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捣蛋的将军
5364300000004

第4章 天上人间的野猪

到了给皇帝贺寿的日期了,今天所有的朝臣和外任的边将和番将都要入宫上朝。安禄山天不亮就开始准备,因为安禄山太过于肥胖,体重300斤,他的生活起居还多亏了一个近侍,这个近侍叫李猪儿,李猪儿可是知道咋样侍候主子,不光是主子的心思,最关键的是这样一个300斤重的体型,你该咋办?无法下手。李猪儿聪明俊美,深的安禄山喜欢。收拾停当以后,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入宫上朝去。路上安禄山心潮澎湃,优越感强的不得了,绝对的人上之人呀!

可是安禄山不知啥时候,突然发现了皇家院落的宏伟,庄严肃穆,这些词太老套了,让人很麻木,不足以说出安禄山对皇家院落的感受。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大,大的可怕,高也高的可怕。这些房子透着一股肃杀之气,高贵而不可及,结结实实,规规整整地稳坐在这洁净无比的大地上。胆小的人,估计看见这皇家的大房子,就会被吓瘫。这哪里是人间,明明就是天上的仙宫。普通人看见了,估计就有磕头的冲动,这时的安禄山满心的心悦诚服,感叹不已。这安禄山一会儿看看这发会儿愣,一会儿看看那发会儿愣。全然就是一个身穿兽皮,手拿石矛的野人战士,进了城。

来的官员越来越多,都规规矩矩地进了朝堂,虽然这安禄山心里早就对朝堂有无限的遐想,可当他进去的一瞬间,完全傻了,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这些老词儿,就根本不足以描述安禄山内心的感受。这安禄山在想绝对在做梦,人间咋会有这等殿堂?!就用当今的流行词来说,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句话来描述这朝堂,也显得有些俗气。应该怎么说呢?说不出来。所有人都规规矩矩等着,只有这安禄山,左顾右盼,不成体统。要知道,在这里乱了规矩是要杀头的,安禄山突然看见一道不怒而威的目光射了过来,吓得安禄山赶紧老实了许多。就听老太监高力士,尖叫一声:皇上驾到!这老太监的声音也非常耐听不像别的太监那样叫人烦。这老皇帝坐在龙椅上,那威严精悍,那博大包容,那为天下父的境界,全写在这脸上。再配上这在人间仙境,更是让人甘心做奴也表达不了自己的心情呀!随后就是那些平时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精悍可怕的大臣们,向龙椅上长的一般的老皇帝行叩拜大礼,口呼万岁,透着尽忠献媚的气息。君臣说着说着,便聊到了祥瑞,这个时候安禄山献媚道:圣上,去年我辖区内泛遍蝗灾,我便向天祈祷,如果我行不义,不忠君爱国,愿蝗虫吃掉我的心脏。说完就看见天空中飞来一群鸟儿,把蝗虫吃的干干净净。圣上这是祥瑞呀!应该记入史册。这说明天佑大唐!臣子忠心。这老皇帝非常高兴,也可能信以为真吧。因为年老的皇帝李隆基现在深信江湖术士,迷信丹药,求仙问长生不老之药。就连宠爱无度的杨玉环,现在的太真娘娘都不能见到皇帝。老皇帝虔诚的很,听术士说,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内不能见女色,也不能让女子来到这炼丹的地方,否则前功尽弃。别的大臣听了安禄山的祥瑞后,嬉笑鄙视,只有一个声音小声说道:这个家伙不简单!

别的大臣的任何言论都无所谓,啥样的看法都无所谓,关键是皇帝相信,就算皇帝不相信,那皇帝肯定是喜欢的。这是有原因的,就是刚才提到的,皇帝太相信术士仙道啥的。再说了,皇家为了把自己和神仙挂上钩,不知道编了多少瞎话。比如文治武功两样俱全的唐太宗李世民,不是说老子李耽是李唐家的祖先吗?老子不是又被称为太上老君吗?!

