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匈奴
5384700000048

第48章 不得不提一个我很佩服的人(1)

这是我单独为他准备的一个章节,他不是指挥官,不是帝王,只是一个爱国的使臣。这是一个关于十九年的故事,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九年?在两千年前的那个时代,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三个十九年。

正如鲁迅说的:“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这个人,用十九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叫汉唐魄力,什么叫“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

事情还得从太初四年(前101)且鞮侯单于即位说起,这年,且鞮侯单于主动向汉朝示弱,声称:“汉天子是我长辈啊!”并且遣送被匈奴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回国。作为回应,第二年初,汉朝方面派遣中郎将苏武等人护送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臣,负责将他们交还给匈奴。

苏武是苏建的儿子,就是那个多次与卫青一起出击匈奴的苏建。苏建在漠南会战中因为指挥不当差点丢了脑袋,贬为庶民。最后再次起用,一直担任代郡太守,苏武是他的二儿子。

这次与苏武一同去匈奴的,还有副使张胜、代理办事员常惠和一百多名汉军士兵。但是不凑巧,他们在匈奴正好赶上一场事变——缑王和虞常打算发动谋反。

缑王是浑邪王的外甥,浑邪王姐姐的孩子,元狩二年(前121)与舅舅浑邪王一起归顺汉朝。太初二年(前103)跟随赵破奴将军参与受降城、浚稽山战役,与赵破奴一起被俘。而且鞮侯单于最信任的谋臣卫律,其实也是从汉朝投降过去的。卫律原本是匈奴人,但是从小生活在汉朝境内,和李广利的兄弟李延年关系非常好。后来李广利出征西域,李延年顺便推荐卫律做使臣出使匈奴。可是不久李延年的弟弟李季玩了武帝的女人(这色胆不是包天,是逆天),李延年和李季都被处死,卫律还在匈奴,担心自己受到牵连,干脆直接带着使团投降了。

但是卫律的很多手下其实并不服,一心想着回国,这其中就包括卫律的同乡虞常,而缑王更是一刻也忘不了大汉,这些人在匈奴有个秘密社团,秘密准备着一个大胆的计划 ——挟持单于的母亲回到汉朝。

无巧不成书,副使张胜恰恰就是虞常当年的好友。等使团到了单于庭,虞常就秘密地与张胜会面,说:“听说皇上很讨厌卫律,我虞常愿意帮助汉朝埋伏弓弩手把他做了。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您多在政府面前美言几句,让政府照顾照顾。”

张胜一听这个消息,乐开了花,没想到当个使臣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啊!这个消息可不能告诉苏武他们,我得吃独食!随后张胜拿出一个红包:“哥们儿,意思意思。”

“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别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意思,就是自己人也别让他们知道。”

“这我就明白你的意思了,那我就不好意思啦……哦吼吼……”

一个多月过去了,眼看着汉使没多久就要回国,且鞮侯单于出去狩猎,单于寝宫只有太后、阏氏在那带着匈奴小皇子。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起事,没想到——这七十人里面有个没多久就反悔了,逃出去告发了他们。所以这伙人刚刚拉开旗帜,就被单于的卫队剿灭,缑王等人当场被杀,虞常被活捉。

且鞮侯单于听到消息,迅速回单于庭,让卫律负责审问调查这件案子。张胜得知这个消息,担心虞常把自己供出去,淡定不下来了,这才向苏武汇报了这个事情。

苏武很无语,说:“事已至此,肯定会牵连到我,我是汉朝使臣,如果受到侵犯被杀,对不起国家啊。”说完拔剑准备自刎。

“苏大使,别这样啊!”张胜、常惠等人一起将苏武制止,苏武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果然,虞常把张胜给供出来了,匈奴高层大吃一惊:汉朝使臣竟然参与匈奴的政变!且鞮侯单于召集大臣展开讨论,想与他们讨论是不是该杀掉这些汉使。左伊秩訾王提议说:“谋害单于的家室就是死刑,如果是谋害单于陛下本人,那该判什么刑呢?不如让他们投降。”

且鞮侯单于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可以一洗浑邪王投降的耻辱。在那个年代,使臣代表的就是皇帝,只要汉朝使臣拿着节杖向单于弯腰低头,政治意味可大不一样。当然,最重要的是——处死汉朝大使这种事情,太得罪人了,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

这时候,虞常等人还没定罪,匈奴还没有权利将苏武等人关押审讯,单于派卫律找苏武等人谈话,说白了就是威胁加收买,胡萝卜加大棒。

弱的怕狠的,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苏武就是不要命的,卫律把意思一说,他淡定地回头和常惠说了一句:“打碎节操、侮辱使命这种事,就算能够拿节操换一条命,我还有脸面回到汉朝么?”说完,拔刀往肚子上一刺……

