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情绪体验。而艾利斯认为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B。也就是说,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追忆历史,面对同样江水,南唐李后主遭遇坎坷,忧郁低头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苏东坡虽然同样遭遇坎坷,却是豪情满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所以,情绪的转化有时取决于人对事物的看法。我们对某人、事、物的负面评断与看法,是负面情绪的根本起因,同时也使人与人与世界产生隔阂的城墙。当你察觉自己开始对生活一切充满抱怨时,就让自己从放下负面看法开始吧!如果你先试着放下负面看法,给予事情一个可以调整的正面理由,那这个情绪即可快速转化与平衡。
有位不善收藏的老先生,得了一幅祖传的珍贵名画。但是因为怕遭遇盗窃,所以每天都战战兢兢,从不敢轻易把画拿出来欣赏,更别说挂出来了。有一次,一位有名的丹青鉴定家来到了本地,他赶忙拿着这幅画去拜访。他说,由于自己不懂艺术,想请专家鉴定画的价值。结果,专家鉴定这幅画是赝品,只值几千元。专家问老先生:“你一定很难过吧?”老先生看着那幅画,脸上的表情在短时间内由苦恼变得无比柔和,憨厚微笑道:“啊!这样也好,我可以安心地把它挂在客厅里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偷它了。”
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达到转化情绪的作用。
方法二:迂回转化
有时,一度产生的负面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时,必须采取迂回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事情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从而将情绪转化。
著名学者赵刚结婚不到两年,爱妻不幸去世,他痛苦得近于发疯。后来赵刚先生忘我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摆脱了痛苦情绪的纠缠。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年之内就写出了一部1200页的巨著。
方法三:冷静几秒钟
有人曾问一位西藏高僧应如何处理愤怒,他答复说:“不要压抑,但也不要冲动行事。”一个人遇事立刻发泄怒气,只会使愤怒的情绪更加延长。因为愤怒之下处理问题,通常都是凭借一时之气,缺乏理智。
成吉思汗曾带着心爱的老鹰上山打猎,干渴难耐时发现一处滴水山泉,他耐着性子用杯子接下滴滴泉水,好不容易接满水准备喝时,老鹰却把杯子扑翻。多次反复让成吉思汗勃然大怒,他拔刀杀了老鹰。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老鹰不让他喝水并不是出于逗弄,而是水源是毒蛇口中的毒液。
如果用情商理论来分析,成吉思汗在盛怒那一刻已经被情绪绑架。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你对愤怒束手无策。你可以先将即将爆发的情绪冷却一下,哪怕几秒钟也可以。利用这几秒钟,走入一个怒火不会再激起的场地,使激昂的生理状态渐渐冷却。冷静思考一下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以及自己能否承载这个后果。如此一来,可以让一个人的情绪迅速转化。待情绪好转时,你会发现,最初所要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多么可怕幼稚。
方法四:自我教导法
转化情绪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己。例如听到别人在背后批评你不是时,心里一定愤愤不平,此时不妨告诉自己:“我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我不必介意他们的话,我也不需要浪费精神和他们一般见识。”如此心情自然会改善。或者当你的事业遭遇挫折,心情陷入谷底时,不妨告诉自己:“要重新站立起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自己生命注入一剂强心针。
方法五:转换定义
“转换定义”与“改变对事物的看法”相类似,但它的标准是情绪不受别人反应而改变,因此它比后者更进一步,或者说更难做到。
比如说,别人骂你,假如你的定义是:“他太不把我当人看了!他太不尊重我了!”那你就会愤怒。但假如你把事件的定义改一下,变成:“他真是不幸啊!这么容易就让愤怒的情绪吞噬了,我可幸福多了。”或者是:“看来我们的意见不一样哦,我更需要倾听了。”这样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就不会急着和他争辩,而是静静地听,等他气消一些了,再问:“你能平静地说一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吗?”
