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13年散文排行榜
5052200000031

第31章 吴仁宝的遗产(1)

何建明

农民伟人吴仁宝去世了,就在今天——2013年3月18日。他的死带给华西人的悲恸是巨大而无法弥合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吴仁宝。吴仁宝用半个多世纪创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迹,而他本人就是一个更大的传奇。吴仁宝奋斗半个世纪,积累了多少遗产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事。我与吴仁宝和华西村交往甚深,多次写过他本人和华西村,我知道许多吴仁宝的事,但在说他的遗产之前,我想先要说说对吴仁宝的一些真实感受和印象。

“土生土长仁慈仁爱育满堂才俊儿孙倾六十春秋建天下第一村。

求真求实创新创奇握真理挡风沐雨代十亿农民书千年功德经”。这是吴仁宝家人在他弥留之际托我事先写的一幅挽联,多少是对吴仁宝一生的写照。

我一直认为,在当今中国群星璀璨的中,有些人一闪而过,就很快被人淡忘和消失了,即使是那些身居高位的领袖;有些人则永远放射光芒,即使他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他的存在也始终比那些曾经官位显赫、财富巨暴、名声盖天的人高贵和永恒得多。吴仁宝就是属于后者的人物。

他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农民中最会让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感受和享受中国共产党恩泽和社会主义制度温暖的人。他是一个追求崇高理想的人,他把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普惠到自己那块土地上并让之绽开最美丽花朵和收获最丰硕成果。他在中国这块充满神圣的土地上创造了看似简单其实极其了不起的伟大社会实践和人类进步,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民的生存与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是中国的头等大事,离开了这一点,中国的其他事情都是空谈和无用的。在若干年的奋进与探索中,即使再伟大的领袖也不曾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吴仁宝在他的那块土地上却处理和解决得如此完美和富有创造性。

世上只有一个吴仁宝。中国也只有一个吴仁宝。吴仁宝创造的社会主义农村经验与辉煌成就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只要吴仁宝存在一天,谁都很难超越他,甚至谁也很难模仿他。他的华西村经验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很难复制,因为任何经济指标都可以攀比,任何巨额财富都有数量顶峰,但人的思想和精神拥有的独特性则无法完全复制和超越,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就是这样。然而,吴仁宝又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都可以学习和模仿的人,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宣言》早就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要奋斗的目标都是为了民众和人类的解放与幸福,吴仁宝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超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基本理想和基本责任。吴仁宝同时又是一个最普通和最基层的干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所有干部应该去做的事,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造幸福。吴仁宝又是一个最崇高和具有菩萨心肠的仁慈者,他内心的那份对人仁慈、对己严厉、对事客观公正的美德,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光芒……他在华西村人们都称他为“老书记”,是因为他当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村支部和村党委书记而从未停止过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吴仁宝老书记——我也是这样称呼他,作为一个农村支部书记,他或许是中国最年长的干部,同时他又是最杰出的一位村干部。华西村早已是名扬中外的“天下第一村”。几十年来,华西村在吴仁宝的领导下所走过的道路和创造的奇迹,在令无数人敬佩、惊叹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对他和华西村模式有这样那样的看法。然而凡是去过华西村、见过吴仁宝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和观点,那就是你无论怎么评价吴仁宝和华西村都不会觉得过分,因为吴仁宝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无可比拟;吴仁宝的思想和能力,同样无可比拟;特别是吴仁宝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下,实事求是的执政能力和理念、一心为民谋幸福的精神境界、大公无私的品质、内心和外在强大的力量等方面,非常人可比。我的故乡离吴仁宝和华西村都很近,这块土地是我熟悉和亲切的,正是因为这种熟悉和亲切,才使我更加敬佩和热爱吴仁宝老书记和他所作的伟大贡献与伟大实践。8年前,中央有关部门在宣传新农村带头人时让我去写吴仁宝,也正是这一次与华西村和吴仁宝老书记的近距离接触,使我从里到外真正认识了吴仁宝和华西村,从此我的“吴仁宝情结”和“华西村情结”再也无法在心底深处消失——那是一种共产主义信仰的光芒在我面前照耀,那是一个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在我面前的屹立,那是一片可以触摸到的现实的“美丽中国”的图画在我面前闪耀,那是党心和人性完美地在我面前体现和闪烁,那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力量在我面前引领……