短暂的上朝结束后,大臣们各个饶有气派的出了朝堂。安禄山赶紧追上,在朝堂上瞪了自己一眼的将军。追上后,赶紧拜下:在下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多亏将军殿前提醒,末将才没有触犯龙颜,敢问将军尊姓大名。那人不知道看着那里,随口一说:王忠嗣。安禄山惊讶得再拜,原来是王将军呀!您节度两大镇,威震漠北,是咱们大唐的名将英雄呀!末将在您面前真是羞愧。那王忠嗣哼了一声,只顾自己走了。安禄山敬佩之中,泛起一丝的愤怒。也难怪,那王忠嗣是将门之后,从小为太子伴读,玩耍嬉戏。有一日唐玄宗李隆基看见这小王忠嗣说,这个小子长大以后,肯定是一位良将,后来果然应验了。所以王忠嗣也是太子一党,而且王忠嗣知道安禄山个大概,今天安禄山在朝堂的表现,王忠嗣也领教过,所以从一开始就对安禄山没有好感。

像安禄山这样的大官,来了皇宫大院,那也不算多大的官,所以安禄山见谁都客客气气。这时安禄山旁边过去一位将军,不怒而威,说话的声音很熟悉。突然想起来了,就是在朝堂上,安禄山讲祥瑞的时候,有人说了一句“这小子不简单”的声音。安禄山赶紧跑过去下拜这员大将,当安禄山抬起头,这个将军不见了,可把安禄山气炸了。赔了一天笑脸,现在竟然受这等鸟气。

这不见了的将军叫皇甫惟明,原来是太子的幕僚,后来做了边帅,是大唐的英雄名将,他有一次凯旋长安,长安竟然能出现万人空巷的场景,老百姓欢天喜地,就像中了几亿的彩票似的。

就这两个名将的脾气,会服从李林甫吗?!更何况李林甫还和太子是政敌。皇帝肯定也不咋喜欢他们那臭脾气吧。

接下来的就该过生日了,老皇帝的生日,是不是买块大蛋糕,插几根破蜡烛,一口气吹灭,许个愿吃蛋糕。打开香槟喝一喝,喝醉了去K歌,然后找个妹妹乐乐。皇帝和群臣当然是这个意思,不要以为皇帝就能脱俗,说到底皇帝也是人,也是个男人,也是个拥有天下的男人。当然做的是好看的,皇家不是经常表面上做的非常清高高雅,背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次生日宴会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大家各坐各的,谁愿意找谁聊天谁就找谁,在一起喝个小茶,吃点点心,闲聊闲聊。皇帝专门派太监边令诚,伺候安禄山,以缓解安禄山可能被冷落的尴尬,也能为安禄山解答一些疑难问题。这边令诚给安禄山拿过一块点心,安禄山很是香喷喷地吃了,有点噎,边令诚赶紧端过一杯香茶,安禄山润了润喉咙。这时听见身后一句话送了过来:安大人慢用。这声音极有讨好的口味,而安禄山陪了一天的笑脸,最后让那些清高的倒霉将军气个半死。听到这声音后,转头一看一个七品小官,是一张俊俏而充满算计的脸。安禄山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这时边令诚赶紧扯安禄山的衣袖,小声对安禄山说,这是太真娘娘的堂兄杨国忠。安禄山猛地起身,热情奔放地握住杨国忠的手,嘘寒问暖,就像好久不见的老友一样熟悉热情。两人聊得不管投不投机,看上去倒是挺投机。当我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触目惊心,那安禄山真是反应极快,脸皮极厚,阿谀奉承的功夫真是了不得!原来还对这杨国忠鄙视无限,一听边令诚说是杨玉环的堂兄,顿时改换了一个老朋友的嘴脸。