卫律惊呆了,弄死汉朝使臣的责任他可担待不起,他赶紧抱着苏武不让他倒下,骑着快马把苏武送到了医院。匈奴医生的医疗方法也很奇怪,估计是匈奴的偏方。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小坑,然后在坑里面点上微火,然后让苏武趴在坑上,轻轻地踩苏武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我估计和拔火罐的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把火罐换成了挖了一个坑的地球(或者说用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罐?)。

本来苏武已经断气了,匈奴医生在他背上踩了好半天工夫,才让苏武恢复了呼吸。常惠哭了,号啕大哭。这一年,常惠其实才二十岁左右,自告奋勇地响应朝廷号召出使匈奴,大小伙子遇上这么个事情,有些心理负担是难免的。好在且鞮侯单于是个爱惜人才敬佩英雄的君主,对苏武这种行为非常钦佩,派遣专人照顾,甚至还时不时地问候(其实也有很重的收买意味)。而张胜,则被逮捕入狱。

几天后,苏武渐渐康复,单于派来使者通知苏武参加虞常等人的处决。其实看得出且鞮侯单于非常欣赏苏武,这次叫他出来也有很明显的意图——让苏武投降。

虞常在刑场上被杀,监斩官卫律说:“汉使张胜参与谋杀匈奴大单于陛下的近臣,应该判处死刑。但是,投降归顺大单于的人可以赦免之前的罪行。”

“我是那种人么!”张胜大义凛然。卫律将剑朝着张胜举起来,张胜心理防线崩溃了,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大单于万岁!大单于万岁!”

卫律很得意,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身为大使,要被连坐。”

苏武不甘示弱:“连坐?卫大人懂不懂法律常识啊?我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又不是张胜他家亲戚,你知道连坐的意思不?”

卫律故伎重演,把剑向着苏武举起来。苏武一动也不动。

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了,卫律坐下来,跟苏武谈话:“苏君啊,我卫某人当初背叛汉朝投降匈奴,现在单于很信任我,对我很优待,单于恩浩荡啊!”

“可是你的节操掉了。”

“我现在在匈奴封王了。”

“可是你的节操掉了。”

“我现在拥有部众好几万,马儿牛羊什么的漫山遍野,非常富贵啊!”

“可是你的节操掉了。”

“苏君,你今天投降,明天就像我现在一样哦。”

“可是你的节操掉了。”

“你非要死在这大草原上给牧草做肥料是吧?在这异国他乡你死了都没人知道!”

“可是你的节操掉了!”

“咱能别提节操了么?只要你跟我投降,我跟你结拜为兄弟,现在你不听我的,以后再想见面可就难了。”

苏武很不屑:“跟你见面,你算什么东西?你身为臣子,背叛政府抛弃家人,在外国投降做奴隶,我干吗要见你!现在单于相信你,让你判决别人的生死,你倒好,不秉公执法,还嫌热闹不够大是吧,想引起汉匈两国再次的战争是吧?想看两国民不聊生、兵祸连年是吧?当初南越王杀了汉朝使臣,南越被汉朝收编为九个郡;大宛国杀了汉朝使臣,大宛国王的首级挂在了北边城门上;朝鲜杀了汉朝使臣,当场就被剿灭。现在就剩一个匈奴了,你既然已经知道我不愿意投降,就让两国的再次交战和匈奴的灾难,从我开始吧。”

“……那我们还是说节操吧……”

卫律当然没胆子杀害苏武,将苏武的话转告给了且鞮侯单于。越是这样,且鞮侯越是想让苏武投降。干脆冒着汉匈两国交恶的风险,把苏武扣留,关押在监牢里。

苏武这时不想死,他想活着,以求有朝一日能够回国。在监牢里,没有食物,又是冬天,大雪纷纷,监牢里都有积雪。苏武渴了就吃雪,饿了就把匈奴人给的毛皮毡子扯一块就着雪吞下去。过了很多天,苏武还没有被饿死,匈奴人慌了,这该不会是有神仙帮助他吧!

既然是神仙,就不能硬逼啊,匈奴人出了一个馊主意,他们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让他放牧一群公羊,哪天公羊产奶了,就能放他回去——想扣人直接说呗,你家公羊能产奶啊!

对于同样不愿意投降的使臣常惠等人,匈奴也把他们流放到其他的地方,尽量不让他们相互之间有联络。

在北海,苏武的生活和野人没有区别,匈奴人不提供粮食,他只能靠掏仓鼠洞中储存的草籽过日子。陪伴他的,除了那一群公羊,就只有那根从汉朝带来的节杖。他每天吃饭、睡觉、放羊,都把节杖放在身边。汉朝的节杖是用竹子做的一根杆子,上面装饰了很多牦牛的毛,因为苏武天天带着这根节杖,上面的牦牛毛全部都掉了。

过了五六年,且鞮侯单于的弟弟於靬王来到北海弋射。弋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狩猎方式,用一种特殊的弓箭,箭尾连着一根线,弓上有个线圈,这样射出去的箭虽然打不远,但是射中猎物以后可以很方便地把猎物收回来,既可以打鱼,也可以打鸟。我认识几个朋友,就特爱用弓箭捕鱼,也是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