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午夜的守候
5683800000081

第81章 山顶的守望

今年,大哥又不知道能否回家过年。

在我的记忆中,大哥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大哥大我五岁,小时候我们一起读书,他都比我高五个年级。那年我读小学二年级,大哥读初一。那时家里穷,大哥他忽然辍学不读了,他小小的年纪就和村上的一位篾匠师傅外出学徒。那时候,大哥很开心,说在外面帮人家做事,天天有肉吃。在上个世纪80年代能够吃上肉在农村是一件多么令小孩子艳羡的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家乡去沿海打工的人形成了一股热潮。大哥也被这股热潮卷到了沿海。由于大哥人勤快,也还机灵,不久就成了小有名气的包工头。那些年,大哥成了我们村外出打工赚钱的模范,我们家也是靠大哥当包工头赚来的钱盖了一幢三层的小洋楼,当时在村上是最高最漂亮的。我家那幢房子也成了我们村向别村炫耀村上气派的招牌。

几年后,由于大哥承包了外地老板的一个工地,可是到结账的时候,那老板跑了,做了一年的工程一分钱也没拿到,可大哥还要给民工发工资。那年,大哥几乎把自己前几年积攒下来的钱都垫了进去,总算把民工的工资发了。

第二年春天,大哥和邻村的一个姑娘结婚了。大嫂说,俩个人在家里开个小店也可以过日子的。大哥不相信所有的老板都会这样,结婚不到两个月,大哥又去了广东承包了一工地,不过由于有过类似的经历,大哥承包的工地也小了。那一年,大哥赚了一些钱回家过年。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第三年,大哥承包了一个近百万的工程,到了年末算工程款时,工程老板又一次逃之夭夭。大哥在工地上可是欲哭无泪,就这样他掉进了民工逼债的泥潭。

为了逃避那帮民工讨债,大哥从一个地方躲到另一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拼命地去想办法赚钱,他说他一定要想办法还清那帮兄弟的血汗钱。但靠他个人之力,要还清近百万的钱又谈何容易。

因此,每到年关,我们家便会挤满人,都是来向大哥讨工钱的那帮民工。看着他们可怜兮兮地等一点钱回家过年的样子,母亲总是千方百计地弄点钱打发他们离开。由于没这么多钱还债,大哥硬是连家也不敢回。

我们家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讨债的人不会在别人家里呆到新年第一天,也就是三十晚上12点以前就要离开主人家,初一是个吉利的日子,不能去讨债。我记得有几年,大哥都是大年三十接近午夜12点才敢回到家里,过完初一就马上离家而去。

由于年年还不清别人的钱,那帮民工中有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说,反正没法活了,钱拿不到就抢东西,甚至扬言要拆房子。这一下,吓得母亲团团转,有人提醒母亲说你和大儿子分家,说这房子是你二儿子的,让你大媳妇搬到老房子里去住,他们能拿什么东西?依此,大嫂就搬到数年没有住的老房子里去住了。大嫂带着一儿一女搬了一些简易的家具去老屋里住。母亲一去看望他们就会哭个不停,说媳妇和孩子们命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造过孽。

到了年关,那些讨债的看到老房子一副破落像,有部分人于心不忍,看一下大哥不在家,就会离开,大嫂也会想办法给他们弄一些路费钱。而那几个小伙子就不折不饶,非要拿到自己的工钱才肯罢休,说见到大哥要暴打一顿,甚至说大哥是骗子,见到了要杀掉他。于是,到了年关,大哥都不敢再回来。那几人每年都要在大哥家打闹一番,摔些东西出气。老房子里能摔的,这几年都差不多摔光了。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面对狼藉不堪的家,大嫂都会整夜整夜地哭个不停。

怕闹出人命来,大哥从此就没有回过家。我在外面工作也有好几年了。

母亲说,每到年关那段时间,你大嫂每天都会挎着篮子去割草,可是这个时节,田野里哪里还有草啊。我也忽然想起,去年,我回家过年那段时间,大嫂每天都会去村口那光秃秃的山顶眺望,站在山顶像一棵冬天的树,身子随冬季寒冷的狂风左右摇摆不停,目光久久眺望着村庄通向城里的那条惟一的羊肠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