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建安风骨
5456800000019

第19章

诏雍丘王植

曹丕登上帝位后,对中央朝政经过一番治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采用了安外必先攘内的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他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兄弟们。因为曹操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为了削弱诸兄弟的力量,对他们进行多方面限制,处处防范。他虽然将连同曹植在内的诸兄弟,都晋爵为王,但只是让他们徒有空名而无实权。并将他们分迁回到各自的封地,离开政治中心都城。每个王国只拨给百余个老弱残兵做守卫。诸王与京都相隔千里,甚至更远,还不准聚会。诸王外出游猎不得超过三十里,没有命令不准擅自进京。为了监视他们,并设立了监国一职。诸王在封地内形同软禁,曹氏兄弟人人自危,不敢有一儿违逆的举动。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东征还过雍丘(今河南杞县)幸植宫,接见了曹植、曹丕诏原文为:“皇帝问雍丘王,先帝昔常非于汉室诸帝,积贮衣被,使败于函箧之中。遗诏以所服衣被

公王卿宫诸将,今以13种赐王。即奖赏给你。并为曹植在原邑二千五百户,增户五百。曹植虽表示谢圣隆恩,却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曹丕既没有时间听曹植的报怨,当然他也不想听这个一母同胞弟弟、过去自己政敌的意见。曹植无奈借机向曹丕疏求自试曰:“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子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孟之了,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曹植的散文书札和他的诗一样,发挥了创造性,文章锋利,直抒怀抱,他的这篇求自试表,是一篇讥弹时人份量极重的文章,可说是不可多得的名篇。曹植的意思是,我虽然被封为雍丘王,实际上是无所事事,既不能王,则事君,为皇帝干点事尽忠心,而是畜养的无用之臣,当感惭愧。

曹植为了打动其兄魏文皇帝,上疏最后以毛遂自荐做为结束。植曰:“昔毛遂,趁之陪禄,犹假锥囊之喻以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土之朝而无慷账死难之臣乎!“(自自战国策)毛遂自荐的故事出自战国时秦国和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使平原君起楚术救。平原群乃赵胜的封号,曾为赵相有食客数千人平原君要在食客中挑选有智勇者二十人随从,但是,他只选中了十几个人,还差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门下自荐前往。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几年了?”毛遂答曰:“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譬如锥之处囊中,其未圣见。今先生在我门下三年了,我还没有听说过你。”

毛遂说:“我今天才算处于囊中啊!假设我能早处于囊中,乃脱颖而出,非但未见而已。”

平原君于是批准了毛遂的自荐,带他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开始不得要令,而毛遂向楚王直说利害。说服了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击败了秦军。

曹植虽上疏此表,犹疑不见启用,又一补充说:“夫自卫自媒者,士女之魂行也。”我这微蜀之光,指出尾之光也不大加之敢胃其鬼而献言,以表我的忠心。

在曹丕看来能在雍丘接见曹植这已是给了他很大的面子,曹植的良苦用心当然打动不了与他争夺太子的政敌,我未把你赶尽杀绝已经是尽了手足之情。

增封中牟候彰诏

曹彰乃曹操答曰:“好为将。”父曰:“为将奈何?”彰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了大笑不止。多次称赞曹彰:“黄须儿竟大奇也!”因彰须黄,故以呼之。

曹操崩洛阳后,丕即魏王位,据《三国志·魏志·任城亲王传》此时丕诏彰曰:“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籓屏大宗,御侮厌难。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增邑五千,并前万户。”

意思是说“亲亲”你是我的亲近的父母兄弟,并在“御侮”、“北伐”中功劳卓着,因此对你予以增封,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然而曹丕对他这个同母弟表面亲热,实际更是薄情,因为在政治上他拥戴曹植,且身材雄伟,十分勇猛,丕对他甚惧。据《魏志·任城王彰传》说,曹操病重临终时,急召曹彰回洛阳,半路上曹操已亡,召他回去的旨意不明。但曹彰一到洛阳,便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对此曹丕当然恨之。以至于曹丕作了皇帝后,在车驾经过曹彰的封地时,因畏惧曹彰的威颜,不得不快速经过。这个握有兵权又有武力,不把皇帝哥哥放在眼里的曹彰,自然成为曹丕政治进程上的一块拦路石。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彰到洛阳参加例行朝会,曹丕在卞皇太后宫中,送给曹彰以毒药炮制的红枣致其暴毙身亡。魏志记载:“疾薨于邸”。

曹丕一向以古代贤明的君主看齐,使自己给后世留下一个仁慈圣明的美名。但在封建社会的权力斗争中,父子兄弟,乃至帝后之间,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乃至互相残杀,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假如是另一种情况,谁又会对曹丕表现出大度和宽容呢?