在工作生活中,“等”无疑是最让人着急、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怎么还不来啊?”越等越着急。然后对事情的定义是:我今天真倒霉,或是他真不负责任,让我等这么久。所以就焦躁不安,甚至生气。这是一般人的“等”的负面定义。但如果你真正掌握了“转换定义”的技巧,改变了“等”的定义,你一般不但不会着急受不了,有时候甚至还能越等越开心。“哦,看哪,这时候我也能休息一下,真是太幸福了。”“瞧,我就是在等车时打开了问题的瓶颈,太棒了!”由此可见,“事情永远不是影响你情绪的原因,真正影响你情绪的,是你对事情的定义。”
方法六:以积极的心态来解读既成的事实
一个月前,杰克被诊断得了胃癌。他的一位好友得知后去看他。去时的路上,好友搜肠刮肚地炮制了一连串的安慰话,并且在心里一遍一遍地演练,希望能充分发挥语言的力量给他一些鼓励。但当好友走进房间时,却看见杰克一如平日坐在书桌前,很平静地在阅读一本哲学书。好友当即心痛不已,他宁愿杰克率性疯狂、痛哭狂呼,也不愿他面对悲痛故作镇定。
好友说:“哦,杰克,想哭就哭出来吧,别强自镇定,这太让人难受了……”话没说完,杰克打断了他的话:“我干吗演戏?没那么严重。我唯一遗憾的,仅仅是饮食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像以前那样享受又麻又辣的牛肉面了。”接着,杰克又很认真地说:“我也不想生病,也不想从病魔那里领略什么人生真谛,可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生病,只能把它看做是上帝赐给我的一份生活内容,一种生命体验,我认为平静地领受是最好的选择。心绪烦乱消沉又有什么用呢?”
“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不幸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于不幸的反应。”以积极的心态解读既成的事实,就是将思绪的情感转移到其他可为的方面上去。如果你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而烦恼,那无异于作茧自缚,以致自戕。积极的思想信念影响着情绪,情绪反应出行为模式,行为创造结果。面对无奈的事实,与其悲愤痛苦不如坦然领受。当然,这绝非逆来顺受或弹奏宿命论的调子,而是以此来拥有一颗平常心。接受并非是事态的全部,而是走出挫折与不幸的第一步。
情绪的转化充斥于人生的点点滴滴,而转化情绪的方法也远不止这些。它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不管何人何事,只要随时觉知,在自己站的地方随时调整——转个方向,换个角度,宁静与喜悦必将成为你人生的主题乐章。
(4)应用范例
柯维参加工作后,一直很努力。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受到上司的批评。每当这时,他总觉得上司是故意在和他作对,在故意刁难他。于是,柯维非常生气,对上司产生厌恶甚至对立的情绪,以至于产生跳槽的念头。
一天,他把工作的苦恼告诉一位朋友。朋友听后说道:“上司批评你真的是与你作对吗?是不是有别的想法?比如说用激将法激励你更加努力?”柯维一听:“对呀,没有上司的批评,我如何认识自身的不足?他是在教育我帮助我呀,我真糊涂。”从那以后,上司再批评他时,他不仅不觉得上司可恶,反而会为有这样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上司高兴,觉得和上司的关系特别亲密。对上司的批评意见,柯维也总是虚心听取,积极改正,很快批评就换成了赞扬。
(5)黄金实践
喻梁在和康佳工作的过程中已经对他的行为屡次感到不满,但考虑到同事关系一直忍而不提,终于有一天双方的矛盾全面爆发,喻梁大发雷霆。
对喻梁的做法,你怎么看?
如果你是喻梁,你会怎么处理?
工作中,你是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的?
你给自己的理智打几分呢?
3、清除忧虑的“万能公式”
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摧毁一个人集中精神的能力。要想摆脱忧虑,寻找“最坏结果”的“万能公式”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一个人一旦在心理上接纳了最坏的结果,就能够集中精力,理性衡量所有可能的情形,从而保证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把职业生涯推向更高处。
(1)二十一世纪的“黑死病”
在强调个人成就与竞争的时代,有一种症状像野火般四处蔓延,水银般无孔不入,一点一滴蚕蚀现代人的心灵——失眠、沮丧、倦怠、哭泣、没胃口、对未来没有信心、对生活失去兴趣。香港影星张国荣突如其来的纵身一跳,更是将这种症状演绎到极致——这就是被美国誉为“二十一世纪黑死病”的忧郁症!
忧郁是什么?忧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是担心,是思虑,是坐卧不宁,是入睡不安,是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忧郁的侵害力无形而强大,它可以便一个强壮的人如雪崩般轰然坍塌。一个人一旦被忧郁的情愫控制,便不同程度地失去理性判断事情的能力。本来也许很简单的事情,也会被天天惦念,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一个难以释怀的心病。如此一来,自感危机四伏,困难重重,时时刻刻处于担惊受怕的心境中。迷失在忧郁中的你,表情将和心情一样难看,它会让你时常咬紧牙关,让你皱纹滋生,让你愁眉苦脸,让你头发似雪如霜。
有科学家对忧虑进行的科学统计发现,几乎100%的忧虑是毫无必要的。科学家分析发现,40%的忧虑是关于未来的事情,30%的忧虑是关于过去的事情,22%的忧虑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4%的忧虑来自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剩下4%的忧虑来自正在做着的事情。
职场回眸,你的心中是否也有忧郁的情绪正在蔓延呢?
你是否正在为这样的情绪侵扰感到困扰呢?
