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13年散文排行榜
5052200000017

第17章 从高峰跌落的文明(1)

刘上洋

在日常的闲谈中,每当提及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饥饿、贫困和落后,总认为那里是一片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

的确,当我们一下飞机进入这个国家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时,就产生了一种非常糟糕的印象。全城规模虽然很大,有些地段也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但整体看起来十分陈旧,许多街道年久失修,房屋破破烂烂,路面坑坑洼洼,到处脏乱不堪,人坐在车上,犹如坐在簸箕里,不时地被抛得一上一下,稍有不慎脑袋就会让车顶撞个嘭嘭作响。如不关窗那就更惨了,这时被车轮卷起的滚滚尘土直呛得你喘不过气来,不一会从头到脚就会蒙上一层厚厚的污黑。更让人大惑不解的是,偌大的一座城市,绝大多数的大街小巷都没有名字,各家各户也没有门牌号码,就连那条两旁依次建有议会大厦、政府各部门大楼和国家博物馆的林荫大道也不知其名。所以,在亚的斯亚贝巴找人办事非常困难,必须以标志性的建筑或众所周知的地点作为参照系,否则只能是一头雾水寸步难行。不知是因为失业所致还是其他原因,城里随处可见无所事事的人群,有些人站在街边东张西望,有些人坐在商店门前两眼一动不动地直瞪着来往的行人,有些人卷着又脏又破的床单横七竖八地躺在教堂周围。可以说,整座城市充满了一种灰暗的色调,很难闻觅到其大名中所蕴涵的“新鲜的花朵”的芬芳。幸亏中国援建的非盟大厦、中心广场、中埃友谊路和那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以及被称为东非航空中心的国际机场异常地夺人眼球,才使这座城市呈现出几许瑰丽的现代化亮色。

埃塞俄比亚的落后,还表现在这样一组数字上。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排名中,这个有着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都处在最末的位置。

你看,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87美元,大概相当于发达国家19世纪的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2岁,每年都有百分之十的婴儿夭折在生命的摇篮里;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终年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中苦苦地挣扎;在电力之光已经普照全球各个旮旯的今天,这个国家却还有近百分之九十的人用不上电,只能每天夜晚在漫漫的黑暗中摸索徘徊。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无情的。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埃塞俄比亚的残酷现实,怪不得联合国要把它列为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埃塞俄比亚南部,我们实地考察了一些农村地区。一路上,经常看见农民拿着一根棍子,赶着一大群牛羊,如白云般在公路上飘动。也有些农民驾着一辆辆驴拉车,装着一些柴草之类的货物,沿着公路不紧不慢地走着。在我们所到的村庄,几乎全是茅草房,几根木头撑起的支架,秸秆泥糊的墙壁,乱草遮盖的屋顶,最多只能挡挡风雨勉强栖身而已。村庄里,无论大人小孩,衣着破旧肮脏,身子干瘪瘦弱,眼里露出一副乞求的目光。我们不忍心地掏出袋里的饼干分给他们,有些儿童狼吞虎咽般地吃完了,又伸出黑黑的小手向我们索要,即便车子开动了还跟在后面追跑喊叫。在一户农民家中,那穷困的情形就更使我们的心里感到十分沉重和难受。全家9个人,一对夫妇,7个小孩,大的只有十几岁,小的还在怀抱里。一间只有六七平方米的圆形茅草小破屋,里面不仅漆黑一团,而且空空如也,除了一张用几块破木板贴地拼起来的旧床和一条旧床单外,其余什么东西也没有,简直就同原始社会差不多。我们给了这户人家一点钱,什么话也没说就默默地离开了。同行的友人说,这还不算最差的,在埃塞俄比亚的农村,比这户人家更穷更苦的比比皆是。我们听了都不禁黯然长叹。真没想到,在当今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之时,竟然还存在着贫困得这样一无所有的角落。

其实,埃塞俄比亚只不过是全球现代化富庶中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对于非洲,过去连篇累牍的文字报道和电视画面,给我们造成了一种深刻的印象,除了古埃及文明之外,似乎非洲的其他地方都没有历史,都是文化沙漠,都是蛮荒地带。但到了埃塞俄比亚后,我们才知道这个现在看似十分原始落后的地方却有着令人惊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其中有些方面在世界文明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

在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里,我们听到了人类诞生的最古老的足音,这是从遥远的密林深处发出的第一声人类文明的啼响。人们常讲,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历史。应该说这样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当包括人类本身不断进化的历史,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古猿变为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1974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就是人类最早文明的拓荒者。如今,在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一间十分普通的房间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露西”骨骼完全复原后的直立模型。据考证,“露西”生活在距今320万年以前,是全球首次发现的第一位能够直立行走的古人类。由于她是一位年仅20岁的青春女性,又由于当晚在庆祝这个重大发现的现场反复播放着《钻石天空的露西》的歌曲,于是,专家们灵感顿生,亲切地把这第一具人类化石称为“露西”。人类的第一个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而且是那样的美妙动听,就像歌曲本身一样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在“露西”骨骼模型旁边的墙上,还挂着一幅根据化石模型创作的她的画像,虽然看上去她在整体上还未摆脱古猿的形态,个子也很矮小,但她毕竟率先从树上跳跃下来,站到了地上,变成了真正的人!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她是我们人类的“夏娃”。这惊人的一站,不仅有力地证明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而且让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常说,孕育生命的地方是非常神奇的地方,那么孕育人类这个智慧生命的地方就更是神奇得不能再神奇的地方。而埃塞俄比亚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原创性的。这是上苍对这方土地的神圣赐予。其中人类生命的密码也只有上苍才能知晓。对此,我们人类应当永远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如果科学一旦把人类生命的密码全部破译,那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