曹植

如以220年10月为界,(曹丕在这时正式登上帝位)曹植的生活明显的分为前后两期,由于他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前后不同,他写作的内容前后见出很大地差异。曹植后期的诗歌词赋是在痛苦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曹植自己说他“雅好慷慨”,他在文帝曹丕和明帝曹睿(植的侄儿)两代皇帝压迫下,痛苦而复杂的感情构成了他的作品的慷慨、悲壮,词采华茂,文彩缤纷的特点。

因而从六十三回后,侧重介绍的是曹植后期的创作作品。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

此回题目是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诗句。该诗是曹植现存集子中较长的一篇,共分七章。有的版本有序,有的则没有,本篇收入了序言,该诗也是他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分上下两部分介绍,序和前三章为上部分,后四章为下部分。

上部分内容如下: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赠白马王彪》第一章曰:“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赠白马王彪》第二章曰:“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赠白马王彪》第三章曰:“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问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白马王彪是曹植的异母兄弟,白马在今河南省滑县东20里,任城王曹彰是曹植同母兄,曹丕的大弟,黄初4年曹植、曹彪曹彰,同受诏回首都洛阳朝会,未料曹彰暴毙于洛阳。“会节气”系汉魏的一种制度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诸侯藩王皆至京师行迎气典礼。朝会毕,至7月欲还封地,据魏氏春秋说:“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不准在路上同住同行,植发愤告离而作此诗。”

“承明庐”指魏宫殿建筑物,魏文帝曹丕建始殿朝群臣,其出入之门曰承明门,两侧置庐。“归旧疆”指回各自的封地。白马王在初学记中载,荅曹植诗中说:“盘径难怀抱,停驾与君诀。即车登北路,永叹寻先辙。”两人分手后曹彪回白马,可能走偏北的一条路,曹植则是回封地鄄城。“皇邑”,皇城指京都洛阳,“首阳”山名,在洛阳东北20里处。“伊洛”,即伊水与洛水。伊水源出河南熊耳山,到偃师县入洛水。洛水出陕西冢岭山,流至河南巩县入黄河。两水宽且深,没有桥梁只好乘船渡“洪涛”。埋怨那东归的路太长,回头看那洛阳京城,远望心感悲伤。

《赠白马王彪》第二章写途中的经历,连日大雨,洪水泛滥,登高涉险,人马疲累的情景。“太谷”,太谷关在洛阳东南50里。“寥廓”空虚而宽广,山上的树木很茂盛。“霖雨”连日的大雨使道路泥泞,积水“纵横”满地流淌,只好改路登“高岗”,长长的山坡连着云天。“我马”句,出自《诗经·卷耳》:“陟坡高岗,我马玄黄”,玄黄指马累病的样子,归途路上的艰辛,使人看了如历历在目。

《赠白马王彪》第三章亦称“玄黄犹能进”章,写兄弟之间被迫分离,怨恨小人搬弄是非,谗间骨肉,矛头实际上是指向皇帝曹丕。

“郁以纡”,忧闷盘绕充塞于心中,“亲爱”(此处即谓兄弟)之间正要临歧分手。植赠白马王彪诗后,彪感动的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二人洒泪而别。

“鸱枭”,俗称猫头鹰,人亦为其不祥之鸟,此句喻小人围绕在君王周围,下句的“豺狼”,也是比喻小人。“苍蝇问白黑”,比喻佞人变乱善恶,污白使黑,污黑使白,控造谣言诬陷他人的名誉。“令亲疏”使得亲近者变为疏远。最后两句为想回京城的路已决断。“揽辔”手持马的缰索,犹豫不决的行走在路上。

下部分四章的内容如下:

《赠白马王彪》第四章:“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常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