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高丽史史籍概要
5189300000039

第39章 其他类(2)

该书阐释了天地各种变异的所示预兆,并叙述相应应验的史事。如叙述天变使,认为“天忽变色是谓易常,四夷来侵,不出八年,有兵战”。“凡天雨下物,非人所闻见者,皆大兵之兆”,并叙述应验之事。地变之象亦象人事,著者阐释道:“地震者,地积阴以静为体地东者阴有余也,主弱臣强,外戚擅权,后妃专政。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入,阴阳相搏,故地动也”。各种日变象征君王昏庸、奸臣在朝、兵灾寇乱、饥荒灾害等不同人事。

海东名迹

《海东名迹》,刊载新罗和高丽朝书法名迹。有“文宗大王书”、“成宗大王书”、“崔致远书”(所书为“秋雨中”及汉高祖“大风歌”)、新罗“金生书”、“李齐贤书”、“李嵒书”六通、“权近书”、“李詹书”、“郑道传书”、“郑揔书”、“闵子复书”、“河演书”、“申穑书”、“高得宗书”、“朴墺书”、“成之问”、“洪应书”、“郑兰宗书”、“李淑瑊书”、“金宗直书”、新罗“僧灵业书”、“杨廷秀书”等。该书对研究新罗、高丽书法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氏拜命历

《赵氏拜命历》,又名《考事神诀》,高丽赵师侠撰,刊于宋绍熙四年(1193年),共十二目。即“总说”、“释例”、“择月”、“择旬”、“旬忌”、“金门”、“兀法解疑定式”、“轮经兀法”、“本命经兀法”、“食治养老益气方”等,记载了五行及养身之法。

罗丽艺文志

《罗丽艺文志》,三国时代至高丽末期的典籍目录解题,金约瑟、金圣仪编著,1964年弘文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六篇,即“高句丽篇”、“百济篇”、“新罗篇”、“高丽篇”、“歌谣篇”及“补遗”。

“高丽篇”以《文献备考》、《海东文献总录》、《东国艺文志》、《高丽史》、《东国舆地胜览》、《朝鲜古书目录》、《古鲜册谱》、《玉海》、《通志》收录高丽典籍四百二十种。“补遗篇”收录高丽典籍十余种。《罗丽艺文志》所收之典籍其中很多现已散佚,但对研究高丽时期文化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释苑词林

《释苑词林》,高丽释义天编,收录中国和高丽高僧碑铭,现仅存第一百九十一至一百九十五,共五卷,收录共三十一方碑铭。释义天生平简历已见《大觉国师文集》。

卷一百九十一收录王融撰“高丽康州智谷寺真观禅师碑”、钱易撰“宋天台山净光大师碑”、章衡撰“宋衢州乌巨山开明禅师碑”、“宋承天寺宗禅师塔碑”等碑铭四篇。

卷一百九十二收录徐陵撰“梁东阳郡双林寺傅大士碑”、吕外卿撰“宋定安院馎饦和尚碑”、柳宗元撰“唐岳州圣安寺无性和尚碑”及“碑阴记”等四篇。

卷一百九十三收录梁简文帝撰“梁小庄严寺道度禅师碑”、柳宗元撰“唐南岳弥陀和尚碑”、梁肃撰“唐常州天兴寺二大德比丘尼碑”、晏殊撰“宋申国大长公主正觉大师碑”等四篇。

卷一百九十四收录了李乂撰“唐慈恩寺大法师墓公碣文”、白居易撰“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皇甫湜撰“唐护国寺威师碣”、和凝撰“故三学法师綝公碣铭”、“志公大师墓志铭”、陆倕撰“同泰寺故智寂师墓志铭”、梁简文帝撰“宋姬寺慧念法师墓志铭”、“甘露鼓寺敬脱法师墓志铭”、“湘宫寺智蒨法师墓志铭”、“宋明义大师墓志铭”、“黄氏女道清志”等十一篇。

卷一百九十五收录了丘道护撰“东晋支昙谛法师誄”、释僧肇撰“鸠摩罗什法师誄”、释慧琳撰“武丘法纲法师誄”、“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誄”、“昙隆法师誄”、谢灵运撰“庐山慧远法师誄”、张畅撰“若耶山敬法师誄”、释慧林撰“新安寺玄运法师誄”等八篇。

禅门拈颂说话

《禅门拈颂说话》,高丽僧人释觉云撰,是佛经典故的俗讲,全书共三十卷。

卷首有了父序。卷第一有“禅门拈颂集序”、“大觉世尊释加牟尼佛”、“兜率周行”、“悟道”、“分座”、“拈花”、“升座”、“说法”、“胜义”、“入门”、“人命”、“猪子”、“摩尼”、“定法”、“五道”、“塔庙”、“良久”、“调达”、“指尸”、“合欢”、“骷髅”、“长爪”、“献乐”、“大集”、“老母”、“普眼”、“布发”、“建刹”、“弹琴”、“不对”、“尼拘”等。

卷二有“握剑”、“女子”、“自恣”、“法轮”、“鹿野”、“摩脑”、“双跌”、“智慧”、“一切”、“大通”、“四闻”、“伊字”、“摩醯”、“涂毒”、“圆觉”、“知幻”、“伽蓝”、“不见”、“知见”、“水囙”、“可还”、“敷座”、“诸相”、“差列”、“第一”、“轻贱”、“如是”、“佛见”、“清净”、“默然”、“六师”、“福田”、“採药”、“了知”、“楞严”、“此花”、“燕坐”、“梦中”、“月上”等。

