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老陈说鄱阳事
5113900000039

第39章 清朝以后 从多元到多彩多姿(8)

尽管如此,鄱阳并不是交通闭塞、荒芜贫脊、生存条件非常困难的地区,但也不像太湖流域那样发达。对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这是一处美丽富饶的地方,所以自两汉以降,在战争、天灾催化下,来此落地生根流向鄱阳的人口,如同饶河的水一样奔腾不息,始终处在流动的状态中。这点,我们可以从族谱中得到发现。所谓的原住民,至今能查到的,最早也不过追溯至唐末。又正因为处在这种变化的状态下,这里的先民既与炎黄后裔同根同源,又与百越族裔交相往来,且出身低微。即使是贵胄后裔的吴芮,也只是贬官的儿子,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余秋雨《文化苦旅》)。”而“贬官文化”只是“平民文化”的一个部分。所谓“平民”者,乃是指无官之人。平民又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指与“官”字连边都沾不上的人,这类人包括极多。像落榜的、不想作官的、终生潦倒的、家道中落的……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平民”;第二类就是被贬官的。吴芮的父亲吴申就是受贬落籍“番(po)”的,吴芮后来虽然封为王侯,按照成份划分,还是贬官后裔,无疑属于平民。再说,他尽管是从鄱阳走出去的王侯,又是江西第一位政治家,曾经对秦以后鄱阳的影响很大。可是他的封地在临湘,属今天湖湖南。其子孙对鄱阳没有多大影响。有鉴于此,吴芮本人仍归属于平民。同样,东晋的陶侃也可以如此类推。当然,所有政治都影响过鄱阳,只是鄱阳乃至鄱阳人都不曾处在政治旋涡之中。就是后来,自盛唐吉中孚迄至清代,鄱阳少数人因科举考试走进了“政治”,实际上仍都是边缘人。这些人虽然给鄱阳文化的发展多少有点推动,但始终无法彻底改变鄱阳平民文化的本质,即平民性的品格、平民的精神、平民的世俗现代性等特点。因为这种本质是平民的经济地位和生存方式所造就,如同周作人所说,是“求生意志”的体现,是要求有限的平凡存在的一种文化,所以我认为鄱阳的平民文化,是生存环境孕育之果。

悠久历史铸就的文化价值质点

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性质的内化和外化。说通俗点,也就是外在与骨子里的东西。它不是抽象体,它的核心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并且从我们的床、我们的餐桌和我们的言行举止开始。既然文化是求生意志的体现,受经济地位和生存方式的左右,那么我们这个地区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平民自身人化积淀的社会质。这种质表现在生活上,平淡无奇,饭稻羹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收,秋播冬藏,不劳不获,聚族而居,安贫守道。在精神上,因为都是出身于一介草民,即平头百姓,所以胸存平常之心,长祈平和之境,乐于平凡之举,安于平淡之为,处以平等之态,唯求平安之福。随遇而安,知足常乐,重义轻利,知恩图报,只重智慧,不耍聪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深受儒家思想教化之后,这种生存追求与方式,构成为了鄱阳平民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果将它归纳,便是:吴芮的宽阔政治胸襟、陶母的自强自尊品性、陶侃的志存高远气度、蔡明远的情义如山壮举、彭汝砺的磊落坦荡品格、洪皓的大义凛然节气、姜夔的穷不丧志情操,加上颜(真卿)范(仲淹)遗风,不仅体现了鄱阳平民文化的完整,也形成了鄱阳文化的生命之腱、活力之源,成为鄱阳独有、世代传承、有别于其它地区平民文化的价值质点。

所谓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这种价值往往通过历史代表人物体现:吴芮,一生关心民瘼,屡择新主,目的是力促统一,功成名就后,安于现状,毫无野心,成为历史上异姓王的楷模;陶母自尊自强,克勤克俭,身体力行,穷不失礼,贫不贪婪,其截发延宾的美德流传千古,使之跻身古代贤母之列;陶侃志存高远,运璧励志,惜时爱民,节物尚廉、忠贞果敢,终于成为了虽出身低微且位极人臣的典范;蔡明远职位低微,且深明大义,变卖家产,筹金买米,解颜真卿于危厄的壮举,成为后世美谈;彭汝砺正直自重,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不落井下石、律己宽人的坦诚品格,成为后来为宦者的表率;

洪皓忠于宋室,坚贞不二,且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尽己所能传播中华文化的高风亮节精神,被誉之为“苏武第二”;姜夔才情横溢,终生布衣,且清高洁雅,不卑不亢,寄情诗词音乐书法等自尊自爱,并恪守人格是金的情操,才使他死后八百多年成为世界文化名人……所有这些典型人物,虽说他们经历不一,所取成就不同,但都有一个共性:立功立事,持之以恒,追求执着,穷不丧志,富不骄奢,不沽名钓誉,不欺世盗名,一步一个脚印,从平凡处起步,到平淡处终结,为鄱阳平民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代发展要求对平民文化价值质点的守护

