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召公的故事很长很长,流传几千年。
更为神奇的是,到了周朝第十一代天子『周宣王』时,因为政治上的混乱,周公与召公再次联手直接取代了周天子而行使国家大权,史称『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
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因为从共和元年开始,大中华的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正式进入到『信史』阶段,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
随后大中华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学家们也终于不用向天文学们去请教具体发生在哪一年。
不过这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周公和召公又是玩的哪门子穿越,我们暂且不表。
所谓的公元前841年,我们又一次挖个坑……
康王期间,三巨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太公走了没多久,召公也与我们说再见,康王二十五年,随着『成康之治』告一段落,周朝迎来第四任天子,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迎接这段挑战的是康王长子『姬瑕』,也就是『周昭王』。
昭王二十七岁时上任,年轻气盛,周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兵强马壮,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组合,但更是一个充满了诡异的组合,诡异到多少年以后,很多事情都还是一个迷,以至于我们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昭王之谜,与当时的叛乱有关,比如东夷,总有一些小国从骨子里就一贯不听中原的招呼,反复的闹,然后反复的被打,一直这么循环……
东夷不听话,周朝自然要有自己的姿态。
到了昭王时,他继承了成王康王的事业,继续扩大着周朝的领土,所以对于东夷,出兵自然成为不二的选择。
如何出兵,出多少兵,随着各种制度的健全,军队的编制这时就已经比较有讲究。还在商朝之时,军队的编制就已经基本成型,这时的组队方式后被称为『什伍制』,什指的是10,伍自然也就是5……
为什么是什伍制,而不是15制呢,反正我们现在读起来都一样。
不是因为阿拉伯数字那时还没被使用,而是因为5进位及10进位制是那个时期普遍采用的记数方法,于是军队的基本编制也沿用了这样的计数的习惯,采用的就是这样一五一十是『什伍制』。
对于数学老师编制不够的商朝来说,什伍制最大的好处恐怕就在于使得队伍行列整齐划一,人数更加容易计算……
这样一来,10个人一组的话就是1个『什』,10个什便是100个人,指挥这100个人的小队长便是『百夫长』;
10个这样的百人团聚齐到一起,于是就成了1000人,这个时候便由中队长『千夫长』来指挥。
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大队长被称为什么,他又要指挥多少人?
按照当时的作战习惯,一般会按照左、中、右的布局来排列阵势,这样一般就需要3个这样的千人团共同组队,这样的团队被称为了『师』。
同时,商代开始战车在战争中以及推广使用,战车相比士兵来说显得高级上档次一些,所以编制一般采用5进位制。
5辆分成一小队,5队计25辆战车组成一个基本的战斗单位,然后出兵时一般都是几百辆几百辆的派战车出去。
还是那句话,凑个整数好记呗……
到了周朝以后,基本也是沿袭了这样的编制方式,但是一般是围绕战车来打造。1辆战车及标配的步兵合称为『乘』,这已经是最小的编制单位。
然后每5乘编为1队,由『仆射』指挥;每2队又由『官』指挥;每10队被编为『卒』,由『卒长』指挥;每2卒编『师』,由『师氏』指挥。
所以我们看到,到了西周其实仍然还是以师为基本的单位,一般军队规模都称几师几师,不过这里一师具体有多少人,还是得看1乘标配的是多少士兵。通常在西周时期,一师的人数在2500左右。
好吧,东夷不听话,昭王说:我们随便来几个师的兵力收拾一下他们吧。
东夷这些小国一看打不过也很直接,投降呗……
问题是,一点也不迷的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