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5114100000029

第29章 (28)

在一条狭窄的街道的分叉口,立着那条着名的华尔街牛,它还是那样牛气冲天,但美国经济却和它的神气正好相反,疲惫得一塌糊涂。实际上倒霉的并不是那些大的财团,而是那些打工者和我们这些来自不太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我国的外汇储备到底缩水多少,我们的国有银行和基金公司在这次危机中损失了多少?有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糊涂的主人?

站在洛克菲勒的平台上,不远处就是帝国大厦。传说本·拉登开始寻找的目标是帝国大厦,后来改为世贸大厦。可能觉得世贸更能代表美国。

这沉重的一击,给美国人心理上造成的伤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

自从世贸大厦倒塌后,洛克菲勒代替了双子塔。在这里你可以俯瞰到整个曼哈顿,这时候你能够体会到纽约在美国的分量,高楼林立,气势如虹,如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排列在拥挤的曼哈顿区域,显示着这个帝国的雄心。我敢肯定,美国的经济不会垮塌,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吃大亏的到底是谁?很难说!我倒觉得美国纽约倒像是风暴的中心,较为平静,我们倒是处于涡漩的外延,被这股风暴搅得头昏脑涨。形象一点说,美国人叫喊,其他人买单。

美国的次贷危机究其根源是美国的自由经济,美国人花明天的钱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当银行为了赚钱把贷款贷给那些信义不太可靠的群体时,已经埋下了危机。贷款人还不了钱引发连锁反应的时候,倒霉的不是美国还不了账的借贷人,是在美国所有存款的人。“幸运”的是我们国家这几年外汇储备猛增,加上中国人有钱存入银行,又有不少的银行买了不少的海外股票,结果是我们赶上了这趟“末班车”。自然由我们为美国人分忧解难。

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里面珍藏着世界各地的无数的历史文物,我重点看了看中国馆,令我震撼的是那幅完整的敦煌壁画,他们是怎么从遥远的东方运过来的?据说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一大部分是用钱买来的,一部分是捐赠的。看来强大的经济也能够成一种文化上的强势掠夺。

身在异国面对中国的文化遗产挂在他乡的墙壁上,你才能有种深深地失落。国家需要强大。这时候我想到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不是布什的错,当然更不是美国人民的错,是一个利益集团的错误,因为批准战争的是美国的国会。你能说那帮人都是战争狂人?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来考量,也许并不为错。因为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都要生存。生存就要竞争,竞争不可避免要发生争斗,这是自然法则。所以,我们只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强大了你才有资格说话,别人才不敢欺负你。我们能说我们不会欺负别人,首先是我们能够欺负别人,否则那是句空话。

美国人真的自由吗?美国是最崇尚自由的。

十几年来,在美国打拼的韩导,在车上这样说,中国的教育是一种既定的模式,在幼儿园里美国的老师并不让小孩们过早地记那几个阿拉伯数字。这一点美国的小孩儿绝对比不了中国的小孩儿。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小孩儿都堪称天才。在美国的幼儿园里,一加一你回答五,老师不会批评你。你回答成五,你说出你的理由,说不来老师还会夸奖你,因为你是按你的想象回答的。这种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人的创新和丰富的想象思维,所以西式教育的结果产生了无数的大师,华人少有问津的。即使有极少的华人问鼎诺贝尔奖的一种可能就是接受的西方教育,退一步讲是在西方的环境中产生的。思想和创新的自由是一种思维模式。

在旧金山,我和东北的一个小伙子聊天。我说,美国人太有礼貌了,遇到行人老远就会停车礼让。小伙子不以为然,他们走路的比开车的人少,遇到行人自然会让,你在北京开车让得过来吗?美国人虚伪,表面上彬彬有礼,实际上,哼!

