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都拾遗
5115000000020

第20章 文博散叶(14)

瑞金是新中国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董必武、张闻天、邓小平、任弼时、王稼祥、叶剑英、胡耀邦、杨尚昆等新中国的缔造者与领导者,十大元帅中的9位,十大将中的7位,以及项英、张鼎丞、邓子恢、陈奇涵、瞿秋白、何叔衡、邓发、林伯渠、谢觉哉、陈潭秋、梁柏台、曾山、李富春、毛泽民、徐特立等,都在瑞金有史诗般的壮举。丰富的伟人史迹是瑞金红色旅游的重点。

瑞金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在全国实属罕见。1931年9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迁驻瑞金叶坪;至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迁往瑞金沙洲坝,1934年7月又从沙洲坝迁往云石山,直至1934年10月长征。临时中央政府的三次变迁,形成了瑞金叶坪、沙洲坝、云石山三大革命旧址群。全市有18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汇集了中央苏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其中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红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含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含少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含全总苏区执行局)旧址等15个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等旧址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21处列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大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瑞金红色旅游的景点。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为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5月,江西省文物局局长孙家骅在《文物·旅游·生产力》一文中指出:“文物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可见,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是瑞金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激活了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潜在价值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是巍巍丰碑,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教育面。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和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操,自力更生、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怀,吃梢子饭、夜打灯笼访贫问苦的好作风及其为革命走过的艰难历程,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瑞金红色旅游发展的目的,最终体现在对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使用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70周年之际,红色故都瑞金成了中央有关部委“寻根问祖”及各地党团员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门学问,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多年来“门庭冷落”的局面。

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了以自然观光为主的旅游结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是对中央苏区历史、现状、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活生生地再现,以物引事,以物见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既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又可增长知识,受到教育,是革命传统的生动实践。

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央苏区史研究的深入,活跃了学术交流。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系统、深刻地揭示了中央苏区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往往一份文献、一件实物影响到某一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随着红色旅游的方兴未艾,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全面开放,为史学界研究中央苏区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与瑞金红色旅游业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瑞金红色旅游效益的数量和质量。重视中央苏区革命文物资源,更应重视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开发与利用。

从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与瑞金旅游业的发展,不难看出,是保持与利用的辩证统一。文物不能再生,要使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永葆青春”,除科技手段以外,还要把保护革命遗址纳入瑞金城乡建设规划。依法保护,开辟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生存的安全空间。把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当成瑞金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是中央苏区光荣传统的载体,是红都精神的体现。保护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就是保护红都精神。保护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也是保护瑞金的生产力。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把中央苏区革命文物资源变成物质资源、瑞金红色旅游资源。

从持续性发展高度打造瑞金红色旅游业品牌,利用中央苏区革命文物资源,加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设,构筑红色旅游大产业,把旅游经济列入瑞金经济发展支柱,适应需求,走向市场。

以节促旅,让每年的红都之春艺术节搭上旅游快车。利用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编排小品、故事、舞蹈、戏剧、歌谣,注入更多旅游文化内涵。推出“访共和国摇篮”“重走革命路”“漫步长征第一山”等主题活动,提高瑞金红色旅游市场品位。

以质促旅,实施城区亮化工程,营造优美舒适的瑞金红色旅游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吃、住、行、游、购、娱,明码标价,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以诚促旅,在全国开展“学传统,爱红都,护文物”活动,为参加认护中央苏区革命文物者,免费提供瑞金红色旅游活动,凝聚人气,树立红都旅游新形象。2001年“五一”黄金周,时任瑞金市市长的王扬金甘当讲解员,倾听游客心声。市长引导旅游,市场反响强烈,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以合促旅,打破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与各大旅行社联合。加大瑞金红色旅游宣传促销,逐步实现多元化,达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客源互流。用好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用活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物保护所带来的无形效应不可忽视,它带动了交通、商贸乃至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门路,增强了财政税收,改善了人民生活状况。”第十个五年期间,江西将推出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南昌-井冈山-瑞金-赣州这一条线路,以革命文物为依托,充分说明了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在瑞金红色旅游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是丰富的宝库,是瑞金红色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助动力。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社会影响,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与瑞金红色旅游业相互融合,热点更热,互为促进,协调发展。

