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天瑞奇侠传
5133400000005

第5章 不肯东去观世音

王长风见几人远去,不由得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王安上前道:“庄主面色很难看,是否刚才比武有所闪失?”

王长风挥手道:“以后再说。你去准备船只,今日天色已晚,明晨我要去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你去告诉杰儿一同前去。”王安转身走出大厅。王长风暗自调息,一口真气怎么也提不上来。王长风心道:看来,只有明天去普陀山向慧言大师讨教了。

第二日清晨吃罢早饭,王长风只带王杰、王安二人,乘小船直奔普陀山。海面上清风徐徐,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海面,几只海鸥在蔚蓝的海面上曼妙的飞翔。身在此刻,你会不自觉融身其中,忘却所有不如人意之事。

王杰高兴之极,忽然想起一事,问道:“父亲,一会儿又可以见到神医大师了,是要给谁瞧病吗?”

王长风答道:“是也不是。我有一些不明之事要去讨教。怕再有日本人生事,所以带你一同前往。”

不多时,船已行至莲花洋。莲花洋是进普陀山的门户,时值中午,正赶上午潮,“莲洋午渡”乃普陀十二景之第一景。只见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那船夫一边撑船,一边唱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

王杰道:“船夫大叔唱的真好听。”

船夫笑道:“公子见笑了。您要去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知道这不肯去观音院的来历吗?”

王杰摇头不知。

船夫说起了不肯去观音院的来历。

唐朝时,日本僧人慧锷欲奉观音菩萨圣像回国,当船行至莲花洋时,,海面生出无数铁莲花,阻船不能前行,观音大士不肯东去,慧锷遵从菩萨佛意,在普陀山紫竹林潮音洞上岸,将观音菩萨圣象留在普陀山,称为“不肯去观音”。后来,慧锷在潮音洞旁修建了不肯去观音院。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最早的寺院,香火鼎盛,直至今日。

王杰自言自语道:“不肯去,不肯去,为何不肯去?”

船夫笑道:“一定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不愿去倭寇的老家了。”

说话间,船已行至普陀山。普陀山与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齐名,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是一座海山,既有大海的广阔辽远,又有大山的挺拔秀美,充分显示了大自然之美。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王长风一行三人弃船登岸,只见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风光旖旎,鸟语花香。不一时,三人便来在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禅院前,有一小和尚正在打扫,王长风上前道:“小师傅,我等要拜见方丈慧言大师,烦请通传。”

小和尚放下手中扫帚,问道:“敢问施主高姓大名。”

王长风道:“在下大榭岛王长风,与方丈是旧识。”

小和尚转身入寺,不多时,反身来在寺前道:“方丈有请。”

三人跟随小和尚一同来至方丈禅房,有一六旬开外的老和尚,端坐在椅子上,身材高大魁梧,慈眉善目,甚是和蔼可亲。

王长风上前深施一礼道:“长风有礼了。”

慧言大师道:“王庄主,你我何必拘礼。”

王杰、王安二人也见过方丈,三人落座。

慧言大师看了一眼王长风,心有不解的问道:“王庄主面有晦暗之色,似有内伤,老衲为庄主把一把脉。”

王长风伸出右臂,慧言大师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放在王长风腕脉寸关尺上,面色越发凝重,问道:“王庄主为何人所伤?”

王长风道:“昨日被两个日本人所伤。大师,我始终无法运行真气,此为何故?”

慧言大师到:“如果老衲所料不错,庄主是为阴风指所伤。”

王长风道:“天下各派武功,王某都略之一二,却不知这阴风指所属何门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