我不知道小伙子最后要表达什么,可能是小伙子在美国生存压力大,对美国人心存偏见,还是他更了解美国人?我只希望他在美国生活得更好一点。

媒体的自由是美国的最大特点。有的电视台可以骂政府,可以骂总统。这是他们的自由。美国人除了自由以外,最大的特点是在交税上毫不含糊。

有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移民美国后,在美国打拼了几年,想把老婆孩子也移过来。认真准备了厚厚的一沓材料,通过律师递给了移民官。

移民官几乎没有看他的任何材料,只是问了一句,你五年来交了多少税?

中国人习惯逃税。能逃的就逃,哪会认真主动地交税。移民官说,你连税都交不了,你怎么养活你的老婆孩子。这位老兄只能从头开始。

美国人对税的认真,那真是板上钉钉。在商店里的价格全是不含税的价格,结账时再加税,机器里打出来,价格和税款一清二楚,非常直观,一分钱也逃不掉。我心里琢磨,美国人弄这么麻烦,何不把税算在物价里。

其实,除了我不知道的原因以外,那就是你非常明白你消费时,你和商家给国家上缴了多少税。我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妙的办法。

五、华盛顿

去华盛顿正好路过费城,费城也叫兄弟之城。同行的人说费城有些破败,我倒觉得费城有种优雅的气质,犹如破落的贵族子弟,保持着一个绅士的优雅。这种感觉来源于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它街道上行驶的马车。马路上行驶的旧式马车拉着游人漫游在费城的街道上,马蹄的嗒嗒声不仅将你拉回了时间隧道,更让你体会到人生的悠闲与散漫。

费城在美国的地位毫不逊色美国的任何一座城市,美国的独立宣言就是在这里发布的。在参观自由钟的时候,解说员铿锵有力地解说,让你热血沸腾,你仿佛置身于美国的18世纪。

在自由钟的旁边有一行文字:

自由钟是美国革命的标志,它象征获得的自由,同时提醒我们还有尚未实现的自由。

自由钟是国家创立的纪念物。

自由钟曾经激励和启发无数参观者,尤其在危机时期。

自由钟的纲领为全世界所熟知,它向世人传达了不断将自由扩展至新的民众,并且进入生活新方面的理念。

从纽约到费城再到华盛顿,一路上风景如画。在这里可以感受美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昨天是美国夏时制的结束,今天回归了正常时间,应该说是美国的秋天,一路上树木成林,红的,黄的,绿的,相映成辉,宛如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

华盛顿仿佛是一个驻扎森林里的城市,林木成群。肥胖的松鼠在路边自由地寻觅着树果,毫不畏惧游人的存在。树木的颜色非常惹眼,红黄绿三种颜色,仿佛一幅幅油画,金色的秋天把华盛顿装点的宛若一个美丽的少妇。拿起相机随便地按一下快门,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照。

美国的航天博物馆里展放着历次的航天飞行器,包括登月的机械手,返回舱。在这里你可以又一次领略到这个帝国的风采和它的雄心壮志。

美国数次探险航天的旅程都在这留下痕迹。展厅里前苏联的核弹头火箭和美国的并排放在一起,让人能够回味到两个超级大国在军事上的霸主地位。

国家艺术博物馆,印第安人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都聚集在华盛顿博物馆的周围,并且都是免费参观。让人联想到国内在不久开放博物馆让人免费参观,其结果是有的博物馆改名换姓,想着法子不想让你免费参观。

在这个角度上你能够体会中国仍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如果按成分划分是个富农或充其量是个地主。而美国是一个贵族。这一点无法相比。