我如此敬佩与敬仰吴仁宝,是因为我在探究他在中国最基层、最难解困难与最底层的民众几十年厮守在一起共同创造美丽而幸福的家园之中,有何其多的曲折与困苦、艰辛与奋争、无奈与非议,甚至还有无数不可思议的诽谤与攻击、嘲讽与暗算,但吴仁宝都坚定地、坦然地面对并“笑傲江湖”,显现出他共产党员的本色。

8年前,我在写他的事迹时,最后用的题目叫“我们可以称他是伟人”。

这个题目显然让有些人感到“无法接受”,理由是“吴仁宝又不是什么领袖,怎么可以用伟人这样的称呼”。审查的人非常权威,但权威并不一定都是真理的掌握者,我以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认识抵制了这样的权威,并且没有丝毫的犹豫,坚持用这个标题发表了文章。没想到的是,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后来看了我的作品,都认为“吴仁宝作为新中国的农民代表,他所作的贡献和实践,就是可以称其为伟人嘛!”瞧,几乎所有真正了解和熟悉吴仁宝的人都与我有同感,那就是:吴仁宝确实是中国农民中“可以称为伟人”的人物!

他是一面旗帜。

他是一个传奇。

他是一种精神。

他代表了那些追求幸福和美满生活的亿万中国农民。

他代表了那些把解放全世界劳苦大众、追求人类共同富裕和创造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

他代表了具有仁爱与高尚精神境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他同样代表了世界上所有对进步、和平的共同追求和通过劳动实现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观。

有人认为,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无法学习。那么他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吴仁宝做的事和实现的奋斗目标,其实是条件最差的地方、最小的单位、最普通的人群都可以做得到的事,只是你是否有吴仁宝那么大公无私、赤诚为民、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坚持不懈而已。

有人认为华西村的“毛病太多”,那是因为你其实就根本不了解华西村和吴仁宝,因为处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面对这么多扎根于土地的农民们,你并不知道真正要获得既让“上头高兴、下面满意”,最终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是何等的艰辛与曲折!何等的奥妙!何等的不易!

吴仁宝都做到了,而且半个多世纪里他都做到了,一代又一代正确的和错误的领导者更迭无止,然而吴仁宝依旧是吴仁宝,他一个人抵挡和顺从各式各样的“领导”、“指示”、“规定”、“经验”、“路线”、“方向”,在其中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获得“组织信仰,人民满意”的结果,这谈何容易!

吴仁宝做到了。光做到了还不行,吴仁宝是都做到了,而且最后发现,他还都做对了!

这是什么本事?这是什么能力?难道不是天才吗?难道不是伟人吗?

是。又不是。说到底,吴仁宝其实仅仅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每天不离家乡泥土的农民。

他的所有本事和能力,就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

他的所有智慧和经验,也只有四个字:创新、坚持。

8年前我写的吴仁宝和华西村,与今天的已经非常不一样了,因为了解华西村和吴仁宝的人知道:华西村的每一天其实都在变化。85岁的吴仁宝,其实你每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也会发现,这位“乡间伟人”虽已80有余,但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的行动、他领导下的华西村,每天也在变化。

华西村只要有吴仁宝在,每天都会有新的奇观、新的东西出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我到了华西村,又见吴仁宝老书记,我发现这里又有许多巨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屹立在田野上的摩天大楼。当时我为《人民日报》

写了一个“现场实镜”——小标题叫《“空中楼阁”吃自助餐》。文章内容如下:

前年从新闻上就得知江阴华西村欲在田野里建一座70多层高的“世界农村第一楼”。那时社会上有许多说法,甚至连我这样一位熟悉华西村的人都对此事有所怀疑:有人去住吗?“泥腿子”们能进得了这样的摩天大楼?老书记吴仁宝的“不土不洋”是否再次被应验“出生产力”的神话?

“农村第一楼”就在我眼前:十里之外就见其雄伟挺立之躯。走至跟前,只能向上仰望——那高度,在京城也少有此楼,即使在上海外滩亦能称雄群楼;坐电梯,疾驰如飞,好不惬意;立顶端,眺望四周,田庄如画,飞鸟莺莺,恰似云阁仙境……

五星级,坪雕场绿,廊庭宽敞,金碧辉煌。智能楼控,出入只需“一卡通”,方便安全,童翁皆可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