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公开课
5073400000024

第24章 北大成功课(5)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老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老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再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小板凳。虽然它并不令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假如你把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以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如果爱因斯坦因为害怕犯“错误”遭人嘲笑而放弃了继续“犯错误”,那么也许我们就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

有人或许要说,已经失败多次了,所以再试也是徒劳无益,这种想法真是太自暴自弃了。对于永不屈服的人而言,就没有所谓失败,无论成功是多么遥远,失败的次数是多么多,最后的胜利仍然在他的期待之中。世界上有无数人,已经丧失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然而还不能把他们叫作失败者,因为他们仍然有着不可屈服的意志,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

要测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看他失败以后怎样行动。失败以后,能否激发他更多的计谋与新的智慧?能否激发他潜在的力量?失败是增加了他的决断力,还是使他心灰意冷?失败是人生的试金石,通过一个人对失败的反应,可以推知他未来的发展。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越大。

【北大课堂笔记】

许多人要是没有遇到失败,就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他们若不遇到极大的挫折,不遇到对他们生命本质的打击,就不知道怎样唤起自己内部深藏的力量。

§§§第四节 要勇于挑战,人生没有不可能

人生总是充满机遇和挑战。大多数人总是在翘首以盼机遇的来临,却不愿意勇往直前地迎接挑战。然而,这样没有挑战的人生,就如俞敏洪所说的那样,“淡如白水,尽管干净,但不值得畅饮”。或许,你以为自己专心等待,机遇会来得快些。殊不知,放弃了挑战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机遇。

人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机遇。我们只有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才不会失去机遇。只要你抱有坚定的信念,勇于挑战,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历史上,每一位有所作为的名人都经历过挫折和失败,面对这些挫折和失败,他们的态度是勇敢地去挑战,而不是退缩。

北大毕业的撒贝宁如今是央视著名的主持人,他在2001年电视主持人大赛上摘得了桂冠,自此一举成名。然而,就在参赛以前,他也曾因为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恐惧和逃避过。

当时撒贝宁已经是《今日说法》栏目的主持人,他是从自己主持的《今日说法》之后的广告中得知这次主持人大赛的。大赛的主题是选拔新的电视主持人,探讨新的主持人理念。这给人一种特别前卫的感觉,撒贝宁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但他冷静下来后,对这种比赛内心还是比较排斥的,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太好了。他的排斥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恐惧。面对竞争,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讲,撒贝宁想逃避。

撒贝宁心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是个新人,需要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想与众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较量出个高下;一方面又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是《今日说法》的主持人,何必非要走这座“独木桥”?真的拿不到一个好的名次多丢面子呀!但撒贝宁有一种预感,部里领导可能会督促自己去参赛。在《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了两年,领导认为他还是很有培养前途的,也曾提醒他如果希望读完研究生后到央视正式做主持人,就应该尽早作一些准备,参加一些比赛也是很好的经历,但撒贝宁一直躲着。直到报名的最后一天,同事捎话来说,主任强调一定要他去参加这次大赛。

事到如今,撒贝宁反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像一个人站在游泳池边,既想跳下去又有些害怕,突然,被人踹了一脚,下去之后肯定会想这是谁干的,心里却是很感激的。我那时就抱着这种态度,终于有人帮我作了个决定”。

于是,撒贝宁毫不犹豫地把名报了,心想,已经没退路了,干脆一闭眼豁出去了。撒贝宁是那种要干就尽全力的人,最终,他战胜了恐惧,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成功。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类似撒贝宁这样的情况,受到一些挑战的困扰。当面对挑战时,我们退缩了,也许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的难度,而是我们把它想象得太复杂了,因而不敢去面对,从而错失机遇。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事被认为是不可能时,我们就会为不可能找到许多理由,从而使这个不可能显得理所当然,我们也就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这件事真的成了不可能之事。殊不知,只要勇于挑战,我们就能够击败许多“不可能”,充分地激发出个人潜能。

由此可见,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挑战的勇气。命运不是天注定的,没有人敢断言你的失败与否,关键看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挑战。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的话,那就证明你已经失败了。

对于挑战者而言,除了要有挑战的勇气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应具备必胜的信念,这样,才会有一种精神动力支撑着你迎取胜利。否则,就像一位带兵打仗的将军,本身就不对胜利抱任何希望,还硬着头皮上阵,结果显而易见,可能还未等到双方交兵,便已被对方的气势击溃。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所以说,只要有一个信念,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那么成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北大课堂笔记】

挑战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生命绿洲的快乐。因为挑战,任何一条路都有可能;因为挑战,我们的潜能会被无限地激发,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是如此优秀。