国家艺术馆是美国国会于1937年在通过接受金融家、艺术收藏家以及社会公益家之馈赠的联合决议案下为全美人民所创建而生。

六、洛杉矶

到达洛杉矶的第一个夜晚,正是美国大选的揭晓时刻,美国中央标准时间晚上十时宣布奥巴马获胜后,美国的电视台全程转播了奥巴马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台上发表的胜选感言。标题为“美国的变革”。台下的观众有的眼里闪着泪花,我能感受到美国的每一个投票的选民心中的那份神圣,和他们内心的那份期盼。奥巴马的当选不仅仅是黑人的骄傲,更是美国人具有的开放心态和非凡的包容性的一种体现。奥巴马的当选不是黑人的胜利,是所有人的胜利,能够真正体现出美国人的民主、理性,这是这个国家的胜利。在没有揭晓的前夕,人们内心打鼓,美国的白人真的能把国家的管理权力放心地交给一个黑人吗?美国经受住了考验。这可以理解为美国人的公平、民主、自由。我想之所以美国人选奥巴马可以理解共和党干的太糟了,麦凯恩如果当选一定会重复布什的老路。因为在布什的任期美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9·11的大火烧毁了美国人的自信。这个超级大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把独断专横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付出了血的代价。记得我在三峡的游船上听到双子塔被炸的消息时,差点跳了起来,心中有种快慰,终于有人教训美国了。但我当时忽略了会有那么多的平民无故地死在那场大火中。后来知道有那么多无故的平民包括我的同胞死在那场灾难时,我为我当时的无知和狂喜而自责。但我隐约觉得美国人把自己的政治理念强加于别人的时候,是导致人们对美国产生的最大“偏见”。事实上,百分之九十的美国人也认为美国这个国家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美国急需要从孤立和专横中走出来,急需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境中走出来,美国需要转变。奥巴马在这个时刻成了美国人的希望。这个来自芝加哥贫穷社区中的律师以激情、理智、谨慎、勇敢、创新进入了美国人的视野。他的出现颠覆了华盛顿暴戾、腐朽、专横的形象,这是奥巴马入住白宫的最大原因。美国人民需要求变,把这种变化寄托在了奥巴马身上。他们用手中的权力,把奥巴马推向了美国的白宫,这是美国人集体的胜利。

当麦凯恩端着右手,笑容满面地向奥巴马祝贺的时候,你能仅仅理解为是虚假的政治秀吗?其实,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当下的一种普遍心态。

其实在国与国交往的时候,更多的是国家利益和政治人物的观点,老百姓之间没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了解来自于新闻媒体,而媒体往往带着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比如,在今年九月份美国公布的一项调查中,竟然有百分之二十二的美国人认为新加坡是中国着名的城市。可见大多的美国人关心的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我们带着偏见看别人,别人带着偏见看我们。

2008年11月16日

韩国导游李德成

韩国导游李德成是一个体形瘦弱,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开始接触,说实话,没有多少好感。倒不是因为他本人,因为导游留给我印象好的不是很多,我保持着我的矜持和距离。尽管他自己介绍说自己祖籍是山东人,我不太相信,因为导游的话有几句话能当真?这方面我有着深刻的教训。

一次是国内,一次是澳门。

我记得第一次大约是在十年前我和朋友去西双版纳的时候,是一个女导游,我们租车去缅甸,司机、导游、我和朋友,四个人,一路上客客气气,说说笑笑,气氛融洽。中午准备吃饭时,车停靠在路边。路边有一个玉石加工店。趁导游安排饭的当儿,我和朋友进入店内转悠,我们站在柜台边看柜台里面的玉器。柜台里面的服务员问我,你们是北方来的吧。

我说是。

北方什么地方?

山西。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漫不经心地又问了一句,山西什么地方?

高平。

哟,高平,我们老板也是高平的,等等,我和我们老板说一下,老板一定会高兴坏的。那个女孩一脸欣喜的表情,不由分说,一溜烟进了里面。

不一会,出来一个高个男人,有一米八几,长得一表人才,看上去风流倜傥。你们是高平的?

我说,是。

嗨!我是三甲人。(三甲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乡镇。)要我父亲知道你们是老家人,那才要高兴呢!

当时我和我朋友心里也十分高兴,毕竟在千里之外的云南能碰到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乡,确实感到意外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