我们常常说鄱阳文化底蕴深厚,深厚在哪里?文化是多层面的多维体,它既有物态文化层,又有心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哪个层面凸显鄱阳文化深厚底蕴,我想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其实,不管处在哪种层面的文化,其核心是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中进步和优秀的部分。而这种价值观,是通过历史典型人物彰显出来的。鄱阳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早在元明之前就完成了鄱阳平民文化的价值质点,即:吴芮胸襟、陶母品性、陶侃气度、明远情义、汝砺品格、洪皓节气、姜夔情操,加上颜范遗风,成为人无我有的鄱阳文化,这是周边地区绝无仅有,这也是整个江西少见的。如果按现在的时髦说法——赣鄱文化——我想这就是鄱文化的内涵和精核。不信翻翻江西历史,有哪个地区早在隋唐之前便拥有了吴芮和陶母、陶侃这样的人物?没有。因此我理解,所谓的文化底蕴,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价值质点。正因为我们鄱阳拥有这么多宝贵的文化价值质点,我们的文化才有了如此巨大的包容性,才有了码头文化的生存空间,才有了后来的更大繁荣和发展。比方东湖十景的确定和形成,比方明清之季商业的发达和发展,比方饶河调的定型与传播,比方鄱阳教育曾经的领先地位,比方鄱阳对新事物接受的敏感和敏锐,比方说新中国建立后鄱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做的贡献……凡此等等,无不与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尽管我们后来一度落在了人家后面,这是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磨合期的正常现象,这种现象既不能否定鄱阳传统文化价值质点,也不能否定鄱阳平民文化价值取向。恰始相反,暴露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质点的守护缺乏坚韧性,是“邯郸学步”带来的不良反应。

现在,鄱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湖城战略的实施,是鄱阳重新发展和崛起的新起点,为了早日实现湖城建设的四大目标,我想,构建和固守我们的文化价值质点,不仅必要,而且是应该铭记在心的和认真见诸于行的崇高责任。为此,不顾才疏学浅,敢冒大方贻笑,以此三篇浅识,聊作一个没有文化(初二学历)的鄱阳人对鄱阳文化的浅肤探讨。

码头文化——鄱阳文化的底色

以“中国湖城”为发展方向定位的鄱阳,构成了这个古县新的文化生命体征,因而在两年多短短时间里,不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提前对接,凸显了起步优势,而且文化建设也宏图大展,一个全民性参与的鄱阳湖文化热正在形成和不断高涨,这既是鄱阳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也为建设湖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文化不是一件时髦外衣,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化也不是花朵、树叶,文化之成为文化,它至少有两个重要条件,思想性和传承性。如果一个地方是一棵大树,文化就是大树的根,而这些根除去主根之外,还有不少其它的根脉,在这些根脉的滋养下,干才粗,叶才茂,花才艳,鄱阳湖文化也是如此。

关于湖文化,我没有深入研究,但至少体会到:鄱阳文化除包含了以吴芮胸襟、陶母美德、陶侃气魄、汝砺品格、洪皓精神、姜夔情操和颜范遗风为核心价值的主流文化之外,还应有其它的底色文化,而这些底色文化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与水关连密切,有自己的特点。由此我想到鄱阳在历史上的地理优势,和因这个特殊地理优势衍生的现象——码头,进而感觉到码头生成的文化,也应是鄱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支撑鄱阳文化的根脉之一。

码头文化在鄱阳的起因与形成

什么是码头?“码头”原指水边供船停靠的建筑,古人骑马到水边,把马拴在石头上,这就是“码头”,码头是临水而生的产物。码头到后来衍伸为三种含意:一是指码头工人在港区从事搬运或装卸作业的组织,一般是一条作业线或一个地段组成一个码头组织,并按轮趸、过载、起肩、上下力、杂项等分工组成若干个“小码头”。这种由把头统制的码头,既从事港口装卸,又从事陆地搬运,彼此都有固定业务范围,人们且称之为搬运码头;二是指交通便捷的集市或商业区,即所谓的旱码头,又称为集市码头;三是指商埠或口岸,如上海、汉口、安庆、芜湖、镇江等。旧社会称跑单帮和行商外出,叫跑“码头”,民间艺人走江湖,到各商埠卖艺的,称之为闯“码头”或走“码头”。这里的“码头”指的是商埠码头。由此可见,码头的功能主要是便于集散与流通,说白一点是人的集散与流通,物的集散与流通,信息的集散与流通,风俗的集散与流通。

鄱阳自始有之日起,就处在河港纵横,水系丰富的地理条件下,而且一直是交通咽喉,河流经济时的航运枢纽。随着商业交往的日益繁荣和鄱阳湖东扩,是水使来如行云,去如流水的船只,不断加大了她对周边的影响。中转、停泊的商贾和舟车,把鄱阳在赣东北的轴心位置固定下来,成为自古以来江西境内的重要商埠,赣东北地区无法取代的水码头。

