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5301500000106

第106章 用最小的力撬开财富之门

1982年,张璨考进了北京大学,就读于国际政治系。在大学里,张璨就是个活跃分子。1984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大学生演讲大赛中,张璨以《我与中华同崛起》为题,获得了第一名。当时20岁的张璨还当上了北大学生会文化部的副部长。那时,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一名女大使。

但是,在大三的时候,张璨却被告知,她的学籍被注销了,原因是3年前张璨曾考上了某大学,但她没去报到,第二年又考上北大。按当时规定,有学不上的考生必须停考一年。这件事对张璨打击挺大的,“这件事至少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张璨说,“就是遇到什么事都不能哭,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想尽办法去解决。”张璨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定,一定要比别的北大同学读更多的书。”

工作没有着落,张璨一离开校门就开始在中关村到处找工作。她鼓励自己说:没有工作经验也许会更有前途,因为自己面对的机会更多。

一天,她揣着推荐信,到中关村的四通公司求职。路上遇见了大学同学,同学对她说:“你为什么不能自己干?”

于是她同几个伙伴从沈阳一家国营大公司的仓库里,以几百元的价格买回了一卡车的印刷纸板、油印机、油墨等印刷设备。对于张璨,这车“破烂”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她吭哧吭哧地倒腾了两天两夜,才将那些宝贝运回北京。经过一番清洗、整理、油漆、上光,一下子竞卖了5万元。这对于当时的张璨,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不过,张璨说,她真正的第一桶金应该说是做电脑。当时做电脑在中关村还没有品牌的概念,电脑的品牌概念应该说是他们给推出来的。

她把目光瞄准了当时正如火如荼的计算机市场。她注册了一家电脑贸易公司,她给公司起名“达因”。达因,取自英文DYNE一词,意即“力的最小单位”。那时的达因,当然很小、很轻,也很弱。但正因为小,才能面向广大的发展空间。

而D这个字母,既有曲线又有直线,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你可以说做人要外圆内方,也可以说人生的道路有直线也有曲线,然后你可以解释世界上很多东西。

前几年中国的电脑市场由于刚刚起步,如同一只巨大的总也吃不饱的胃。张璨经常揣着上百万元的支票到南方去进货,一台电脑2万元买进,2.3万元卖出,最多一天的销售额就有30多万元。

由于张璨的聪明、机敏而又踏实苦干的风格,她的公司后来成了美国康柏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到1994年,达因公司向国内客户提供了10万台康柏电脑。1995年,达因又进军房地产市场。1996年,达因集团显示器生产厂建成,每年出口达1亿美元,内销两三亿人民币。

谁也预料不到“达因”这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力量:如今,达因公司已经成为拥有40多家分公司、净资产上亿美元的大型集团公司。

张璨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它由个人的个性与能力决定。然后你就可以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去努力,去奋斗。

智力因素诚然比较重要,但张璨认为有些东西更不能丢掉:一个就是坚定,你一定要很坚定,当你设定一个目标以后,你一定要全力以赴,一定要不屈不挠,一定要非常的顽强,即使用任何这种表述坚定的词加在你的身上都不会过分。

其次就是你一定要善于感受东西,就是从生活中每一点每一滴从各个方面去感受很多东西。另外你随时都要有从零开始的准备,而且时时刻刻都觉得你对你自己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