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5190300000067

第67章 黎萨尔

何塞·黎萨尔,1861年生于内湖省的卡兰巴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1872年进人马尼拉的阿登尼奥学校学习,1876年毕业。1877年转入圣托玛斯大学。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最优秀的作品是热情宣传爱国思想的诗篇《献给菲律宾青年》;(1879)。

由于黎萨尔为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奔走呼号,因而不断遭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迫害。1882年,诗人不得不离开菲律宾出走欧洲。他先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学习医学、文学和哲学。1885年,赴巴黎专攻眼科学,1886年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历史和心理学。同时,又研究欧洲古典文学,毕业后获硕士学位。这期间,黎萨尔虽远离祖国,却时刻关心民族的命运。他与友人一起创办刊物,掀起改良主义的宣传运动,抨击殖民者,揭露教会,提出改革殖民制度、民族平等、驱逐西班牙教士等要求,宣扬民族自豪感。同时,又进行文学创作。

1886年,他创作了《海尔德堡之花》、《玛丽亚·克拉腊之歌》1887年发表长篇小说《不许犯我》,并特此书偷运回国。同年7月返回菲律宾,不久即被驱逐出境,因而重返欧洲。1891年在比利时发表《起义者》,转年又在马德里与友人共创《团结报》。

1892年6月黎萨尔回国创办了“菲律宾联盟”,促进民族独立运动。不久被捕,流放达4年之久。1896年菲律宾爆发了波尼法秀领导的武装起义,黎萨尔与起义无关,却遭逮捕,军事法庭以“组织非法团体”和煽动人民造反为罪名,于1896年12月30日将他杀害于马尼拉。临刑前写了绝命诗《我最后告别》,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黎萨尔的创作还有诗歌《劳动赞歌》、《旅行者之歌》、剧本《和巴锡在一起》、《众神的忠告》、自传《一个马尼拉大学生的回忆》及民间故事《猴子与海尔日》等。

菲律宾人民在独立后,将12月30日定为“黎萨尔日”,并在他牺牲的卢内塔广场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和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