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5190300000069

第69章 阿格农

阿格农,1888年出生于现属波兰的加利西亚地区的一个犹太人小镇。家族是犹太历史上有声望的大族,父亲是虔诚的犹太商人,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父母依照犹太人的风俗,重视孩子的教育。阿格农3岁上学,5岁便能提笔做诗了。

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犹太人世界里,这个世界受到欧洲人的歧视,与世隔绝,但保留了犹太人的宗族、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他从小熟悉犹太人的生活与思想,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生活来源。他的青年时期正值民族复兴运动高涨,犹太复国主义(锡安主义)思潮隆盛,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不满20岁就决定离开家乡,移居巴勒斯坦,为此他拒绝了叔父的好言规劝。6年之后,他又赴德国学习与深造,在犹太人的报纸工作,因而结识了不少宗教界、思想界、文化和出版界的犹太名流。1919年成婚并定居德国。5年之后决定举家迁往巴勒斯坦,定居在耶路撒冷。从此之后,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以后虽有几次去欧洲旅游,但主要生活在巴勒斯坦,直到1970年2月17日病逝。

他很早就显露了文学的才华。他第一篇诗作《雷纳的约瑟》是在他15岁生日那天发表在刊物上的。嗣后他创作了不少歌谣和故事,它们来源于犹太人的平凡生活。题为《穷人》的歌谣,描写了祖孙二人沿街乞讨,在寒霜冰雪的天气下,正值犹太的盛大的节日“普珥节”,由于疲惫与困顿,双双冻死在街头的惨景。同样在故事《梅雪希与马尔卡》里,这种不和谐的音调也揉了进去,叙述一段犹太重大节日“逾越节”发生的悲剧。

他的早期作品表明少年作家渴望正义和幸福,希望扫除一切贫困、痛苦和不公正,作品也真实地表现了在犹太人社会里贫富不均的生活现象。他在这些作品中违背了犹太宗教的观念,在民族盛大的节日里,不应出现犹太人的悲惨不幸的事件。这表明他在文学上所追求的是真实,所摈弃的是虚假。

1912年他创作了长篇故事《但愿斜坡变平原》是一篇具有悲剧色彩的文学作品,描写了一对相爱的夫妇被迫分手的故事。它以中世纪犹太人生活为依托,主人公是一个笃信上帝神迹的虔诚教徒,使故事更具犹太民族色彩。这是他早期创作中的重要作品。

阿格农移居巴勒斯坦之后,放弃了用当时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通用的意第绪语写作,改用更富民族色彩、更体现民族复兴意志的希伯来语写作。第一篇希伯来语的作品是短篇小说《弃妇》,这篇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小说,受到好评,从此他也成为知名的作家。他用小说的篇名(音译为“阿古诺”)改为“阿格农”,作为自己的笔名。“阿格农”意为“漂泊”,暗喻自己的命运。1924年他把笔名改成自己的姓。

192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婚礼华盖》。小说描写了一个无比虔诚的犹太教哈西德派教徒余德尔,家境一贫如洗,为了能够把三个女儿体面地嫁出,他离别了家人,与车夫努塔出游各地的犹太人村镇,寻求资助,捐集嫁资。

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叙述主人公走乡串镇,化缘捐集,遇到了各样各色的人物,也经历了不同的事情,还听到各种的趣闻、传说、故事和各色的宗教、伦理的议论。他终于靠善良人们的帮助,筹集到一些金钱。他改变主意,打发走车夫,自己独坐客店,静心诵经。后由于媒人的走动,使一位富翁误认为贫穷的余德尔是另一个富有的余德尔,许下巨额聘礼,筹办婚事。

第二卷叙述主人公在归途,筹备嫁资办理女儿的婚事。不久被对方识破,险些使婚事告吹,这时奇迹出现,女儿意外地在山洞里发现了珠宝金银,使余德尔一家转危为安,成为富有者,完美地让女儿出嫁了。小说以第一卷为主要内容。

这部以穷教徒余德尔的奇妙故事为基本线索的小说,把主人公的经历作为框架和线索,并以此展现一幅多姿多彩的东欧犹太人的生活画卷。小说视野广阔,既有乡村,也有城镇;既有家庭,也有客店;既有富商,也有贫民;既有骗子、强盗,也有善良朴实的劳动者。它们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犹太人的平民世界,表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小说的人物与构架使读者联想到欧洲名著《堂吉诃德》,主人公余德尔近似堂吉诃德,作者也用幽默、戏谑的语言描述了余德尔,使他和堂吉诃德一样有几分喜剧色彩。但他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冒险行侠的义士,也没有堂吉诃德身上的深刻的矛盾与悲剧内涵;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犹太平民,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在任何时候,都坚信上帝,严守一个教徒的职责:虔诚、诵经和谦恭。当他为女儿出嫁筹集了一些财产之后,又立刻静坐客店,专心诵读经文,很快把募集来的钱几乎花掉,他并不悔恨。由于富商的误解,订下儿女的亲事,他要筹备巨金回报对方的巨额聘礼而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时,他并不气馁,相信上帝是公正的,好人会得好报;在富商识破他的穷相,使他落入窘境时,他也并不慌乱,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他之所以坚定、乐观、顽强,不是依靠英雄般的大智大勇和超人的体魄,而是依靠始终如一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上帝的信仰与真诚。因此,他能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引诱而不图虚荣、不慕金钱和物质,甘于清贫与寂寞,尽到一个教徒的职责。在余德尔身上,确是体现了犹太人的精神和性格,他不是喜剧人物,也不是悲剧人物,而是作家运用喜剧形式描绘的正面人物。

