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最大好处不总是在于我们所记得的内容,而在于它们的启迪,它们对塑造性格的巨大影响。
“你不是在图书馆,而是在你自身、在你的自尊、在你履行责任的意识中找到?青春泉、长生丹?和所有其他永葆生命活力的东西。”格列高里说,“阅读一本好书是件意义重大的事——甚至比过好的生活意义更重大——读好书能产生一种能量,防止人的衰老。”
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并不只是能力、教育和知识。仅仅具备知识并不意味着就具有力量;没有融入血液之中的知识,不能解你燃眉之急的知识用处都不大,在紧要关头都帮不了你。
实际上,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必须在他的学习过程上成为他本身的一部分。所有的教育必须被转化为力量。那些已经融入一个人体内的、随时可用的少量知识要比空泛而无用的大量知识能成就更多的事业。
格莱斯顿的经历最好不过的说明了书籍能带给一个人的好处和一个人该怎样对待他的书籍。格莱斯顿本身要比他的职业生涯伟大得多。他超乎议会之上,越出政治之外,不断成长着,他对于智力的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毫 无疑问,他那独特的天赋也适合在教会工作,或者他也可以在牛津、剑桥做一名出色的教授,但是时势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于是他立刻顺应环境对自己做了调整。他是个博学多才、善于读书的人,他通过书籍和生活思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爱好读书、进入书的世界,其中一个巨大好处就在于书籍能使人精神放松,使人镇定自若。
远离我们自己的事务,远离烦恼、羞辱、沮丧、灰心,随心所欲地进入一个美丽快乐的世界,这是一桩多么奇妙的事啊!
如果因为重大打击或痛苦而变得心灰意懒,那么就要把心情恢复到最佳平衡点和正常状态,就得把它置放在一个理智的环境里——一个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环境里,而好书是很容易提供这种环境。有一些人,他们曾饱受精神折磨,心理几乎要失去平衡了,但是后来他们被伟大的书籍吸引住了,书的劝喻力量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我们随处可见一些富有的老头,他们要么坐在俱乐部里,抽着烟,望着窗外,要么在旅馆里懒懒地躺着,要么到处旅行,充满不安,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为他们的这部分生活时间做过准备。在年轻时,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心志都灌注进了他们的业务当中。
有一位年老的绅士,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商人。他一直密切关注着重大事件的发展情况,在他整个繁忙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对世界上发生着的事情了如指掌。现在他退休了,快乐得象个小孩,因为他一直是个出色的读者,他对人们充满了爱心。
当然也有人并不这样看,比如杜莱先生就说过:“阅读不是思考;阅读只不过是上床休息大脑之前要做的事而已。”
然而,我更愿意引用那个多才多艺的英国人罗斯伯里勋爵的话。在韦奇尔德镇卡内基图书馆落成典礼的发言中,他就书籍的价值作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
“书籍有可能本身就是最终的目的,那就是在劳累过后帮助人恢复元气。当读者脑醒神提、意气风发,驰骋于幻想世界,世事纷扰皆抛脑后,这时书籍的意义就远非工具二字所能形容的了。它本身就成了目的,它使人神清气爽,逸兴遄飞。无论是参考书还是学理作品,爱书之人在疲惫不堪的时候走近它,倒在某个伟大作家的双臂之中,被他托举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那里他忘了伤痛,悉心调养,再返回这个世界时,他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了。”
阿特金森教授问道:“谁能够高估好书的价值?培根优雅地把书籍称为思想的纹理。它们漂过时间的海洋,安全地满载着珍贵的货物,传给一代又一代人。书籍是最优秀的头脑赐予我们的历史和今天的最高智慧;书籍是远远超过我们本身的精神礼物,把受寰宇之美激发的丰富思想和想象力的结晶赐予我们。”
好书的爱好者从不可能感到孤独;不管他身在何处,他总能在工作之余找到愉悦而又有益的事做,总能找到最好的伙伴。
又有谁对印刷术、对那些赐予我们绝妙思想的作家抱着深厚的感激之情呢?通过书籍与他们的伟大思想进行交流,有时甚至要比见他们本人更有裨益。因为书籍中往往包含了他们最出色的精神,而他们的怪癖、恶习则被抹去了,所以,在书籍中我们见到的是作家最优秀的状态。他们记录在书中的思想是经过筛选提炼的。书籍是我们的老朋友,它永远默默地为我们效劳,却从不打搅我们。不管我们多么紧张、疲累或是沮丧,它们总是安慰我们,激励我们,使我们感到振奋。
我们可以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时与最伟大的作家进行对话,此时的书籍会象在其他任何时间一样乐意与我们为伴。通过书籍,我们可以触及到伟大文学世界的角角落落;可以拜访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而无须预约,更无须利用我们的私人影响力、无须刻意打扮或是遵守繁文缛节。无须他人的通报,我们就可以去造访弥尔顿、莎士比亚、爱默生、朗费罗等等震撼人心的思想者,而且还会受到最热情的款待!
