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主沉浮
5033800000008

第8章 绑架

王伯当本事就是单雄信手下西北路的大头领,他在少华山做头领可比谢映登还早得多,后来谢家落难,王伯当看谢映登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就拉他入了伙,结拜为兄弟。后来干脆跟单雄信标了号,让谢映登绿林西路头领,管西路的事情,他自己只管北路的事情。两人日常里还是少华山的大寨主和二寨主。王谢两个人都是一身好本事,在少华山附件跟当地官军干了几仗,官军都是大败。当地官府不敢再来招惹他们,他们也不下山攻打城池,只在山寨里开荒种地,偶尔劫猎一些过往富商。当地官府见彼此相安无事,就给了朝廷匪徒已清剿的奏报,得到了皇帝杨坚的封赏,可谓皆大欢喜。

王伯当和谢映登在少华山太平日子过久了,反而心痒难耐,某一天下山劫了个快马驿官,方知南方战乱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王谢两人一商议,都认同乱世出英雄这个说法,决定南下苏州先去投沈玄,等战事烧到淮河已被,就让山寨里起兵响应,这事情却没和单雄信通过气。

两人鞍马劳顿,这一日走至山东地界东阿县境内,下马找了家酒楼,来到二楼临窗的雅座,要了一桌上等的酒菜,筛酒吃肉,谈笑风生,好不快活。两个人越喝越来劲,话也越说越敞亮,到了后来,王伯当大着舌头连下山劫道的光辉往事也胡吹一气的说了出来。这可把端酒送菜的酒楼小伙计吓坏了,连忙下去告诉掌柜,说楼上来的那两个军爷其实是响马,现在都喝醉了。掌柜一想,喝醉了的响马,那是送上门的功劳啊。这掌柜有个堂兄弟在衙门里当差,当即让店小二上楼稳住客人,自己一溜烟出门去告了官。

官府连衙役带兵丁的来了四五十位,把一间酒楼团团围住。

王伯当酒量比谢映登好一点,这会儿谢映登已经醉趴在桌子上了,官兵一上来,连个窝都没挪就被拿住了。王伯当却仗着身手,打打杀杀地闯了出去。在城里找了个偏僻的地方躲了半天,到了晚上,他想去衙门里将谢映登救出来,却见衙门内外防守严密,靠着他一个人根本就是有进无出。王伯当是个直来直去的粗人,一时间想不出办法救人,又不想舍了谢映登逃走,想来想去,就想去山西搬兵救人。

他在山西认识谁呢?不是别人,正是大隋朝九省绿林的总瓢把子“赤发灵官”单雄信。这位是绿林道的总盟主,少华山也归他管辖,王伯当和谢映登都是单雄信的绿林名册里标过号的人物,谢映登被抓,单雄信没有理由不救。

王伯当脑子里一根筋想去山西潞州二贤庄找单雄信,他也不想想,山东离着山西有多远,中间还隔着个河北,他道路不熟,这一来一去没有一两个月岂能完事,要过这么长时间来救谢映登,黄花菜都凉了。他不管,当天夜里就摸到那间酒楼去,一刀把掌柜的给宰了,又偷了自己的马匹出来,杀了守城门的兵丁,一路往北逃去。

山西在西面,王伯当为什么往北呢。原来在酒楼的时候,他的称手兵器放在酒桌边,给官府给收了去。他知道济南有家铁匠铺子,专能打造各种长短兵刃,用料扎实,童叟无欺。他想先去打杆长枪再去山西。好嘛,感情谢映登坐牢吃官司,他当成人家住店歇脚打尖了,一点儿也不着慌。

不料来到济南城,见到来来往往都是兵卒,骑马的将官到处跑,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杨素大军驻扎在这里,不日开赴前线。王伯当是个土匪头子,胆子素来大得没边的。看到眼前情形,脑瓜子活络起来。心说我寻个空档口,绑他一个高级将官,再留书一封,让他们去东阿县提我的谢贤弟来交换。往日他们山寨和官军打仗,俘虏了官军拿来交换给官军俘虏的山寨啰喽兵,那是常有的事。

在街上蹲了半天的点,终于给他找到个合适的下手机会。在一家卖胭脂水粉的店铺门口,他看到有四五个将官模样的人护卫着一名面红齿白的青年将军,那青年将军一副好奇的样张,在铺子里看了这样看那样。王伯当心说,这小子恐怕是个权贵子弟,来挑胭脂送情人的。这样的后生虽然穿着铠甲,多半是个银样腊枪头。老子吃柿子捡软的捏,就是你了。铁匠铺也不去了,调头去了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铺,借笔墨写好留书字条,本想写让人家把谢映登提到济南府来,又一想干脆节省点时间,我押了人去东阿县,让他们就地释放我的谢贤弟。写完字条,和店主道声谢谢,又翻身上马,去了对面的酒楼。酒楼伙计迎上来说:“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王伯当揽住马缰绳没有下马的意思,问:“店里有鸡鸭没有?”

