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5394900000299

第299章 满庭芳·小春

张炎

睛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赏析】

开头三句写天气转暖,人们卷帘开窗,地上一片皎白。旭日东升后,冰霜被阳光扫尽,也带走了丝寒意。以词人饱经风霜的老眼看来,“寒轻”的感觉只是一种骗人的假象而已,因而随即落笔为“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这体现在他所冠的一个“误”字上。这里并非讲大家的感觉有误,而是说这些啼鸟有“误”。啼鸟欢畅,以为春日来临。这里透露出张炎对待元朝重开科举所持的态度。

“闲了”三句写天气暂时回暖,不必再做《秋声赋》,可以躲进一边作短暂的休憩。词情“顿挫”之处,它重新振起作了一点“休整”。“消凝”是“消魂凝魄”,表明一种感怀的精神状态。园中偶尔开放的一两朵花,不过是一种“借暖”而已,因此词人“未多情”。

“阳和”句就使词情发生极大的转折,笔力警峭空灵,起到了转接作用。“阳和”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这里用它来比拟皇家的恩泽。他暗示了元朝廷的恩泽只是骗人之举。“笑”字,表示他感到可笑,然而,幼童的无知还不足令人担心。

“还知”三句是词人发出的警告,提起人们的警惕和深思。小春之后又将是北风猛吹、灞桥雪深的恶劣天气了。“阳和”和“春意”又能何处寻!

在写景方面,如太阳的融冰化霜,小鸟之啼鸣,孩童寻幽探胜,以及将醒睡蝶之神态,极为传神。作者在咏其物的同时,又给出了其生动的形象。借气候之多变,喻指政治气候之变化无端,以写物之话语实言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