(原载《南方文物》,2002年2月,总第42期)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与瑞金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革命纪念馆与原生环境,是当今文物保护的一个概念,是文物意识普及提高的表现,是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又必须解决的新课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旅游产业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危害文物安全的大气污染,也带来了对革命纪念馆及原生环境的直接破坏,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文物工作者的关注,开始着手研究和保护革命纪念馆与原生环境。本文试就革命纪念馆与原生环境的关系,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革命纪念馆是依托革命纪念地而建立的,原生环境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革命纪念馆存在的基础

从革命纪念馆的性质、特征和基本任务来看,革命纪念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革命纪念馆是纪念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的专业性博物馆,以特定的纪念性遗址、遗迹的原貌作为存在的条件。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些纪念馆无一不是在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遗址上建立的。

原生环境都具有革命文物优势和地方特色。以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毛泽东、朱德领导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叶剑英、董必武、彭德怀、陈毅、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都在瑞金战斗和生活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探索治国安邦的伟大历程,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迹。遗存在叶坪、沙洲坝、云石山、大柏地、武阳、九堡、象湖、壬田、泽覃、岗面等乡镇的革命遗址有180多个,革命纪念建筑有6处,形成了叶坪、沙洲坝、云石山三大革命旧址群,全面反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叶坪,是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群领导机关所在地。在这里先后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十八县选举运动大会、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等。仅叶坪一个村就有中共苏区中央局、临时中央政府遗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博生堡、公略亭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中央出版局、国家银行、邮政总局等重要革命遗址。

沙洲坝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领导机关在瑞金的第二个驻地,1933年4月从叶坪迁驻于此。期间,先后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沙洲坝元太屋有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和“红井”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老茶亭有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遗址;下肖村有中共中央局和少共中央局遗址;白屋子有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遗址;乌石垅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遗址;枣子排有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

1934年7月至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导机关在瑞金的最后一个驻地云石山,也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领导机关的长征出发地。山上有中央政府遗址“云山古寺”,丰垅马道口村有中共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遗址,岩背村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遗址,等等。革命的遗址、遗物,沐浴了血与火的洗礼,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因为有丰富的伟人史迹和独特的文物景观,1953年,江西省文化厅根据文化部的要求在瑞金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管理中央领导机关在瑞金的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建筑物,征集收藏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文物史料,陈列宣传与研究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历史。之后还在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由此可见,革命纪念馆建立的基础与作用。

保护原生环境则保护了革命纪念馆固有的环境风貌和景观,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原生环境是指特定的纪念性遗址、遗物的原貌。革命纪念馆通过原状陈列和辅助展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际文物保护《威尼斯宪章》第六条明确:“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的环境保护。凡在历史环境还存在的地方必须予以保存。”在某种意义上说,原生环境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同样面临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搞好原生环境的保护,重现历史环境,能使观众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领略当年革命的情景,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1996年9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参观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叶坪革命旧址群。叶坪革命旧址群是瑞金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旧址之一。叶坪村古樟掩映,绿草茵茵,是一个典型的十九世纪30年代的客家村落。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是一幢有500多年历史、占地500多平方米的谢氏宗祠。当年,在此召开了“一苏大”会,到会代表610人,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学习过去苏维埃运动的经验”“建立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等会标依然醒目。会后,临时中央政府将谢氏宗祠隔成了15个木板房,作为各部委的办公室,也是各部委主要领导人白天办公晚上住宿之地,临时中央政府因陋就简,在艰苦环境下创造了“苏维埃第一等工作”。看到这里,江泽民同志动容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现在国家的机构改革,应当好好到这里来学习。”

为了保护好原生环境,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对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采取了异地安置的办法,实行封闭式管理,有效解决了村民日常放禽养牛,堆放柴草,以及改建住房对革命遗址的破坏。着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是乡土教材。”革命遗址的一山一水,都有一段凝重的历史;革命遗物的一景一物,都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原生环境是革命纪念馆最原始、最基本、最生动的教材。革命纪念馆结合原生环境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土人情、光荣传统,并将原生环境与革命纪念馆紧密联系起来,具有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