第五堂 创新,给模仿加点调料

并不是说,创新一个东西就是全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的创新就是一种模仿以后加入了自己的特色而已。

【俞敏洪】

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第一节 “拿来主义”也是创新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毕加索曾经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复制别人的作品,更优秀的艺术家则偷窃别人的作品。”毕加索所说的“偷窃”,绝不是街头瘪三行为,究其实质,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拿来主义”,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了一点自己的特色。

针对20世纪30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就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他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拿来主义”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借助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面对未来的残酷竞争,如果我们只跟风赶浪,人云亦云,做别人做过的事情,那就很难求得发展。相反,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不断创新,另辟蹊径,拿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那么,我们便有了独一无二的生存砝码,便有了无法被超越的能量。

1979年,为了研发新型电脑,乔布斯决定到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参观、考察。在参观的过程中,施乐公司的电脑专家向乔布斯展示了一台惊人的电脑——Alto。这台电脑上的很多特征后来成为了个人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可以说,Alto已经为现代个人计算机构造了基本雏形。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伟大发明。

实际上,这台人们闻所未闻的伟大设备,在施乐公司的实验室中已经坐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Alto已经问世6年,可是施乐公司所有人并没有看到它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很可惜,施乐公司并没有成为这些伟大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也没能统治整个电脑行业。因为当时施乐公司为防止复印机、打印机等核心业务受到冲击,没有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上。

毫无疑问,乔布斯是“识货”的人。他很快就发现了Alto的商业价值,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参观回来后,乔布斯便将这一新技术用到了苹果系列的个人计算机中。

再比如个人计算机上的USB接口技术,这项技术是英特尔公司发明的,但是苹果公司首先把它应用到个人计算机上,并使得这一技术被广泛推广。

再比如,Wi-Fi无线网络也不是苹果发明的,Wi-Fi无线网络是美国朗讯公司开发的,但它像当初施乐公司的Alto一样并没有引起大家过多的关注。直到后来,苹果公司将这一技术用在笔记本电脑中,它才广为人知。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从不以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然而,“拿来主义”不是单纯的模仿,你必须理解伟大思想或作品的真正内涵,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拿来”也可以衍生出创新,我们做事想要事半功倍就要先学会“拿来”,这个“拿来”不是一味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不创新即灭亡。在商业界,人们推崇创新如同膜拜神灵,对模仿却大加责难。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石家安博士曾经有一个著名论断:“创新并非繁荣和利润的保证,模仿才是。世人眼里的许多创新者,其实不过是出色的模仿者。”

在商业世界里,人们把创新定义为“市场上最先出现的东西或开创性的举动”。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个“最先”或“开创性”变得非常让人怀疑,因为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发明,别人早就在做了。

没有一家公司能在所有时间、所有方面都做到创新,它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模仿别人。这里的模仿首先是合法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有意识、成体系、涉及公司各个层面的复杂活动,完全可以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并需要多种能力的支撑。

模仿者的成功有其内在的原因,比如能搭创新者的顺风车,可以避免下错赌注,有机会修正先期产品的缺陷,一上来就享受成本优势等。另外,模仿者不易自满,还会在参考诸多模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

当然,从别人那里学习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也是有讲究的,这里提供几点建议:

1.要注重理解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要机械地吸取,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吸取,如果囫囵吞枣,就会“消化不良”。

2.要会迁移

吸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因此,吸取之后我们要会运用。医学上的叩诊是100多年前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发明的。他父亲是个酒商,只需用手一敲酒桶,就能知道桶内有多少酒。由此,奥恩布鲁格联想到人的胸腔和酒桶相似,如用手敲胸腔,不也能诊断出里面的毛病吗?经过他反复实验,叩诊的方法诞生了。这位医生用的就是迁移原理。

【北大课堂笔记】

模仿不仅和创新一样关乎企业的生存和繁荣,而且对创新的高效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况且,模仿也不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好的事情,而是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战略能力。

§§§第二节 为员工打造创新的平台

创造力始终是企业的核心,无论是开办新企业,还是让优秀公司达到全球规模之后仍然保持卓越,这种能力都不可或缺。然而,也许是因为人们认为创造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无法管理,也许是因为专注于创造力并不能像改善执行力那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所以大多数企业高管都没有将创造力作为关注的焦点。

不过,创造力长期以来却一直是人类学和神经学等学术领域的热点,而且也引起了管理学者的兴趣。突然间,创新成为了驱动经济的主要力量。企业间的竞争演变成一场比赛,比的是谁的创意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