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5190300000027

第27章 朴钟和

朴钟和,1901年生于汉城。1921年发表诗歌《烦恼的青春》和《奶色的街道》;1922年同洪思容、罗稻香、玄镇健等创办《白潮》文学杂志,写了《回到密室去》等诗。1924年诗集《黑房秘曲》出版。此后作为一个颓废派诗人走上文坛。同时,开始创作短篇小说。

《父与子》写两代人的矛盾:父亲要儿子继承祖业学医,儿子执意要学美术,父子反目,儿子离家出走。据说作者意在表现对旧道德的反抗。在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处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期,这早已不是社会的尖锐问题。《灌肠汤》对当时的革命作家加以讥讽和丑化,可看出他的文学和政治倾向。

1929年以后,转为写历史小说。代表作品有《锦衫上的血》、《待春赋》、《多情佛心》和三部曲《前夜》、《黎明》、《民族》。

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他居住韩国,出版了《洪景来》、《青春的胜利》和《壬辰倭乱》、《升官路》、《三国风流》、《女人天下》。这类历史题材的作品均有所影射,如1954年创作的《壬辰倭乱》,便是为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发动的朝鲜战争服务的。

朴钟和曾任南朝鲜文学家协会会长、文化团体总联合会会长、艺术院院长、文人协会理事长、艺术文化团体联合会会长、民族文化推进委员会会长等职务,并设立“月滩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