追溯鄱阳码头的历史,有据可稽的从漕粮和漕运开始。在中国,自有封建制度起,就设立了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北征匈奴,便从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隋初除自东向西调运外,还从长江流域转漕北上。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大运河。至今我们在旧县志中还可以看到,“隋大业间,郡守梁文谦、巡官刘宗宏,乃将永平关外到姚公渡一带,培土为市,且构筑江岸,以利航民之停泊”的记载,应该说这个“构筑江岸”,已经具备了码头的性质和实际上的功能,只是当时并没有称作为码头而已。

唐以后鄱阳湖的进一步东扩,宋以后城镇化的扩大,明以后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以后的门户开放等因素,加速和加大了码头功能的发挥,对经济、文化的影响也随之增强。

有了码头,就有了吃码头饭的人。码头最需要的是搬运,从船上搬到船下,从船下搬到船上,从东搬到西,从南搬到北,赚的就是一个辛苦搬运费;有了码头,就有了货物中转囤集的场地,就有靠经营场地赚钱的人……于是,码头形成了一条链,一条以码头为主线,链接政权、商业、农业等各种政治、经济载体的链。

码头文化在鄱阳的具体体现

1、帮会文化。中国文化最能体现其内涵的是汉字,比如这个帮字,原字应该这样写:从封从帛即帮,意思是群、伙、集团,多指因政治或经济目的而结成为的群体。鄱阳自明朝徽商突起后,不但有了以乡情为联谊的会馆,而且逐渐形成了既含地方色彩,又具行业性质的商帮、船帮、箩帮。这些组织发展到后来,会馆有10个,商帮分徽、抚、南、饶4大体系,船帮也是祁、浮、都、鄱4个类型、箩帮则有张、李、牌楼、新桥、都佬、东门、南门7个派别。这些以码头为核心的利益团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制约,各霸一方,除拼命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作为目标外,又以江湖的潜规则,即义字当先,来拉拢、凝聚依附的人,久而久之,礼义不但为江湖上的人所看重,也为鄱阳人所崇尚。在商品社会的今天,民间人际关系的基础,仍旧是礼义大于利。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敬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进我一尺,我进你一丈。在礼义的浸润下,热情、重义、好客的古朴淳风,得到充分发扬。

2、餐饮文化。鄱阳的餐饮与水码头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茶馆的兴起,饮茶从高雅到俚俗,从清心到消闲,从一般的礼仪到排解纠纷,都是随着码头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帮派之间发生利益冲突,首先是到茶馆喝茶或酒楼摆宴,如不能解决再升级。这种“先礼后兵”的调解方法,使茶馆酒楼的经营不仅在形式上得到改变,经营内容和手段也同样得到改善。

多大的矛盾,冲突方的地位,决定了茶馆酒楼的档次。因此,鄱阳的茶馆酒楼不但规模和数量可观,而且陈设讲究,追求高档,设施齐全,对烹饪的要求也非同一般。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博采南北风味之长,并蓄江南水乡之美的饮食特色。既融汇了京、徽、川、湘、鄂、鲁、粤、淮扬各种菜系,又诞生了自己的风格——饶州或称作鄱阳菜,使鱼米之乡“饮食丰赡”的美誉,特别是水产类菜肴的制作与烹调,得到传承与创新。

3、娱乐文化。饶河调之冠名饶河而不是别的地名,关键是鄱阳水码头的地位,它从起初的弋阳腔到崑、徽腔的接受,直到皮黄、乱弹各种腔调齐全,完全是吸纳包容的结果,是码头文化特有胸襟产生的效应。大鼓、渔鼓、号子,无不催生于码头。一个看似简单的徘河——在夏天的夜晚,划着船在饶河上唱小曲——体现的正是码头文化的风韵。

码头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一是码头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开放意识强,接收能力快,有开阔而不保守的眼界,包容而不狭隘的胸怀。这一点可从鄱阳人的衣食住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穿戴打扮得时尚、前卫、漂亮,住屋追求讲究、时髦,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头。

二是充分体现了城市格局的非政治性,完全以市民文化为特征,这就产生了明清以降,投身功名的人日渐减少,弃士经商增多,不少人开始将文化知识转为商品。

三是码头文化“俗”的原素加重,这里的“俗”可以理解为下里巴人的幽默和风趣。由于码头工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且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他们喜欢的是民间文艺,或街头巷尾的杂耍,或民间武术,或浪语油腔的小曲等等。鄱阳城乡茶馆密布,说书场遍地开花,专业与非专业演出团体并存,串堂班成为大众文化勃兴的典型符号,都可说是码头文化的结晶。

四是码头文化培养了鄱阳人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精神,一支搬运号子,喊出了码头工人团结才有饭吃,扎成一把,脚步一致,不怕负重,勤劳勇敢,忍耐宽厚的道德观。

当然,码头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和因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敢为人先,宽厚容忍,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价值取向和不排外,多包容,东西南北,五湖四海,兼蓄并收,皆为我用的精神,仍是今天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尤其在这种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大环境下,更要以上海、武汉、天津……这些大码头的文化为榜样,让码头文化发出更加璀灿的光焰,以加快实现建设湖文化名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