还是不能拔尖,于是你就自暴自弃,放任自流,你开始害怕见到老师,在同学面前你抬不起头,渐渐地你变得孤独、不合群;当你步入社会,你会无端猜测别人对你不怀好意,埋怨领导对你不器重,感叹世态炎凉,社交缺乏勇气,见人就脸红、心跳、惶惶不安,以致回避社交,不敢见人;当你工作的时候,你会处处觉得压力的存在,样样不顺心,面对困难你会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当你恋爱时,你会过分关注你自己的表现,你会很在乎对方对你的评价,你会怀疑自己的魅力,担心被对方抛弃,害怕错过这次机会以后情况会更糟;等到你步入婚姻的殿堂,你却莫名其妙地怀疑起自己的性能力和生育能力。

自卑常常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有所决定、有所取舍的时候,向我们勒索着勇气与胆略;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自卑会站在我们的背后大声地吓唬我们;当我们要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候,自卑会拉住我们的衣袖,叫我们小心地雷。一次偶然的挫败就会令你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将自己的一切否定,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窝囊至极,你会掉进自责的漩涡。

当然,自卑感表现在哪一方面,表现为何种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自卑感较强的人,常常通过牺牲自己的权利而让旁人来证实自己。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差异,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是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种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挫折,使自己更加抑制和自责。实际上,你就是你自己,不必“像”别人,也无法“像”别人,更没有理由要去“像”别人。因此,要想不被周围的环境所俘虏,走出自卑,就需要敢于面对挑战,去迎接它、战胜它、超越它。

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就是给你的人生增添了更重的成功的砝码。一个想成大事者,首先必须战胜自卑感,树起信心,充实而坦然地面对生活。

2.纵容自己就是毁灭自己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谁?答案是:你最大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能战胜自己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战胜不了的了。但战胜自己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更多的人是在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有的人对生活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表现得对一切都无所谓,认为这样很“潇洒”;有的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人对自己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自己的情绪、行为丝毫不加约束。这些人最终的结局就是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努力做使自己生活更有意义的事,并且在向着未来的目标奋进。但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此时正是对我们自制力的一种考验,我们要善于自我约束。你应该懂得,那些提供大量暂时的满足的事,通常就是对我们长期的健康、快乐和成功最有害的事情。因此,在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应当努力预测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对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不可否认,人是有欲望和需求的,如果对欲望和需求不加以约束和克制,欲望就会自我膨胀。权欲、名利欲、占有欲、贪欲,所有这些都是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产生的,也最能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道家所提倡的“清心寡欲”是对待欲望的一种方式,而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不加克制地任由欲望膨胀,其结果当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除了欲望,人还有惰性心理以及消极心态,这些都是成功的大敌。成功者从来不会纵容自己,他们懂得自律,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

从本质上讲,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自动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愿做或懒于去做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联系。“律”既然为规范,当然是因为有的行为会越出这个规范。比如,刷牙洗脸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天你回到家筋疲力尽,如果你倒床就睡,是在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坚持进行洗漱,这是你自律的表现。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讨厌或使行动受阻挠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克服它对情绪的干扰,接受考验。

自律表现为两种: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二是不做不能做、不应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了这两点,问心无愧,坦坦荡荡,你就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值得他人信任的人了。

用了同样的努力,有人成功了,有人则失败了。他们可能都知道成功的途径,但他们之间有一个主要的不同,就是成功者总是约束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成功的人总是让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正如有人所说:“我的预见很少出错,但我却常常做错事。”要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必须不断地分析自己的行动可能带来的长期的最大利益的决定而行动,必须抑制人的感情的冲动。感情冲动地行事,是一种失去控制的危险生活。然而,我们却依旧凭感情冲动行事。例如:当一大群人朝着一个方向行走,而你的理智或常识告诉你那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时,你自我约束的能力就受到严重的考验。这时也正是你必须运用自我约束的力量压倒你想随大流时那种冲动的感受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个大流从长远看并不一定都正确,而战胜自己之后,你会有一种重新找回自我的那种快感。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情绪也因此变得更完美。

