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记
5169500000004

第4章 莫名遭祸(3)

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自从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爱的痴狂。他无心朝政,也冷却了后宫其它的佳丽妃子,三个多月也未曾到王后宫中去过。这让后宫怨气冲天!

“这是哪来的贱人,竟敢到这里来扰乱内宫!”

早已对褒姒恨的咬牙切齿的王后,忽然有一天带着宫女出现在了褒姒居住的地方‘琼台’。当她见到周幽王和褒姒联膝而坐,褒姒又并未尊照礼节起身迎接她时,顿时王后勃然大怒的指着褒姒大声训斥道。

“呵呵,这是孤王新选的美人,还没定下名位,所以没去拜见你。你不要生气啦。”曾经也是暴脾气的周幽王此刻却打起了哈哈,他用身子挡在褒姒的前面,替褒姒解释道。

周幽王越是这样,王后的心里就越是气愤。她咬牙切齿的瞪着褒姒,如疯了一般痛骂着褒姒。只是,褒姒却依然没有说话,她依然冷冰冰的。

自古以来,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五千年,每一个后宫的缤妃争斗,没有一刻停息。后宫深似海,那里有说不尽的血与泪,怨与恨。

再说王后回到自己的寝宫后,日日闷闷不乐,这让她的儿子也是太子‘宜臼’大为不解,他向王后询问道:“母后,您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吗?这些天看你老是唉声叹气的?”

王后摇了摇,叹息了一声,突然却流下了眼泪,“你父王宠爱贱人褒姒,全不顾妻妾的分别……将来要是这贱人得了势,咱们母子俩恐怕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接着,王后又把褒姒不来朝见她,更在琼台不起身迎接她的事情跟太子说了。说着说着她又流下了悲伤痛恨的眼泪。

这让太子非常的生气,他大声的向王后说道:“母后,孩儿一定要为您出了这口恶气……孩儿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了那个可恶的贱人!”周幽王是个暴脾气的主,太子也是如此。

“孩儿你不可乱来,咱们还须从容商易!”王后以前是‘申国’的公主,她以前的脾气也有些骄横,但她却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于是她赶紧劝导太子不可莽撞。可是太子不听,他一拍衣袖就匆匆离开了。

后宫的戏有千万种,目的却只有一个。

第二天早上,周幽王上了早朝。太子则派了几十名宫女径直来到琼台花园,她们在花园横冲直撞的胡乱采花,纷纷扰扰的,场面非常混乱。见此情景,从琼台出来的一群宫女赶紧劝告道:“这些花是万岁栽种给娘娘观赏的,不得毁坏了,否则罪过不小!”在太子这边的宫女却说:“我们是奉了太子的命令,要采花供奉给正宫娘娘,谁敢阻拦!”……

琼台花园纷纷扰扰的争吵惊动了褒姒,她走了出来,正待去询问其中缘由的时候,突然太子猛的奔了出来,他口中还不停的大声骂道:“贱人!你算什么东西?没有名分没有地位的东西,竟然也敢自称娘娘,真是目中无人了!”突然,太子揪住了褒姒的头发,攥紧了拳头就向褒姒打去。

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哪能经得起一顿凶狠的暴打,见此情况,褒姒的宫女们赶紧跪下磕头向太子哀求道:“千岁,求求你饶了她吧……看在大王的面上,您就饶了她吧!”一时琼台花园哀声哭泣声四起。

见到倒在地上的褒姒,脸色苍白,太子也怕伤害了她的性命,就住手了,接着他又训斥了褒姒几句,就匆匆离开了。

突招横祸,一直咬着牙未哭泣的褒姒回到琼台后,最终还是止不住流下了两行泪水。见此情景,宫女们赶紧劝释道:“娘娘别哭了,大王会给您做主的!”

话音刚落,退朝的周幽王搓着手哈哈大笑的走进了琼台。可是,当他看见褒姒头发凌乱,眼泪一串串儿的时候,顿时他心疼又大惑不解的问道:“呵呵,爱妃怎么到现在还不梳妆啊?”褒姒没有说话,她只是冷冷的摇了摇头,任泪水直流。

“哼!”发现情况有些不妙,突然周幽王转头瞪着那些宫女,准备暴怒的时候,褒姒拉住了周幽王的袖子,她看着那些跪在地上哭泣的宫女轻声说道:“太子今早带着宫女在花园摘花,臣妾没有得罪他,可他一看见臣妾就连打带骂,要不是她们苦苦劝阻……臣妾恐怕就见不到大王了!”褒姒拉着周幽王的袖子顿时悲伤的哭泣了起来。

周幽王叹息了一声,轻轻的抚摸着褒姒的秀发,柔声说道:“你不去拜见他的母亲,才招来这事。这全是王后的主意,应该不是太子的意思!”

当一个人嫌弃一个人时,往往会将罪责推给她,或许曾经的他们也恩爱过。

褒姒摇了摇头,面容悲切,一只手抚摸着她的肚子冷冷的说道:“太子为了给他母亲出气,不杀了我他是不会罢休的。臣妾一个人死了没什么可惜,可是蒙大王宠爱,臣妾身怀六甲,都三个月了……我一条命就是两条命……求大王放臣妾出宫吧,好保全我们母子两条命!”

这是一个惊天霹雳,周幽王又惊又喜,他抱着褒姒高兴的大叫道:“寡人有孩儿了!寡人有孩儿了!”他的模样却像个小孩儿。

其实他早已有许多孩儿了,但是他突然却觉得这个他的孩儿才是他真正的孩儿,其他的都不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天,周幽王就下令:太子宜臼遣往申国;太子的老师免去官职。

小不忍,则乱大谋!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至此,王后孤掌难鸣,每天抱怨丈夫,想念儿子,诅咒褒姒,每天含泪度日。

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这就是后宫的现实和残酷。

褒姒孕满十月,生了一个儿子。周幽王爱如珍宝,为他起了个名,叫:伯服。慢慢的他就有了废掉现太子,重立伯服为太子的念头。可是也由于事出无由,难以启齿。

可以说每个朝代每个君王的身边都有小人奸臣,至于重不重用他们,这一切都看君王是个什么人了。周幽王身边也有奸臣,而且周幽王还非常重用他们,其中有三个更是位列三公,他们分别是:虢石父,祭公,尹球。

贪图名利,吹牛拍马,唯王所欲,逢迎不暇,这就是大多小人的主要特性。虢石父由于揣摩出周幽王的心意后,就和尹球商量,暗中对褒姒说:“宜臼已经被赶出宫,该由伯服当太子。里有娘娘在大王枕边吹风,外有我二人协力相扶,何愁事情不成呢?”

王后是申国的公主,而褒姒只是一名穷乡僻地的乡间女子,后宫的勾心斗角并不比政治权力斗争逊色,惊心动魄,如稍有不慎将死无葬身之地!褒姒不希望自己再被人暴打。

“要是伯服继位,我保证和二位共享天下!”褒姒向他们许诺道。要知道此刻的褒姒才十五六岁。

从这时起,褒姒就派出心腹,日夜伺机寻找王后的短处,宫里宫外都安插了耳目,风吹草动,她无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