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夕阳铁旅
5048000000036

第36章 边关急报

当日酉时,华章宫御书房,孟戍面色凝重,看着手上的奏章良久未曾说话。用笔在奏章上圈圈点点,看似无心地突然发问在一旁伺候的大太监商洪,“商洪,你说沈勋有二心么?”

“陛下,依老奴只见,沈大人不会有二心。”商洪心中一沉,略一思索便答道。

孟戍抬头看了看他,随即又将视线转回了奏章,“何以见得?”

“老奴认为有三点可证。其一,当初梁彦表露出亲近晋王殿下的意思,而沈勋不发一言……”

孟戍手中的笔顿时停了下来,“接着说。”

商洪心里打鼓,但还是继续说道,“其二,襄王殿下身边也没有沈勋的亲信,那沈促也是颇不讨沈勋欢喜的;其三,其子沈雷能坐上廷尉之职,全仗陛下的恩泽,所以不对陛下忠心耿耿,他还能怎么做呢?”

说完这些话,商洪已是胆战心惊,妄加议论天家皇子,细细想来也是个诛九族的把柄。

孟戍听完,用笔舔墨想要继续批阅下去,却突然想到了什么,迟迟未曾动笔,只是缓缓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是他真有异心呢……”

商洪没有理解,只好低头不语,即使理解了他也不能回答。

孟戍也没有理会,便让商****来了禁营监军太监唐准。

这唐准年纪不大,从小入宫便跟随着商洪,不到四十的年纪便已是商洪以下的第二号太监了。这人平素低调,长相也是平平,除了深陷的眼窝没有任何让人记住的特点。

不过唐准有一个优点,也是商洪欣赏他的原因。唐准从小便记忆力惊人,几乎是过目不忘。要不是家中贫苦,不得已入宫做了宦官,这天赋进了太学如今恐怕也能谋个府衙长史的职责。

也正因这样的才能,他被孟戍任命禁营监军之职,总督禁营钱粮。

唐准低着头趋至御书房,行完了一整套跪拜之礼,得到孟戍许可便站在一旁回话。白天朝堂上的事他自然是听说了,被突然传召也是有了准备。

孟戍并不看他,只是看着手中的一份奏章发问,“寡人的亲军,钱粮情形如何?可有短缺?”

唐准躬身答道:“禀告陛下,历年的存储,目前于新邳镇上的粮草足以供给二十万大军两年之用,军械甲胄也是足以支持十万大军。半月前,奴才刚往新邳察看,粟谷满仓,戈矛满库,这都多亏了陛下的英明。”

孟戍满意地点点头,“甚好,新邳守备如何。”

“禀告陛下,新邳守备坚固,有先锋营驻扎,陛下尽可安心。”唐准答道,心下喜悦。

孟戍又是点点头,不再言语。跟随孟戍多年,商洪自然明白此举的意思,忙示意唐准退下。

等到唐准离开了御书房,孟戍随口说道,“商洪,你可知道,你这能干的义子,把他的侄子安排到了滉水营,给了个百夫长的位子。”说完,便将手中的一份弹劾奏章随手甩给了商洪。

听似一句无意的话,却弄得商洪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在旁静静伺候。不过既然未曾当面说穿,自然是留给自己处置。对商洪来说,危机之中也蕴含着机会。

当日深夜,商洪住处,已是内宫第二号权监的唐准跪在商洪面前拼命磕头,一边痛哭流涕,不断说着:“儿子错了,爹爹饶命……”

商洪只是说了句:“多年经营,让你到了这一步,是你自己想要自毁前程,怨不得旁人!”说完,便命人将唐准轰了出去。

此时唐准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虚弱,跪在商洪门前不断地抽着自己耳光,而一整夜商洪的门却再也未打开。

第二日,精神恍惚的唐准终于等来了自己的调令,调配至玉枕关监军。从禁营监军到关防监军,从过往的情形来看,只有前途尽毁这一个结果。

《承轩-内宫录》载:承轩四年,禁营监军太监唐准参内宫监首商洪某大逆。交宦者令刘肥查实,帝感洪劳苦,赐鸩留全。准升常侍行商洪旧事,位低然众人惧其外朝之势,不敢言。

九月十九,清晨,岐淮城还未苏醒,天也是刚微微亮,星月高挂,西城城楼上的守卫便已严阵以待。

这些守卫远远便看到了五个光点向自己过来,敌友难辨,便作好了作战的准备。等到近前,这才依稀看清,五人五马,俱是褐羽卫装束,背插黑旗。

城头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兵,见这一幕,立即跑到值房中向正在打盹的千夫长报告。千夫长打着鼾被吵醒,很是恼怒,“一大清早,什么鸟事?”