《婚礼华盖》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随着主人公的游历,接触了各色各样的人物与生活的同时,也编织了众多的长短不一的故事。它们既有神秘的传奇,也有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既有古昔的传说,也有现实生活的事件,是书中人物用来沟通思想感情、发表议论的手段。它们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故事群体。这些故事一方面从社会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等等扩展了作品的容量,以突出作品“平民史诗”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与变化的手段。而最为重要的是故事体现了自《旧约全书》以来所表现的犹太人重具象和直觉的审美传统。犹太人发表议论、表述抽象的理念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予以阐解。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贝娄说,对犹太人来说,“缺少故事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小说最后的神秘、传奇色彩的结局——山洞宝藏的发现,使余德尔一家转危为安,从而顺利地把女儿嫁出。奇迹的出现就是上帝的显灵,是上帝对善良、虔诚的教民的爱护与帮助。这种笔法只能在无限信仰上帝的犹太民族文学中才能找到,是希伯来文学传统的表述方式。它也是小说的突出特点。

1935年他发表了一部颇有影响的中篇小说《大海深处》。这部小说带有纪实特点,它记叙了一群虔诚教徒,为了实现“回到故土以色列生活”的圣谕,离开代代居住的东欧地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耶路撒冷。小说并无惊人的描述,写这群移民途中的艰难,互相合作,克服大海的汹涌,到达圣土之后着手重建家园。它虽然平直无华,却深刻地表达了犹太人强烈要求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愿望。它正是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使一批批犹太人不惧艰险踏上回到圣土的道路。就是这部平实的小说,也不乏神奇的描写,一位走失的教徒竟然出现在隔海的以色列土地上,欢迎同伙的到来。

第二部长篇小说《宿客》(1939)是作家另一部代表作。他曾于1930年回到波兰犹太小镇家乡,小说把这次重访家乡的感受予以形象化。主人公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虽然江河依旧,但面目全非。家乡在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一片凋敝、萎缩,尤其人们的精神更是空虚,贫乏,失去了对上帝的真诚与信仰,被各种物质引诱所左右。昔日的光彩已不复存在。主人公曾多次召集人们到祈祷堂举行宗教仪式,却无一成功。他在失去光彩的家乡与乡人面前感到震惊、痛心与失望,觉得自己在家乡不过是个路宿客店的过客,完全没有家乡的亲切感。作家并没有完全失望,最后让主人公在家乡失去的开祈祷堂的钥匙奇迹般地在回到以色列的途中的行装中找到。这一神奇、象征性的情节,点明复活犹太人的民族精神只能在圣土以色列实现。

1946年发表了第三部长篇小说《逝去的岁月》。它描写移居以色列之后,一批着手建设家园的拓荒者,他们是新一代的犹太人。作品真实、客观地再现了新一代在新的家乡所经历的思想、生活的选择,以及必然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感情的煎熬。作品一改他以前寄以幻想表达理想的浪漫神奇的笔法,而是直射现实,不美化虔诚教徒,表现他们在现实面前的种种软弱、矛盾和烦恼,甚至荒诞、可笑,并以象征的描写予以突出,使作品带有现代性的色彩。

阿格农一生作品甚丰,除上述名篇之外,还有《作家与故事》、《订婚者》、《伊铎与伊南古》等等,它们在读者中也享有盛名。他的作品充分展示了犹太人从18世纪~20世纪二次大战后的历史与现实,可以说是一幅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时代感的犹太民族史册。他对自己的作品从不满足,他亲手编集的文集或全集,没有一版是相同的。他在不断地修改、编选。他说:“我对自己从不感到满足。我总觉得我必须做得更好。人不应该说:‘我已经做完了。’”

阿格农于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之前,他的文名早已在犹太人世界中传遍。他曾两度获得“比利亚克奖”,两次获以色列政府颁发的“以色列奖”和著名的乌色什金奖。1958年他还获得希伯来大学授予的博士称号。生前,在他住所当地居民树起一座告示牌,上面写着“肃静,阿格农在写作”,表达了当地人们对他的敬重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