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天瑞奇侠传
5133400000048

第48章 风姿雅韵解元醉

只见谷底甚是开阔,已不似青峰崖上紫柏参天,荫翳蔽日。谷底没有高大的树木,简直就是花的世界,不知名的野花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竞相开放。一朵花挨着一朵花,密密麻麻连绿叶都看不见。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的均是鲜花,微风拂过,花儿高低起伏,好似一条铺满鲜花的溪流在向前流淌。花间彩蝶飞舞,蜜蜂成群。真是人间少有的绝好去处。王杰兀自感叹,一时间无数唐宋诗词大家名诗佳词在脑中流过,却又找不到一首来形容眼下佳境。总觉得诗词毕竟意境有限,难以描摹如此圣境。

王杰正入神间,青峰崖上其余人等陆续来至。诸人亦被眼前美景所折服。山间云见众人如此,心下大为得意,看了看大家道:“我这百花谷如何呀?”

王杰发自内心的赞道:“当真是个天下少有的好地方!”

山间云颇为受用,笑着道:“多谢诸位抬爱,百花谷确是太白诸山上绝无仅有之处。请大家一同前往老夫住处,稍做休息后再来欣赏。”

大家适才脱离险境,心中自是放松了许多。闻言甚是高兴,纷纷表示赞同,大家随山间云一起在花间小径鱼贯前行。转了一个大弯,眼前景色又自不同。

眼前地势更为开阔,北面崖壁不似其他地方一般陡峭难攀,稍稍有些和缓,有一山泉自崖壁石洞流出,水势甚急。流至平地其势渐缓,在花丛中间慢慢流过。水面上飘满五颜六色的花瓣,小溪两侧的花丛随风起伏,一时间,你很难分清哪里是流动的溪水,哪里是随风起伏的花丛!

王杰见此情景,不由想起了阔别多日的飞花岛,当今世上或许只有飞花岛可与此地一较高下。飞花岛是仙境,本应天上才有,而流花溪是梦境,现实之中当是难得一见,相较之下,飞花岛更胜流花溪一筹。但在这世上,流花溪如此佳景当属难寻。忽然间,王杰有一想法浮现脑海:此等佳境,倒与风柔甚是匹配,若风柔与山间云易地而居,倒是绝配,风柔倾世佳容可与此花海一争娇艳。山间云狂傲心性当有飓飙相伴!

再往前走,流花溪汇聚成一潭湖水,湖面花瓣缓缓流动,想来此湖或名为‘流花湖’吧!湖南侧有三间草房,乃是山间云住处。房前所生花草乃是芍药,高约二尺,叶子长得甚是繁茂,花有碗口大小,开的好似牡丹,花瓣有六七层,花色大红,娇艳无匹。

山间云把大家让进屋内客厅,大家分宾主落座。有一僮儿献上茶水。王杰不由仔细打量起来,只见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字,乃唐寅所作《桃花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需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下款提字道,余路遇酒肆,囊中羞涩,以字换酒,人生快事。落款为正德九年唐寅。

唐寅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齐名,书画俱佳。

王杰正凝神细观,一旁山间云见此,知王杰甚是喜欢。心中不无得意的道:“唐寅书画诗作俱佳,当是世上佳作。”诸人闻言俱皆点头称是,山间云话峰一转道:“诸位,来时那茅舍前成片芍葯,大家可知其名啊?”

大家不知山间云为何有此一问,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慧言大师道:“芍药与牡丹、芙蓉、山茶等花比肩,各占胜场。牡丹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占据王气二字。山茶艳丽缤纷,优雅多姿。占妖娆二字。芙蓉丰姿艳丽,妩媚妖娆。占艳丽二字。而此芍药生于幽谷,无意争春,形色俱佳,优雅恬淡,更具风姿。占据风雅二字。我认为芍药更胜牡丹、山茶、芙蓉一筹。却不知其名为何,实是老衲孤陋寡闻了。”

山间云道:“此花名为解元醉。”

王杰看着唐寅所书《桃花庵歌》,口中道:“解元醉,解元醉。”心中忽然有所顿悟:“这解元醉莫非与这写诗之人唐寅有关?”

山间云点头道:“确实如此,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本朝正德年间,唐寅应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之请以重金征聘至南昌,后来发现宁王密谋造反,意图不轨。于是装疯才得以脱身而归。

这一日,行至黄山,时近中午,饥肠碌碌。见前面山坳中有几户人家,所幸竟有一小酒肆。唐寅有如久旱初逢甘露,快步来至近前。酒肆前是一片花从,花色粉红,艳丽多姿,犹胜牡丹山茶,花从后有两张桌子供客人饮酒打间之用,在此饮酒,倒也是高雅之事。店主是一对年青夫妇,男子是一落第秀才。见有人前来,忙上前招乎唐寅坐下。唐寅要了些酒菜自斟自饮起来。那秀才闲来无事,随口吟道:”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此乃唐寅所作《叹世》一诗,秀才想来定是屡次科举不第,意志消磨,方有此感伤。却不料当真班门弄斧。

唐寅亦不接嘴,不一时,唐寅已然酒醉,面红耳赤。

待酒足饭饱,唐寅欲结帐时方才发现已然身无分文,英雄亦有落魄时。唐寅无奈道:“店家,在下欲前往苏州,身上盘缠已然用尽。在下粗通文墨,不知可否用书画来顶酒资。”

夫妻二人生性惇厚良善,见唐寅书生打扮,绝非骗吃骗喝之人,秀才的妻子道:“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一时急困,任何人遇上,自当相助,您也不必介怀。”

当下,秀才取来纸笔,唐寅稍假思索,为这秀才书写了一首《桃花庵歌》。秀才一见落款,一时间惊喜万分,连忙称谢,唐寅写罢。起身离去,忽见门前芍药已由粉红变为深红,不由好奇,问道:“这花儿的颜色为何变了?”

秀才回道:“此芍药早晨花为水粉色,颜色渐深,中年为粉红色,傍晚为暗红色,有如人一日饮酒三醉,脸色也随之变化。却也没有名字。”话刚及此,不由觉得不妥,好似意指唐寅醉酒。

唐寅却不以为意,道:“芍药中以扬州金带围为佳品,四相簪花宴更是一段佳话。我认为此芍药品相还在金带围之上,怎可无名?”四相簪花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庆历五年,韩琦任杨州太守时,官署后花园中有一株金带围一干分四枝,每枝都开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大红色,一圈金黄色的花蕊围在中间,因此被称为金缠腰,又叫金带围。当时宰相穿红色袍服,腰系金带。故传说此花一开,当地就要出宰相。韩琦邀请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珪,王安石两个人一同观赏。因为花开四朵,所以韩琦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但他却身体不适,只得临时请路过杨州的陈升之参加。饮酒赏花之际,韩琦剪下这四朵金带围,每人头上各插一朵。说来也奇,此后的三十年中,参加赏花的四个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

秀才望着芍药旁的唐寅,原本白暂的面庞因酒醉而有若涂朱,不由灵机一动,脱口道:“叫解元醉如何?”

唐寅哈哈一笑道:“好名字,我本想再给二位画一幅芍药,但如今取名解元醉,若要再画,恐有自吹自擂之嫌,只得做罢。”说罢离开酒肆,边走边吟道:“四相簪花身心苦,解元三醉任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