“是黑旗,黑旗……”老兵舌头打结,结巴地答道。

“什么黑旗白旗,吵什么吵。”说着便又要闭眼打盹,猛然间想到“黑旗”二字,这千夫长忙睁大了眼睛,“什么?黑旗?娘的,怎么不早说……”

“我说了……”老兵嘴中泛起一丝苦涩。

千夫长也不理会他,听说是黑旗,他早已清醒了过来,忙起身前去查看。

正如老兵所说,五名褐羽卫背插黑旗等候在城下。

“开城,快开城!”千夫长竭力向城下吼着。

这五骑才刚到城门下一会儿,便向城头喊话让打开城门,显得异常焦急。也不等到城门完全打开,几人立即策马奔入了城中。

为首的那名褐羽卫头领神色焦急,不由地又狠狠地抽了马一鞭子。西城多是富户的宅院,这响亮的马蹄声自然也传进了一些人的耳朵。往日要是有大的动静扰人清梦,恐怕早有门房的出来查看驱赶了。但今日这响亮的马蹄声却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谁都知道这代表什么,敢在城西夜间驰马的,要么不怕死,要么也就递送边关急报的褐羽卫了。不怕死的不敢惹,褐羽卫更是惹不起。

几人很快便来到了太尉府门前,翻身下马,门前的守卫刚要拦阻,“太尉府重地,闲杂……”

话没说完就被为首的褐羽卫抽了一鞭子,用的力道不下于抽在马上,顿时将出言阻拦的守卫抽翻在地。其他守卫立即举起手中的长枪,充满敌意地看着几人,几个褐羽卫也纷纷拔出佩刀对峙。

此时为首的褐羽卫从怀中掏出一个木匣,正是边将用来传递军情的木匣,上面还挂着一道铜锁,“不认得黑旗也就罢了,连此物都不认得了么?”

领头的守卫这时从门房中才匆匆赶出来,下令众人散开,见自己有人吃亏,脸上带着愠色,咬着牙恨恨地说道,“哎,都是禁营的自家兄弟,不要伤了和气。给褐羽卫的兄弟让路!”

领头的褐羽卫收起了木匣,“教你们一条,拦阻褐羽卫递送急报者,立斩不赦。”

说完便领着人往里走去,边走边故意提高了声调说道,“先锋营这些年训练的都是些这种货色,难怪会是这种结果。”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结果,但几名守卫还是知道这是在骂自己,纷纷气不过。领头的守卫黑着脸摆摆手,让手下人冷静,心里却想,自己怎么倒霉带了这么群愣头青,连背着黑旗的褐羽卫都敢挡,庆幸没惹出事来。

在门口惹出的风波,自然把太尉府中其他人也惊动了。太尉长史乔舟也迎了出来,乔舟因太尉府事务繁杂,已住在府中多日。今日见这群人,深知出了大事。

乔舟将手中的事务尽数放下,忙派人去苏府请左将军苏戈,此时木匣的钥匙太尉江悬已移交给了左将军苏戈。

木匣开启那一刻,也是风暴骤起之时……

被乔舟派出去的人丝毫不敢怠慢,驾着马车连忙赶去鲁国公府。快马加鞭之下,鲁国公府很快便到,此时天已微亮,公爵府门前已出来洒扫的下人,见来人匆忙并说要见左将军,也有人进去通报。

苏戈此时已经起身,按平日的习惯。正在庭院中练剑,这是他每日早起后的第一件事。

正舞地兴起,见一下人进了院子,又对站在一旁伺候的管家苏文耳语了一阵。管家打发了他后似乎有话要说,苏戈依旧舞剑,只是说了句,“什么事,说吧。”

下人这才支支吾吾说道,“老爷,太尉府来人了,急着要见您。”

苏戈一听这话,停下了动作,忖度了片刻,便将手中长剑递给了管家,掸了掸衣袖,便走了出去。

一见到来人,苏戈认得的确是太尉府的府吏。府吏见到了苏戈,忙说道,“褐羽卫传来急报,请将军往太尉府一见。”

只听这一句话,苏戈便知道了事态如何紧急,一时间心乱如麻。

意识到事态不寻常,苏戈着急要出门,“苏文,备车,去府衙。”

苏戈说得严肃,苏文立即退了下去。苏戈快步走回了书房,打开墙上的夹层,取出了钥匙。不多时,取来钥匙顺便也在卧房中换上了朝服的苏戈出门坐上了准备好的马车。

一路上,他都在暗暗想着应对之策,然而他却始终未能想到若是登麟关出事他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