3.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完美

完美主义者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对人、对己、对事往往抱着一种近乎苛刻的完美态度,其结果是处处碰壁,饱受痛苦的折磨。其实,现实中,人生是没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处处追求那种所谓的“完美”,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遗憾,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不“完美”。

在印度佛教的《百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位先生娶了一个体态婀娜、面貌娟秀的太太,两人恩恩爱爱,是人人称羡的神仙美眷。这个太太眉清目秀,性情温和,美中不足的是长了个酒糟鼻子。柳眉、凤眼、樱嘴、瓜子脸蛋上,却长了个酒糟鼻子,好像失职的艺术家,对于一件原本足以称傲于世间的艺术精品,少雕刻了几刀,显得非常的突兀怪异。

这位丈夫对于太太的鼻子终日耿耿于怀。一日出外去经商,行经贩卖奴隶的市场,宽阔的广场上,四周人声沸腾,争相吆喝出价,抢购奴隶。广场中央站了一个身材单薄、瘦小清癯的女孩子,正以一双汪汪的泪眼,怯生生地环顾着这群如狼似虎、决定她一生命运的大男人。这位丈夫仔细端详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间,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极了!这个女孩子的脸上长着一个端端正正的鼻子,不顾一切,买下她!

这位丈夫以高价买下了长着端正鼻子的女孩子,兴高采烈,带着女孩子日夜兼程赶回家,想给心爱的妻子一个惊喜。到了家中,把女孩子安顿好之后,他以刀子割下女孩子漂亮的鼻子,拿着血淋淋而温热的鼻子,大声疾呼:

“太太!快出来哟!看我给你买回来最宝贵的礼物!”

“什么样贵重的礼物,让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太太狐疑不解地应声走出来。

“喏!你看!我为你买了个端正美丽的鼻子,你戴上看看。”

丈夫说完,突然抽出怀中锋锐的利刃,一刀朝太太的酒糟鼻子砍去。霎时太太的鼻梁血流如注,酒糟鼻子掉落在地上,丈夫赶忙用双手把端正的鼻子嵌贴在伤口处。但是无论丈夫如何的努力,那个漂亮的鼻子始终无法粘在妻子的鼻梁上。

可怜的妻子,既得不到丈夫苦心买回来的端正而美丽的鼻子,又失掉了自己那虽然丑陋但是货真价实的酒糟鼻子,并且还受到无端的刀刃创痛。而那位糊涂丈夫的愚昧无知,更是叫人可怜!

有些人以为自己是在追求完美,其实他们才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是在追求不完美中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根本不存在。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生确实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历史记载,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貂蝉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道理虽然浅显,可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的缺陷,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时,却又总感到懊恼、烦躁。

其实,完美的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因人的审美观不同而不同,今天以肥为美,明天就可能以瘦为美。古人以脚小为美,如果今天有“三寸金莲”走在大街上,路人肯定会笑掉大牙。

完美主义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自己追求完美的痴情与冲动。他们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当然是可取的,但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想使客观条件和自己的能力也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程度然后才去做。因而,这些人的人生始终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之中。他们没有做成事情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而是他们一直等待所有的条件成熟,因而没有做,结果就在等待完美中度过了自己不够完美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他想写一篇论文,首先在尝试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案之后才去动手写。这么做当然是好的,因为他可能在比较之中找到了一种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他开始写的时候,他又会发现他选择的那种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够完美,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缺点,都不是尽善尽美,而他却非得要找出一种“绝对完美”的方案来。于是,他就将这种方案又重新搁置起来,继续去寻找他认为的“绝对完美”的新方案,或者,将这一论文的选题又放下,又去想别的事情。实际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他要寻找的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这种人总是不愿出现任何一种失误,担心因此而损害自己的名誉。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的烦恼中度过,结果什么事情也没能做成。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缺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有的人没有什么好朋友,总也找不着对象,和谁也和不来,经常换单位,为什么?那是因为他谁也看不上,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别人主要的优点。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因为他很少看到优点,总是关注缺点,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

