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鉴赏辞典
5461900000062

第62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鉴赏】

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在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侣。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岁末寒冬的山间景致在王维眼中也是很优美动人的。故山间景气如何和畅,他略而不述,专讲了饭后归来时所见到的一片晚景: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辋川在月光中涟漪起伏;山上灯火,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的寒犬叫声、夜舂声和山寺里的疏钟声一并传来。作者所写的是夜景,那河水、城郭、远火,都是在月色朦胧中看到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钟则是在黑夜里听到的,通过所见所闻,来写那寒夜的景物特色,这样就更切实、逼真。

接着写他归家后的境遇和感触。当僮仆静默时,他却思绪不宁,感到十分孤独了。他不禁想到往日与裴迪一起走过仄径去寻幽访胜,对着清流赋诗论文的快乐。这一段所写是一天中游山的经历和感受,但从“猥不敢相烦”到“多思曩昔”却是写对裴迪的思念,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对方来同游故山的兴趣。

下面就是正式的邀请了,王维希望裴迪来年春天能够前来。他用想象中的大好春光召唤对方,“草木蔓发”以下六个四字句,凝练地描绘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白鲦轻快地在水中游动,白鸥展开那矫健的翅膀掠空飞翔,野雉在麦陇中鸣叫,草木染绿了春山,露水滋润了堤岸。这一切与前面岁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不但在寒冬夜色中保留着浓厚的游兴,还能敏锐地预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降临,他已开始品味到未来的深趣。这说明山中人王维正是那种“天机清妙者”,即对自然风光有浓厚的兴趣,对佳山丽水具有极强领悟能力的人。他既能发现岁末寒冬之夜朦胧可见、清晰可闻的景物,又能凭自己的经验想象出来年春光的优美动人。人们说王维“诗中有画”,其实王维文中也是有画的。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