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5115700000017

第17章 建立大本营——创建东北根据地(1)

毛泽东洞察时局,英明决断,命令以非常手段建立东北根据地,从而为中共最终夺取全图胜利建立了大本营。虽然“让开大路”,却优势不减,一场斗智斗勇的东北前哨战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抗战结束后,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心向东北发展是因为:

第一、当时东北这个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个地区如被国民党完全控制,就会对我解放区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相反,如果被我控制,我解放区背靠苏联、蒙古、朝鲜,就会结束中国革命根据地长期以来在战略上被四面包围的态势。

第二、东北是蒋介石反动统治势力最薄弱的地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前,是奉系军阀统治的地盘,国民党在东北的基础不深。“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不但不派兵出关抗日,反而命令张学良实行不抵抗主义,恭恭敬敬地将东北奉送给日寇。蒋介石曾公开宣布“这回日本占领东三省、热河,革命家(按:指国民党)是不能负责的。失掉了是于革命无所损失的。”蒋介石使东北同胞在日寇铁蹄下受了14年苦难,丧尽人心。而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从军事上看,日本伪满军队被苏联红军打垮了,蒋军在东北没有一兵一卒。东北与我华北解放区毗连,胶东解放区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进军便利。而蒋军主力当时还在峨嵋山,与东北相隔一个广大的解放区。这一切,都是我党发展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东北是我国工业最发达、交通最便利的地区,物产丰富,松辽太平原是我国的大粮仓,一旦成为我之战略后方,我军便可以取得兵员和物资的源源补给,迅速发展壮大革命的力量。而且东北面积达一百万平方公里,我军运动作战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美蒋也深知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达成协定,在欧洲战争结束两三个月之后,苏联出兵东北。当时驻华美军总司令魏德迈,就向蒋介石建议,派国民党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由五原向东进攻我绥远解放区。建立所谓“绥察热防共隔绝地带”,以阻拦我军进入东北。傅作义在雅尔塔会议后一个多月,就开始动作。6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雅尔塔会议协定通知蒋介石以后,傅作义向东进犯更加加紧。8月10日日寇请降,他随即进入包头,并继续侵占归绥、集宁,威胁我张家口。美国向蒋介石指出,国民党最大危险,莫如共产党全力挺进东北,如果中共此时没有实行此着,失去此时机,处境必危,则中共问题不难解决。

8月8日,苏军进入东北。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朱德总司令于8月11日公开发布命令,命令华北各解放区部队和吕正操、方毅等部及配合苏军解放热河、察哈尔和东北。在朱总司令命令下,晋察冀军区解放了张家口和察哈尔全省,解放了承德和热河全省。冀热辽军区部队配合苏军攻克了上海关,直驱进入沈阳,沿途接管了锦州等县市。

但是,事情的发展是曲折的。8月26日,苏联与蒋介石政府签订的《中华民国和苏联友好同盟条约》公布了。按照这个条约规定,苏联必须将东北交给“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派的机构接收,而不能移交给“其他任何方面”。

这个条约公布后,我军能否进入东北,就难以断定了。因此,毛主席在公布条约这一天写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一文,在计划夺取和控制的地区中,就不能将整个东北包括在内,甚至不能将辽宁全省包括在内,只能计划控制辽宁省的一部,因为辽宁西部本来就是我冀热辽解放区的一部分。

9月14日,冀热辽军区进入沈阳的一支部队的负责人飞回延安,向中央作了汇报。党中央得知东北情况后,立即于9月15日决定,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开进东北的部队,不用八路军番号,尽量不经过苏军的驻地,必须经过苏军驻地的部队,换成便衣,不带武器,徒手以群众面目通过。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力量,并决定成立东北局。

9月19日党中央又向全党指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为了实现这条战略方针,党中央采取了以下五项重要措施:

第一,将南方八个解放区军队撤到长江以北。抗战结束时,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从长城内外到珠江两岸,战线很长,力量分散。散布在南方的八个解放区,在国民党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旁边,有遭受蒋介石各个击破的危险。因此,党中央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力量,以便更好地巩固北方各个相连的解放区,以加强向南防御的力量,并使北方解放区能够出兵大力发展东北。