人生确实有许多的不完美,但我们可以选择走出不完美的心态,而不是在“不完美”里哀叹。当然,也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完美。抛弃处处要求完美的心态,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态度做人做事,你会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你会发现原来快乐地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4.忧虑是你最大的敌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失衡的时代,节奏太快,精神压力太大,然而又无从逃避。亚健康的阴影如潮涌般袭来,严重地威胁着你我的身心健康。

不久前,某医院李大夫接待了一位自称患了不治之症又求医无门的病人。患者是位年近40的中年男士,这位陈先生在某外资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天南地北地跑,生活和饮食都很不规律。3个月前,陈先生经常感觉没有食欲,饭后感觉腹中胀气,还经常出现腹泻。起初,陈先生以为是一般的胃肠问题或脾胃不和,随便吃了些助消化的药物,很多天后,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陈先生去了很多家医院,腹部B超、纤维胃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都做遍了,未见异常,但不舒服的感觉像恶魔一样始终纠缠着他,陈先生总觉得自己是得了胃癌一类的恶疾。

李大夫初步了解了他的病情,又向陈先生询问了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原来,已近不惑之年的陈先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0个小时,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辅导儿子功课,经常是一边为孩子做听写练习,一边打瞌睡。工作和生活压力时常使陈先生觉得喘不过气来,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时间一长,他经常感到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有时还会失眠。前一段时间,工作更加繁忙,竟又添了肠胃不适的新毛病。

李大夫聆听完陈先生的“诉苦”,又仔细分析了他的各项检查结果,最终将其诊断为:功能性胃肠功能障碍伴发抑郁症。陈先生对诊断结果吃惊不已,原以为自己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怎么会是抑郁症呢?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对情绪波动对人体胃肠运动的影响做过研究。研究显示,当患者情绪忧郁、恐惧或易怒时,可显著延缓胃的消化与排空,结肠运动也明显受到抑制。据统计,功能性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占30%以上,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郁。

普通人经常受到忧虑的困扰,一些成功人士也不能幸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少年时就曾饱受忧虑的折磨。

拿破仑·希尔的儿童时代是在密苏里州的农场里度过的。有一天,他在帮母亲摘樱桃的时候,他哭了起来。妈妈说:“戴尔,你到底在哭什么?”他哽咽地回答道:“我怕我会被活埋。”

那时候拿破仑·希尔心里总是充满了忧虑。暴风雨来的时候,他担心被闪电电死;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他担心东西不够吃;另外,他还怕死了之后会进地狱;他怕一个比他大的名叫山姆·怀特的男孩会像他威胁他的那样割下他的两只大耳朵;他怕女孩子在他脱帽向她们鞠躬的时候取笑他;他怕将来没一个女孩子肯嫁给他;他还为结婚之后他该对他太太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而操心,他想象他们会在一间乡下的教堂里结婚,会坐着一辆上面垂着流苏的马车回到农庄……可是在回农庄的路上,他怎么能够一直不停地跟她谈话呢?他该怎么办呢?他在犁田的时候,常常花几个小时想这些惊天动地的大问题。

日子一年年过去了,拿破仑·希尔渐渐发现,他所担心的事情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根本就不会发生。比方说,像他刚刚说过的,他以前很怕闪电。可是现在他知道,他被闪电击中的概率大约只有35万分之一。

拿破仑·希尔怕被活埋的恐惧更是荒谬。他没有想到——即使是在发明木乃伊以前的那些古老时代——在1000万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被活埋,可是他以前却曾经因为害怕此事而哭过。

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可能死于癌症,如果他一定要发愁的话,他就应该去为得癌症的事发愁——而不应该去担心被闪电电死,或者遭到活埋。

事实上,拿破仑·希尔刚刚谈的都是他在童年和少年时所忧虑的事。可是很多成年人的忧虑,也几乎一样的荒谬。如果根据平均法则考虑一下人们的忧虑究竟值不值得,并真正做到好长时间内不再忧虑,人们忧虑中有百分之九十可以消除。

健康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资本,没有了健康,纵然有再多的财富也失去了意义。很多时候,人们可能忽视了忧虑对人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健康出现严重危机,因此,我们应该还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让健康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