接着就该看节目了,看看皇家歌舞团的本事,这可是花钱都看不上的大戏。这场大戏是《秦王破阵乐》,演的是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身先士卒,大败强大的对手刘武周的一段故事。大制作,大场面,大白腿。演的悲壮无比。激起了武将献身为国,文臣挖空心思向主公献计献策的豪情壮志。这《秦王破阵乐》可是几十年没演过了,因为当时有个宰相为开创大唐盛世,进谏唐玄宗李隆基,抚边不开战事,大力发展经济。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英武逼人,虚怀若谷,纳谏如流,从那个时候,这《秦王破阵乐》再也没演过。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这些信息传出来,表达一个意思,就是皇帝要开边,皇帝要建立武功。可悲的是左相李适之竟然猜不出皇帝的心思,当然了李适之是忠臣,多年坚守的抚边的国策让大唐帝国强大了,现在仍然应该坚持抚边这一国策不动摇。大力消除太平盛世下的四伏危机,稳固朝纲。但是皇帝听你的吗?!就算不听你的,你能使皇帝回心转意吗?更何况还有一个,被皇帝宠信的李林甫这个强大的对手。连张九龄老相国都不是李林甫的对手,你李适之胜算几何呀?

左相李适之才开始也是边将,后来被调回内阁做了左相。做了左相的李适之并不知道,看是平静的内阁朝堂,竟也暗藏汹涌。慢慢地他知道了,因为他一次次尝到了李林甫的苦头。才开始的时候看到李林甫的专权,陷害忠良很是不满。李适之便想从公务员中选出一些贤能,制衡李林甫,因为朝中的贤能文臣几乎都被李林甫排挤除去了。皇帝倒是大力支持这件事情,可是把这件选拔贤能的大事情,竟然交给了李林甫来主管,当然也是由于李林甫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小手段,这样被李林甫一搅和,一个贤能也没选上来。

李适之是知道李林甫的厉害的,后来觉察出李林甫对太子不利,便奏请皇帝,把太子妃的哥哥韦坚提入内阁为相。这韦坚也是大有功劳的,他开通了河运,可以使富米之乡的米,很快的运到长安,使长安不再缺米。可是李林甫竟然让韦坚做了刑部尚书,把实权全部剥夺,来个明升暗降。吃过许多亏,按说李适之左相应该长长心眼子吧,可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是瞎说的,左相刚直,行事欠思考。刚吃亏不久,有次皇帝叫左右相商量一些事情,在去的路上,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里边有金矿呀,如果能开采就可以富国,可惜皇帝陛下不知道。李适之见了皇帝就说,华山里有金矿,开采出来可富国。皇帝龙颜大怒,训斥李适之道,以后有事情先禀告右相李林甫。李适之回了家后想了好几天也不知道其中缘由。后来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才告诉李适之,皇帝的生辰八字,命理在华山,华山是王气所在。并且李林甫和皇帝说:李林甫早知道华山有金矿,只是华山是王气所在,不敢向皇上诉说。这次皇帝又召见左右相,李适之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乱说话,不要乱逞强。拜见完皇帝后,皇帝说,有人上了一道奏折,说让安禄山兼领范阳节度使,这时的李适之早已经忘记自己的警醒话,跪倒就说,祖宗规定了,边将不可长时间让他们镇守一个地方的,边将不可以兼任多镇······,皇帝脸色不好看了。李适之还在说,为今之计应该清除大唐内部的隐患,不应大动兵事,以抚边为主。这时李林甫火上浇油,说我认为多多任命番将,他们了解敌人,看看大唐周围这些个野蛮的民族,蠢蠢欲动。不趁我大唐国家强盛,加强边疆兵事先下手。待其壮大,便成我大唐的祸患。

皇帝终于发怒了,叫龙颜大怒。结果可想而知,左相李适之名为回家省亲,实际上是辞职不干了。很快李林甫诬陷兵部吏部等贪污,李适之的故旧下狱的下狱,贬的贬,杀的杀,戍边的戍边,发配的发配。这个时候,朝堂就是李林甫的一言堂。就在这件事情中发生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马料论”。