“从宽泛意义上讲,身在一个大的图书馆就等于进入了一个社会,其巨大的好处就在于免却了许多不必要的介绍和应酬,更不用胆战心惊。”盖基先生说,“你可以尽情地从那大量的书中选择你喜欢的伙伴,在这些不朽作品那寂静的书页里,没有任何的骄傲与虚伪。在这些书中,最高贵的思想为最卑微的人服务,而且无比谦恭。你可以自由地同任何人对话,而丝毫不必有低人一等的顾忌;因为书是极有教养的,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它没有任何的偏见,更不会伤害任何人的感情。”
“一个年轻人要变得睿智博学,并不取决于他所阅读的书的数量,”威廉·马修斯教授说,“而取决于经过精心挑选的、已被他消化吸收的那些书的数量,这些书中每一个珍贵的思想都是一个挚友。”
只有怀着日益深沉的喜悦,一遍又一遍把书反复地阅读,它们才能与你心心相印,才能成为麦考莱认为的那种东西——也就是书籍会成为你忠贞不渝的老朋友。不论我们是富贵显赫还是穷困潦倒,它们总是一如既往,忠实不二。没有人能够只读一两次,就可以透彻地理解一首深沉微妙的诗、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一本含蓄幽默的书或是一卷风雅散文。他必须把它的珍贵思想和例证存储在记忆的宝库中,并在闲暇时拿出来细细咀嚼回味。
“一本书可以成为终身伴侣。朋友们总是聚聚散散,但书籍却常伴你身侧,为你消忧,为你解困。”
“在我第一次读到一本好书时,”戈尔德史密斯说,“感觉就象获得了一个新朋友;而当我反复读一本过去细读过的书时,感觉就象在与一个老朋友推心置腹地交流。”“不论我多么穷困,”威廉姆·钱宁说,“不论我多么时运不济,如果神圣的作家们愿意进来,住在我的屋檐下——果弥尔顿跨过我家门槛,给我唱乐园颂;如果莎士比亚为我打开想象的世界,解开人类心灵的秘密——那么即使我被驱逐出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我也不会因为缺乏精神伴侣而委顿憔悴。”
弥尔顿说:“书籍弥足珍贵,它受生活智慧的滋养, 是生活智慧的精华——好书是滋养伟大精神的宝贵精血,应当刻意珍藏起来,把它留给生命之外的那个生命。”
“书是理想的伙伴,”亨利·比奇说,“它总是在你渴望它时出现,却从不纠缠你。你心不在焉时,它并不生气。你的兴趣转向绿叶、服装或是矿石时,它也不嫉妒。它默默地为灵魂服务,却不索取报酬,也不是为了获得爱意。因此,书籍显得更加高尚。……书籍的灵魂与精神会涌入你的心中,并象精灵一样俘获你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