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5301500000018

第18章 苦难会变大财富

拿破仑·希尔在这一章里,写了自己的亲身遭遇。

他写道,我的一个儿子,一出生就没有耳朵。他将终生听不到声音。当父亲的,心里难受极了。我发誓,一定要让他听到声音。这是发自内心的甚于一切的渴望。

我发现,他长到大一点,开始注意四周事物的时候,他有微弱的听力。这个发现使我高兴不已。因为我知道,哪怕只有一点点听力,就能发展。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件让我惊喜的“意外”。这个“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们买了留声机。孩子围着留声机,好奇而兴奋。两个钟头过去了,孩子还在留声机旁边。难道他听到了声音?我警觉起来。突然,我发现,他站在留声机前面,牙齿咬着留声机的外壳,一动也不动,神情十分专注。他在干什么呢?

当我发现,他是在听时,我简直大喜过望。“我的儿子可以听到声音了!我的儿子可以听到声音了!”我不停地高喊。

后来我又发现,我说话时,把嘴唇贴在他耳后的乳突骨上,他可以很清楚地听到我在说什么。

这以后,每天孩子临睡觉前,我都给他编撰故事,培养他的自信心、想像力和做个正常人的渴望。

其中有一点是要特别强调的,就是每次讲的故事,我都赋予它新的戏剧性色彩,借以让他知道,他的不幸并不是他的包袱,反而是他可贵的资产。

我所研究的成功哲学到处都在显示着祸福相依、利害共存的道理。我告诉我的儿子,他其实比自己的哥哥“占了便宜”。我还告诉他,这个好处会展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学校老师看到他没有耳朵,会对他特别关爱和照顾。等他大了以后,他去卖报纸的时候,顾客看到他没有耳朵,却勤劳不懈,刻苦奋斗,买了报纸后,会额外给他一些赏钱。

他7岁的时候,证明了我对他的教育成果。

有一天下午,他向邻居鞋匠借了6分钱,买了报纸。卖完之后,又再去买报纸。反反复复卖到晚上,他还清了6分钱。还有42分钱的净利。

我们当晚回到家的时候,发现他已经睡熟,手里紧握着这笔钱。他妈妈松开他的手掌,拿下硬币,然后哭了。我们让孩子有自信的用意已经见效了!我看到了一个勇敢自信、雄心勃勃的小生意人!

我坚持不让他上聋哑学校,不让他学手语。目的是不让他产生依赖,一定要刺激发展他的听力。就这样,他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仍然是老师在近距离大声喊叫的时候,他才听得见。但是他的听力发展了。

念高中的时候,他用过一阵子电子助听器,但是效果不大。念大学的最后一个礼拜,发生了一件转变他一生的事,就是凑巧有个机会让他试戴另一种助听器。因为以前的效果不大,所以这一次,他先是不以为然,不抱希望。可是,当他满不在乎地戴上这一新款助听器的时候,他高兴得跳了起来,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欣喜若狂。好像魔法一样,他渴盼已久的听力变成了现实。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听到真正的声音了。那一刻,他耳边响起的是比任何音乐都美丽的声音。

就在这时,命运之神降临了。他把他的缺欠转化为对等的资产了。

他给助听器制造厂商去了一封信,表达谢意。厂商因而邀请他去纽约参观。就在他和总工程师讨论他的世界如何大为改观的时候,有一个念头闪现在他的心中。也就是这一个念头,把他的苦难变成了资产,注定了不仅带给众人幸福,也为他自己带来了财富。

他闪现出的这个念头是,他要把自己的经历告诉需要助听器的人们。

整整一个月,他努力做研究。他分析了行销系统,草拟出与听障人士的沟通方法,写出了两年的计划书。当他把这一切向该公司展示出来的时候,马上得到了一份工作,使他得以一展所长。

在他还小的时候,我植入他心中的那个观念——他的苦难会变成重大资产,在他的努力下,果真成为事实。他后来很富有。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兼社区领导。

说实在话,怎样转变,何时转变,以怎样的方式转变,我无法说清楚。我所能肯定的是,炽热的渴望一定自有其门路将苦难变成重大资产。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就是我的二儿子布莱尔·希尔的故事。

苦难会变成巨大财富,拿破仑·希尔的这个思想,在我国2500年前就已经提出采了。

在老子的学说中有一句名言,千百年来,我们仍然在理解它,消化它,应用它。这句名言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老子看来,灾祸啊,福分就隐藏在它里面;福分啊,它里面却潜伏着灾祸。

2500年前,老子就发现了这一辩证的哲学思想。

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思想的人,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将其击倒。即使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他也能嗅到花园的芬芳。他脑子里呈现的美好前景,他对未来美好前途的坚定信念和渴望,鼓舞他产生出坚韧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行动能力。最后,理想终成现实。

这已经被古今中外无数人的经验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