这样安禄山因为前边的祥瑞事件,被皇帝封为骠骑大将军,现在又兼任范阳节度使。这个不懂礼数的野蛮人,命好吧,命也不好,因为命好所以命不好。野猪一般的安禄山,会荣登九五吗?会是那个天上人间的主子吗?这很难说,要看时事。要是大唐乱的透顶的时候,说不定安禄山也许会成功,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虽说现在的大唐危机四伏,但是大唐的百姓还是没有抛弃李隆基的,李隆基创立的大唐盛世,大唐的老百姓还是把李隆基看作一代圣君的,一句话,大唐帝国还没有烂到无法救药的时候,套用一句古人的话,就是大唐帝国气数未尽。

有人会说,就安禄山这样的夯货,收刮其所治下,贪污绝恨。他会成就帝业吗?!我的意见是,可能会。因为在历史上有一个比安禄山更残暴的军阀,他最终成就了帝业,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奸雄朱温。朱温为啥能成就帝业,而安禄山就是谋反。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朱温创业时期,大唐已经被老百姓抛弃,大唐已经成为,老百姓憎恨的对象。那时的大唐是老百姓的天大的仇人,每个人的仇恨都憋的无可发泄,一旦有人揭竿而起,老百姓心中对大唐帝国的仇恨就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马上会毁灭一切。附带的人性的恶也会演绎的淋漓尽致,不光痛杀大唐的官军和官员,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会遭致灭顶之灾。因为原来他们是毫无生机的普通百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现在大量的银子、粮食和女人在自己面前,被压迫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这些农民起义军都是不要命的,反正就活不下去,享一天福是一天,谁挡着他们的道,谁就得死无葬身之地。那些乱世中的农民起义领袖,不是他们有项羽霸王一样的勇武,而是他们勾引出了百姓心中的仇恨,能让百姓被压迫已久的原始欲望,得到畅快的发泄。而这些百姓是长期被封建礼法和朝廷酷法约束的,他们胆子是很小的,造反可是要被灭九族的,但是这时只要有一个胆大的铁皮脑袋登高一呼,这些被压迫无活路的百姓便会仇恨迸发。我们在看看那个腐败无能的朝廷,大家听见“腐败无能”麻木了,没有啥感觉。我们就说说这“腐败无能”。高层腐败,低层官员贿赂,低层官员在收刮老百姓的血汗钱,辛辛苦苦最后都是给那些贪官污吏挣了。老百姓交了那样多的钱,可老百姓自己咋样生活,基本的温饱都很困难,白白养了贪官,这些贪官哪会官老百姓的死活。再说军队,没有带兵打仗才能的人,通过贿赂高层,自己成为一方统帅。他成了统帅再收刮下级军官的钱财,最后一层压一层,都从士兵身上榨取卖命钱。就这样的军队,万一遇上大规模农民起义,一群吃不饱饭而且对这个朝廷和这个统帅满怀愤恨的士兵,他们会卖命吗?!这些个将军和其他武官们,只会捞钱不会打仗。当这样一支军队,遇上不要命农民起义军,这支军队还是军队吗?完全是待宰的羔羊。还没开战,看着农民起义军的士气,这些官老爷们首先吓个半死。所以农民起义军,所到之处,如砍瓜切菜,官军不堪一击。表面上好像是农民起义军所向披靡,其实他们没有遇上真正的朝廷主将。再说说这真正的朝廷主将,也会对农民起义军网开一面,倒不是这些军人同情这些农民起义军,而是留着他们意图富贵。这是咋回事呢?因为腐败,因为大多对武将的制衡,平时待遇不太好,升官也难,因为真正的统帅是不会为难下属的,所以这些个统帅也没有贿赂的资本。当农民起义军震慑朝廷以后,朝廷就会重用武官,升官封赏的机会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