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5190300000049

第49章 洛德依当巴

洛德依当巴,1917年生于戈壁阿尔泰省一个牧民家庭。中学在乌兰巴托中学学习,毕业后,去苏联留学。1939年日本侵略蒙古,回国参加哈勒欣河战役。1941年在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过技师、教员,主编过理论刊物《宣传员》和《火星》文学双月刊;担任蒙古作家协会书记和蒙古人民革命党文学艺术科学委员会主席等。1944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戴帽子的狼》,以后陆续创作了短篇小说《昔日的英雄》、《地毯》、《瘟神》和中篇小说《谁之过》。他与桑达嘎合著的《额尔德尼·道尔基》、同僧格合著的《走自己的道路》等剧本,主要反映了农牧业中先进与保守的斗争,塑造了新牧民形象。1949年他的小说《在阿尔泰山》出版。这是蒙古文学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地质勘察队进入阿尔泰山探寻地下资源的故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献身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形象,并插入了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195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我们的学校》于1954年获乔巴山奖金。1954年获乔巴山奖金。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未断的栋梁》和长篇小说《清澈的塔米尔河》(1961),后者反映了1921年蒙古革命前后的社会面貌。被译成中文的主要有《我们的学校》、《在阿尔泰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