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穿越之为君破御
5413500000156

第156章 缘定今生(一)

冥界之下,不见天日。

软榻之上,冥帝侧躺着身子,一头暗紫的长发披散,全然遮住了他的面庞,而那隐约可见的双目此时紧闭着,呼吸均匀,似在小憩。榻下,几只小鬼手举着只泛着金光的匣子在游荡,想要叫醒冥帝,却又怕惹恼了这位尊贵的大人。于是乎,他们便一直盯着冥帝的睡颜,直至很久很久。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时辰,这几位小鬼打了多少个哈欠,冥帝才微微睁开了眼。绿幽幽的眸子扫了那几只小鬼一眼,似还未睡醒般的,下意识问了句:

“有何要事啊?”

那几位小鬼见冥帝这份模样,急忙如实相告,例如他睡了几日,这几日人间又发生了多少事,而天界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呈上手上的匣子。

冥帝睡眼朦胧,见着那匣子,一时间清醒了不少,连嘴角的弧度都明显了几分:“这小子不是恼我许久了嘛,怎又来信了?”施法接过了匣子,急忙打开了来,紧接着一张卷轴浮上了半空中,自动打开了来。

卷轴上浮现了几行字,又迅速消失了去。没一会儿,连那匣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几只小鬼还未退下,并不知晓那卷轴上写了什么事,也不知冥帝大人的先后转变会如何之大。

只见冥帝问了句:“这匣子是何时来的啊?”

小鬼们慌忙算了算时间,答:“半月前。”

“半月前?”冥帝似有许吃惊,而后又掐指算了算什么东西,便从床上站了起来,“替本座更衣。”

小鬼们庆幸没有惹怒冥帝大人,又慌忙为大人更衣。

冥帝问:“我近来命鬼等看守冥池,现下怎样了?”

小鬼答:“回禀大人,倒是没发现什么异事,只是池子里开出了几朵鬼莲。”

冥帝双眉一挑:“这鬼莲可有什么异状?”

小鬼又想了想:“回禀大人,最大的异状是中间的几片花瓣迟迟未绽开,还不时闪红光。”

更好了衣裳,冥帝背手前去冥池。话说起他这冥池,可是上一任冥帝在位时费尽心思开凿出来的。由于嫌弃整个冥界黑不溜秋,又没什么让人心旷神怡的色彩,便洒下了几颗鬼莲种子。但事实上,这样并没有什么用。鬼莲的颜色仍然是黑的,乃至于他刚刚继位之时,看着那所谓冥界第一美景的冥池还暗自嘲讽了许久。

冥界与天界相比,世人便爱分善恶,冥界为恶,天界为善,坏人下地狱,好人上天堂。殊不知,生死皆由冥界掌管,那所谓的天界,不过一代表权势的幌子。但这幌子也不错,至少世间杂七杂八的事全由他们揽了去,只要不试图拿人命开玩笑,给他冥界添堵便可。

走过错综复杂的小径,那些潮湿阴暗的地狱直令冥帝皱眉,可又有什么法子?

来到了冥池边上,几只小鬼仍在打瞌睡,都未察觉到冥帝的到来,黑漆漆的池水之上赫然开着几朵黑灰的花朵,其中有一朵还未全绽,但隐约可见花心处闪着红光,还有许轮廓。

这是……

冥帝施法行走在池水之上,靠近了那朵有异样的鬼莲。鬼莲极其之大,乃至于冥帝站在边缘,伸手都触碰不到中心的花瓣。

隐约之间,他听到了些许哭声。

不由得心下一喜,施法令这鬼莲全绽,才看到了那花心间的婴儿。

周围的小鬼们甚是惊讶,原以为这莲花开得异常,还怕有什么妖魔鬼怪临世,谁料竟诞了个小娃娃。

有些事,是他们这些小鬼不知晓的。

“将天帝赠与我的那瓶天池化生水取来。”冥帝说着,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抱起了娃娃,走出了冥池。

小鬼们取来了天池化生水,冥帝将娃娃放在了地上,倒了一滴在娃娃的天灵盖上,没一会儿,这娃娃便变大了。

精致的娃娃脸,一如之前的戚文。

戚文将冥帝的外套裹得紧紧的,盯着冥帝的眼神里有许愤怒。

“贤侄,别来无恙啊!”冥帝淡淡道。

戚文也回了句:“无恙。”

这便是戚文与冥帝这间的约定了,脱去无靥族外貌,以九尾凤凰族的身体,接受整个无靥族,也以此将九尾凤凰族征服,收入冥界。

“你现下可以试一试你的新身体。”冥帝道。

闻言,戚文摇身一变,一只巨大的九尾火凤便出现在了冥界之中,浑身燃着熊熊烈火,众鬼被惊,一时间整个冥界鬼哭狼嚎。

“这模样,果真比无靥族帅气……”那只九尾火凤这般说道,一瞬间又恢复了戚文的模样。

倒是冥帝的眉头皱了起来,道:“你这样,岂不是少了一便利?”

戚文不解,冥帝又说:“无靥族生来双性。这凤凰可是有雌雄之别的,你方才这只是凤,凤乃雄性。那你以后若还想和狼鞘孕育一娃娃,那可怎么办?”冥帝冷峻的脸上,浮现出鲜有的坏笑,“本座听闻,鬼砂掌柜可是为狼鞘塑了个男身……”

戚文听这话,叹了一口气:“男儿志在四方,纠缠儿女情长像什么话?我戚文说过要九尾凤凰族归顺冥界,一定做到,还请大人拭目以待。”言罢,拱手抱拳。

“方才本座掐指一算,你父君灵羽已然觉醒,现下正在任平生体内。只不过任平生意志才强大,乃至于灵羽无法完全复活。你且先去,助你父君一臂之力。”冥帝吩咐道,“本座接下来便是要去东海赴约,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本座不在这些日子,你就见机行事罢。”

戚文自然应允,只不过心存疑惑:任平生是灵羽的转世,灵羽一魂一魄,任平生也一魂一魄,这……相同的一魂一魄,究竟如何争出胜负呢?

冥帝似看出了他的疑惑般,又道:“俗世对这现象有一称谓,曰,双重人格,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最佳之法,乃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