我们撤出南方八个解放区,作为在重庆谈判中的重大让步,取得了国内外人民广泛的同情,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第二,迅速向东北进军,加强东北人民军队的力量,中央决定,从关内抽调15万大军和干部进入东北。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同志,率领中央分局及军区机关和山东八路军主力的大部进入东北。进入东北的还有新四军第三师的全部,以及北方各解放区的干部和部队,经陆海两路向东北急进。党中央先后派遣四分之一以上的正式和候补中央委员进入东北。中央指出,时机万分紧迫,向东北进兵和输送干部,是目前关系全国大局的战略行动。对我党及中国人民今后的斗争有决定作用。目前是时间决定一切,不容许片刻迟缓,否则,将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

山东我军从胶东渡海进入东北是一条捷径。美国海军阴谋占领烟台以切断我军海上运兵线路。9月27日,中央正式向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宣布:烟台已被我军占领,该地已无敌人,请美军不要去该地登陆干涉中国内政。可是,10月4日从海上来了一个美国海军上校,送给我方烟台警备司令部一份《通牒》,要求我军撤除防务,与烟台市人民政府一起撤离该市,并负责有秩序地将烟台市移交美军接管。10月6日,美国黄海舰队司令巴尔贝中将率领舰队侵入烟台附近海面,说是奉了美国金盖德海军上将的命令,前来进驻烟台,

要求登陆。

10月7日,我方公布了叶剑英参谋长代表解放军总部发表的声明,斥责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严正警告美国,如美军“竟然在该地强行登陆,因而发生任何严重事件,应由美方负其全责。”我胶东军民也纷纷集会抗议。中央指示胶东区党委,坚决拒绝美军登陆,构筑工事,坚决抵抗,并将冲突时间、地点、人数及其具体经过迅速报告和公布,只有我军采取强硬态度,并在世界上引起舆论大风波之后,才能压制美军无理干涉。

美帝国主义者是欺软怕硬的,它害怕同我们直接打仗如同日寇那样陷在中国的泥淖里,于是美国舰队只好在10月灰溜溜地撤离烟台附近海面。

这一斗争的胜利,保障了山东到东北的海上交通线,对于迅速加强东北革命武装力量,起了重要作用。

当时由于东北日军已经消灭,伪满洲国的各级机构已经解散,而国民党的军队和接收人员又尚未到达,我大军进入东北后,分散盘踞在东北各地的伪满部队,流散为匪,有的被我消灭,有的向我投诚。他们看守的仓库被我接管,大量武器、弹药、器材、粮食、布匹、药品落到了人民的手中。苦大仇深的东北工人、农民,被日寇从关外抓到东北矿山的“劳工”,以及知识青年踊跃参加我军,使东北部队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阻碍迟滞蒋军北犯,掩护我军在东北展开。蒋介石为了夺取东北和热察两省,分兵四路北犯,企图夺取张家口,并以张家口、北平、天津三地,作为“屯兵和补给的前进基地”,然后分别经北宁线和热河进犯东北。

这四路蒋军,分别由国民党四个战区的司令长官率领。他们是:傅作义——从归绥出发,沿平绥路东犯;胡宗南——从运城出发,沿同蒲路、正太路北犯;孙连仲——从新乡出发,沿平汉路北犯;李品仙——从徐州出发,沿津浦路北犯。

蒋介石这四路大军,从陆地上须通过我华北和山东解放区。我军能否阻碍和迟滞蒋军北犯,掩护我军向东北发展,是决定以后国内形势和人民地位的一个中心环节。

华北和华东解放区在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中,有了猛烈的扩展,大批中小城市落入我手,武装力量特别是机动作战的主力部队有了很大的发展。群众性的反奸清算斗争有了初步开展。这一切为战胜四路敌人准备了雄厚的力量和广阔的战场。

四路敌人虽然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处于优势,但是纪律败坏,人民反对,加上铁道被我破坏,只好步行,孤军深入,补给困难,沿途遭我袭击,疲惫不堪,进展迟缓,十分被动。

10月18至20我军对进犯之敌,先后发起了三个重要战役,即平绥战役、津浦战役、平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