以下各卷皆以目说话,阐释佛法。卷第三至卷第三十目录略。

释伽如来行迹颂

《释伽如来行迹颂》,高丽僧人释雪默撰集,阐述佛经典故大义,及佛教东传之过程,全书共两卷。

卷首有晦岩老人序及无寄序。卷上阐释佛经大义。卷下前一部分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记载了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及佛道争长的历史,并叙述了汉至唐朝寺院渐增,佛教渐播,也叙述了历代译经活动、三武一宗灭佛等事件。后一部分讲解佛经大义及佛教典故。卷后有释凯跋。

法华灵验传

《法华灵验传》,高丽僧人释了圆和简损合编,据唐朝慧详所撰《弘赞传》、宋朝宗晓所撰《现应录》及高丽僧真净所撰《海东传》三著综合而成,叙述历代佛教人物典故,全书共二卷,以目系事。此仅录该书选自《海东传》中之目。

卷上有“园莒呈祥”、“天花现瑞”、“妙字始成便生胜处”、“题目才写已脱冥司”、“唱题之顷地狱皆空”、“买纸之时天堂已化”、“国王布发”、“天帝赐金”、“亡妇生天”、“神人指路”、“莲开腊月”、“佛记天宫”、“经卷重而罪案轻”、“时患疾而寿笇永”、“夜明如画”、“时雨普沾”、“炉香不热而自熏”、“感悟前生之师弟”、“通交二世之爷孃”、“阎王耸然弹指”、“融酥满器”、“兵卫盈庭”、“神人惊寝而进船”等等,大多叙述佛教典故,阐发佛教大义,也有记载高丽人物弘扬佛法事迹者,如“天帝邀经而入关”记载了康宗大王之庶女修寺塑像事迹、“帝亲试通”记载了权适入宋时颂法华经故事。

卷下有“显比丘尼身”记载新罗憬兴国师事迹;“深敬辩山人之精书”记载赵洪辩书法华经付倭国僧事;“堪歌在牧伯之庆会”记载崔璘因事佛而拜相事;“光明处于口角”记载尚州无名僧因颂莲经而有口出光明之术;“宝岩徒之或讲或疑”记载高丽致仕朝老四十余人结法华社于松京宝岩寺讲经一事;“莲华院之若读若说”记载松京莲华院城南里清信士结法华社每月会于此院讲说佛经事;“珍禽显瑞”记载居士崔彪与崔弘建寺于万德山颂经,其子死而转世事;“亡妹告征”记载了金轼女生前颂经,死后现梦托告家人得生胜处事等。

卷末附有跋文及全罗道高敞文殊寺嘉靖十三年重印该书事。

普照国师法语录

《普照国师法语录》,记载高丽僧人知讷(普照)语录,全书不分卷,以目系事。有“定慧结社文”、“真心直说”(包括以下篇目:“真心正信”、“真心异名”、“真心妙体”、“真心妙用”、“真心用一异”、“真心在迷”、“真心息妄”、“真心四仪”、“真心所在”、“真心出死”、“真心正助”、“真心功夫”、“真心功德”、“真心验功”、“真心所知”、“真心所往”等)、“圆顿成佛论”、“看话决疑论”。书后附有“国师碑文“。

禅门拈颂集释

《禅门拈颂集释》,三十卷,高丽释慧谌编。卷首有无衣子年序。该书以禅宗东传师承世系为线索,记叙禅宗发展历程。卷一至卷三记载了大觉世尊释迦文佛西天应化贤圣、西天应化贤圣西天祖师等,自初祖摩诃迦叶到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卷四至第三十卷记载了中华第一世达磨大师、达磨第二世慧可大师,至达磨第二十一世东京天宁长灵守卓禅师与嗣法弟子讲论佛法的活动。

全书按统系记载,每卷皆记载嗣法弟子及传教活动。如第五卷至第八卷记载了达磨第八世江西道一禅师嗣法弟子“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池州鲁祖山宝云禅师”、“伊阙伏牛山自在禅师”、“潭州三角山总□禅师”、“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杭州盐官海昌院齐安禅师”、“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池州□山智坚禅师”、“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越州大珠慧海禅师”、“洪州水潦和尚”、“洪州百丈山惟政禅师”、“抚州石巩慧藏禅师”、“朗州中邑洪恩禅师”、“镇州金牛和尚”、“汾州无业禅师”、“则川和尚”、“京井章敬寺怀恽禅师”、“虔州西堂智藏禅师”、“洪州西山亮座主”、“南岳南园昙藏禅师”、“婺州五泻山灵默禅师”、“浮杯和尚”、“潭州龙山和尚”、“鸟臼和尚”、“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利山和尚”、“京非兴平和尚”、“潭州华林□觉禅师”、“韶州乳源和尚”、“欣州打地和尚”、“五台山邓隐峰禅师”、“襄州庞蕴居士”等人的事迹及求法活动。

释华严教分记圆通钞

《释华严教分记圆通钞》,共十卷,高丽释均如著。该书为高丽高僧均如受国王延请,在松岳皎法寺讲法内容,并附《大师均如传》。均如俗姓边氏,黄州人,天祐十四年生,少而孤,随堂兄僧善均往复兴寺从识贤和尚学法,又师从当时名僧灵通寺义顺大师,学业大进,遂成高丽名僧。所学为高丽华严北岳宗,为华严北宗希朗大师法孙。高丽成王在松岳之下创皎法寺,请均如住持。均如于是在此开坛讲法。开宝六年圆寂于皎法寺。有《搜玄方轨记》、《孔目章记》、《五十要问答记》、《教分记释》等著作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