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鉴赏辞典
5461900000034

第34章 典论·论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鉴赏】

《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典论》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问题的论文总集。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在曹丕的时代,儒学衰微,玄学渐兴,道家的文艺思想占据主流,极力推崇自然清新之美,倾向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注重文学的审美特征。但此时主要的文论家也并不排斥儒家的文艺思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外儒内道的精神风貌。这时许多文论家也并不拘泥于简单沿袭儒道两家,而是有所阐发,建构自己的审美体系,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文学理论的范畴,包括文气说、缘情说、风骨、意象等,标志着中国文学走向自觉。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文学的着作,因此格外值得重视。

《典论·论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提出了文章不朽说。《典论·论文》中有一句经典话语广为流传: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文章不朽这个理论也有其来源。鲁迅在《魏晋风度及酒与药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曹丕之所以如此夸大文学的作用是为了劝诱他的弟弟曹植。在他写《典论·论文》之前,曹植曾给好友杨修写了一封《与杨德祖书》,在里面将诗赋称为小道。这一点引起了曹丕的疑心,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位,于是极力鼓吹文学,是为了让曹植致力于创作,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即使这样,曹丕的观点也在客观上刺激了文学的发展,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魏晋时期诗歌逐渐成熟繁荣,统治者的积极推广与参与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他们为核心,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形成邺下文人集团,其中的首领就是曹丕。

《典论·论文》提出的第二个重要观点是文气说,即文以气为主。

文章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风格,主要由作家的个性气质决定。因而曹丕揭示出来的文学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成熟的文学作品都会呈现出特有的风貌,这样一个美学观点逐渐为后来的学者所认同。

《典论·论文》的第三个重要观点是文体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问题分类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