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三六说三国
5036200000004

第4章 四

袁术特别以自己是嫡出为荣,于是就以为别人也以此为荣,到处写信告诉大家,袁绍是庶出的,俺是嫡出的,你们要维护正版,坚决打击盗版。

可谁管你们家那点破事儿?袁绍强,袁绍就是爷。你?边上凉快去吧。

袁术见众人不吃大这套,大怒,狂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己“家奴”,也不追随自己。但骂了也是白骂,众人照样追随袁绍,连那个最近在中原一带颇为得势的曹操也不例外,还顺带灭了他的盟友陶谦。

没办法了,只能自已干了。

要说起来袁术也不是个简单角儿,人家也曾经辉煌过。

袁术最强时,江东之虎孙坚被他拉了过来,作为前驱,势力曾达到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一部,俨然成为南方霸主。

可坏就坏在这人自我感觉太良好,你这才一个“南方”,还是“俨然”呢,就摆出一副武林至尊,号令天下的态势来,指挥指挥这个,指挥指挥那个,结果惹的四邻皆怨,北与袁绍翻脸,南与刘表翻脸。和刘表翻脸的最大损失,就是搭上了孙坚。

失误归失误,这时候和曹操开战,袁术还是又恢复了诸侯本色。先是派兖州刺史金尚攻打曹操,后来又联合黑山贼余部和匈奴的于夫罗等一同助战,对曹操形成了包围之势。

但这时候的曹操,哪里还是当年那个荥阳徐荣就能打败的主?

兵精将勇不说,他这时还得到了一个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

荀彧。

荀彧这人,的确够眼力。他本来是在袁绍麾下,袁绍好吃好喝好招待,奉为上宾,但他就是看着这人不行,191年,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

这时候,荀攸和郭嘉都还没来,荀彧便在曹操手下任司马一职,作为随军参谋,随时为曹操出谋划策。

有曹操荀彧两个人用计,再加上曹仁乐进于禁等人的奋战,袁术战略虽然正确,但奈何没有完美执行战术的人,于是被曹操一一破掉。

曹操破掉袁术的包围网之后,乘胜追击,“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一气把袁术打到了九江一带。

袁术作为一个曾地跨数州的南方霸主,被曹操打成这样,十分恼怒。就在这个时候,江南的刘繇也赶跑了他在那里任命人的,自已当起扬州南部大王来。真真正墙倒众人推。

这个时候袁术怒了,真的怒了。老子不发威,你当我蓝精灵是吧?!

他要夺回扬州南部的治权。

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并且有鉴于对曹操时战术人选不利而导致失败的教训,这次,他决定派出他手下战绩最好的一个人。

孙策。

孙策打小就是个苦命孩子,长的帅并没给他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好处。

父亲孙坚是江东之虎,不是江东袋鼠,不会搞个袋子成天装着他们喂食。孙坚征战在外,就把他们母子几个留在寿春。

此时的孙策年纪虽小,但却是家里最长的男丁。作为长兄,小孙策不但要照顾母亲,还要照顾几个弟弟。在袁术的儿子可以穿个绫罗绸缎开个宝马奔驰四处闲逛的时候,他只能左手拎着一个弟弟,右手抱着一个妹妹,满头大汗的洗衣服做饭。

幸好这时有了一个发小兼死党过来,把他们叫到舒城,并“有共通无”,把房子给他住,银行卡给他花,和他一起照顾母弟,这才算是渡过了坚苦的童年时光。

可孙策的苦命并没有就此结束,17岁时,父亲孙坚战死了。

刚照顾完母弟,这又要照顾死老爹,孙策去将父亲的灵柩运回,葬在了曲阿。

葬完父亲后,他又把母弟接到了江都。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

身怀父亲之仇,但他没有鲁莽。因为他现在已经虚岁17,又以自己的劳动为收入来源,是个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了。

他虽然骁勇,但他不是聂政专诸。他也从没打算过要报培训班学个厨艺,完事儿扮个厨子去刺杀刘表。

父亲的仇要报,但自已的理想也要实现。

他现在要静静的想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