你是否正在与忧郁纠缠不清,扯不断理还乱呢?
你是否已因忧郁影响了身心健康,正苦不堪言呢?
让我们再度正视忧郁症的问题!
威利?卡瑞尔是美国一位电器工程师。他聪慧过人,开创了空气调节器的制造业,现在是纽约州塞瑞西市世界闻名的卡瑞尔公司的负责人。卡瑞尔先生年轻的时候在纽约州水牛城的水牛钢铁公司做事。有一次,公司主管派他到密苏里州水晶城的匹兹堡玻璃公司,去安装一架瓦斯清洁机,目的是清除瓦斯里的杂质,使瓦斯燃烧时不至于伤到引擎。这是一种新的清洁瓦斯方法,以前只试过一次,而且当时的情况很不相同。
卡瑞尔先生到密苏里州水晶城工作的时候,很多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都发生了。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机器可以使用了,可是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卡瑞尔先生对自己的失败非常吃惊,觉得好像是有人在他头上重重地打了一拳。他的胃和整个肚子都开始纠痛起来。想到一连串严重的后果,他的脑子里如同一团乱麻,越想越急,越想越怕,直到脑子丧失了正常思考的能力。有好一阵子,他因过度忧郁而几近失眠。最后,他意识到忧虑并不能够解决问题,于是他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局势,寻找解决忧郁的办法。
他首先问自己:万一不成功,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答案是:老板可能会把整个机器拆掉,使投入的两万块钱付之东流,然后,辞退他。他的人生档案上虽然会因此出现一个很大污点,但他不会因此被枪毙或被关押。
然后,卡瑞尔先生让自己准备好接受上述一切不幸。假设不得不如此,别无其他选择。针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他再问自己:如果我接受了后果会什么样?
答案是:如果真如此,他还可以再找一份新工作。对于因实验损失的两万美金,老板也完全担负得起。
既然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卡瑞尔先生的心理包袱立刻减轻了,内心也恢复了久违的平静,思路也随之渐渐清晰。虽然他并没有实际经历这种最坏的结果,但是心理上已经经历过了,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感。
接下来,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寻找改善方法上,希望能最大程度减少两万美金的损失。经过细心揣摩,反复实验,卡瑞尔先生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只需多花五千块钱加装设备即可。如此一来,公司不但没有损失两万块钱,反而净赚了一万五千块钱。
卡瑞尔先生的成功足以证明,寻找“最坏结果”的做法并非杞人忧天。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对他的学生说:“你要愿意承担这种情况。因为能接受既成的事实,就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个步骤。”在心理上一旦接纳了最坏的结果,你就能够集中精力,理性衡量所有可能的情形,从而保证你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可以想象,当时卡瑞尔先生若一直担心忧郁,恐怕再也不可能找到改善的办法。因为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摧毁一个人集中精神的能力。
威利?卡瑞尔解决忧郁的办法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归纳成了三个步骤:
步骤一: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步骤二:如果不得不如此,就做好准备迎接它。
步骤三:镇定地想方设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这个解决忧虑的办法简单易行,世人皆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它能够把人们从天空中飘浮的那个巨大的灰色云层里拉下来,让人们不再因为忧虑而盲目地摸索。它可以使人们的双脚稳稳地站在地面上。如果人们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又怎么能希望把事情想通呢?”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艺术》里也说:“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事实表明,当遭遇忧郁的侵袭时,若能沿上述三个步骤依次走完,可以有效除去90%的忧虑。因此,又有人戏称它为“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式”。
(2)改掉忧虑的习惯
要想成功,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因此,面对忧郁,你不能坐以待毙,不能一直做无谓的思考,沉溺在忧虑中渐渐消沉。要切实有效地反思忧虑对自己的危害,在没有蔓延之前就切断其生命线。即在忧虑摧毁你以前,先改掉忧虑的习惯,以去除滋生忧郁的温床。下面是改掉忧虑习惯的五大准则。
准则一:每天跟自己谈些需要感谢的事,可以引导你思考什么是勇气和幸福,什么是平安和力量,从而使你的心灵感受海阔天空的欢畅。也就是把忧虑从思想中赶走!须知:生活中的苦乐全在于我们的感觉,凡能变更心境者就能变更生活!
准则二:生命太过短促,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不要为太多应丢开和忘掉的小事烦恼,因为一天只有短短的24小时,要“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一切就如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在《向黎明致敬》一诗中写的那样:“因为昨天不过是一场梦/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却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梦/每一个明天都是有希望的幻景。”
准则三:轻快地承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树立信心,不要为未来担忧。
准则四:不要试图去锯那些早已锯碎的木屑,要尽快摆脱不必要的忧虑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