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光印痕
5682500000062

第62章 假期调整——我所想到的

新近听到我们的节假日调整了,有点惋惜明年“五一”不能成行的大连,但想一想这项政策之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还是比较欣慰。随着我们国家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国人似乎也在不知不觉地努力改变自己跟进世界的脚步。我是觉得中国在一步一步地“西化”,甚至于有些过了。无端地这样不正常的高速发展和国人这样盲目的“西化”,以后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呢?

很多人因为假期调整而扫兴,没有长假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去旅游或者是探亲。客观地说,也许假期确实是短了一些,谁都想换个地方放松一下心情。但是,放眼现在的中国,只要是有点规模的商场或步行街都会有诸如情人节或是圣诞节之类的促销活动,而且花样层出不穷。但是,我们的端午节呢?清明节呢?连中秋节这样合家团聚的老习俗都要被摒弃了,那些又能算是什么呢?有的时候我走在高中校园的路上,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戴着尖尖的圣诞帽,拿着闪亮的甩炮跑过街道,不由得涌起一阵悲哀。现在的孩子,还有谁记得端午节要吃粽子、挂荷包、戴五彩绳,并顽固地坚持这些古老的习俗呢?每当我看到2月14日满大街晃着鲜艳欲滴的红玫瑰,听到耳边不时想起“先生买花吗”的询问声时,我想我们美丽的“七七”鹊桥相会怎么就没人记起呢?中国人是喜欢过节的,不管什么节都要拿来乱过一通。什么愚人节、光棍节,林林总总、乱七八糟的节全都蹦了出来。有一段时间我有一种错觉,觉得天天都在过节。而具有讽剌意味的是我不知道这些节是什么时候突然从哪冒出来的。

当韩国人说端午节其实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时,可爱的三闾大夫,中国还有几个人记得起你?当日本人在媒体上煞有介事地介绍他们的茶道时,陆羽,你的名字除了那本《茶经》还有谁尊你为圣?当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穿着我们的唐装学着我们的文字时,亲爱的中国人,你在哪里?

……

我想我们真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只记得向前追逐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并一味羡慕,却忘了回过头看一看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我们忙着拜读各种国外名著;忙着计划怎么过一个有意思的外国洋节;忙着一天到晚学ABCDE,而我们自己的东西呢?曾经有人用不屑的语气对我说:名著我只看国外的,中国的作家写不出这么深刻有思想的东西。我想,哪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既定事实,但当说对自己的祖国这种态度,真让人觉得悲哀。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说的太多了,这只是从一次普通的节假日调整想到的,而调整节假日的目的,我想,我希望,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