伙计说:“本店最有名的就是衮州扒鸡,骨酥肉烂。”

王伯当说:“我不要熟的,活的有没有?”

伙计心说今天可开了眼,往日只听说人吃活虾鲜贝,今天来了魔王爷爷,要活吃鸡鸭!陪笑说:“客官,活鸡活鸭后厨倒是有,但是,本店不提供堂吃。”开玩笑,这酒楼里品尝这个,还不把所有客人吓跑了。

王伯当说:“你想歪了,我家里办法事,急用。”怀里摸出一锭银子扔给他,“有多少都给我提来,剩下赏你了。”

伙计一看这是财神爷,没多问,赶紧去后厨制备。不多会功夫,叽叽嘎嘎地提了个大篾笼子出来,有鸡有鸭的放了十来只。王伯当说:“我没带东西来装。”

伙计说:“爷,你银子富裕着呢,连笼子给您了。”

王伯当说:“好嘞。”提了鸡笼子拨马调头。来到脂粉店跟前一看,那群人不在这里。在朝前看,看见了,一群人跑南门口那儿的绸缎坊去了,王伯当心道天助我也。赶马过去,悄悄把鸡笼子的门褡裢打开。从那群人身边经过时手一抖搂,鸡呀鸭牙就全出来了,这一下鸡飞鸭跳,尽朝青年将军那圈人扑腾。围着青年的几个将军手忙脚乱,一个个手舞足蹈地把鸡鸭赶开,离青年将军也就远了。王伯当瞧准机会,走马带人,顺手一抄就将那青年将军擒了过来。那群保护的将官还没反应过来,王伯当已经扔下纸条,四蹄翻飞,抢过城门出城去了。城楼子上的兵丁看到大白天的有人公然劫人,连忙放箭,可王伯当早已离得远了,偶有力道大的,那箭歪歪扭扭过来,被王伯当将鸡笼子往背后一扣,尽数挡住。

不说王伯当抓人去东阿县,单说他抓的这个人是谁呢?这还要从大隋朝的皇帝说起。

大隋朝的开国皇帝叫做杨坚,杨坚没做皇帝之前,是北周的重臣,爵封隋国公。杨坚有个大女儿叫杨丽华,嫁给了北周皇帝宇文赟,因此杨坚也是北周皇帝的老丈人,官做到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总领北周的兵马。

宇文赟是个败家子,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这个奇葩皇帝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当皇帝太麻烦,玩起来不利索。他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昏招,将皇帝之位让给年仅六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再不上朝,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也不知是不是酒色过度,不到二十二岁就一命呜呼了。这时小皇帝宇文阐才七岁,封杨坚为丞相,总揽军国大事。

杨坚是外戚,外戚专权总有人不服,小皇帝九岁的时候,太行山尉迟迥和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举兵,妄图驱逐杨坚。杨坚派大臣王谊前去平定,王谊很厉害,一个月就打败了几十万叛军。杨坚拉拢他,和他结为亲家,把自己年幼的小女儿杨阿五嫁给了王谊的儿子王奉孝。

后来杨坚篡了位,改国号隋。他封杨阿五为兰陵公主,王谊进爵为郢国公,极尽恩宠。哪料到好景不长,王谊的儿子驸马王奉孝是个短命鬼,因病夭亡,小小的兰陵公主按当时的规矩要守孝三年。才过了一年多,王谊看公主实在可怜,就上书对杨坚说,别管那些繁文缛节了,让杨阿五把孝服脱了吧。

这一来,可惹了祸端,杨坚正是在竖立权威的时候,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他把王谊训斥了一番。御史大夫杨素是个会看皇帝颜色的,赶紧写表弹劾王谊,王谊心中积下了怨气,渐渐和那些对杨坚不满的大臣走到了一起,后来又牵涉到元谐造反案里去,王谊最终被杨坚赐死。

王谊死后,兰陵公主的母亲独孤皇后心疼女儿,又把她接进宫中。但此时的兰陵公主对父亲十分怨恨,呆在宫里处处觉得不自在。兄妹几个里,兰陵公主和哥哥晋王杨广关系最要好,小时候杨广最疼这个小阿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拿来给杨阿五。兰陵公主回宫这一年,却好杨广从并州总管调任扬州总管,早去扬州赴任去了。无巧不巧,刚刚赶上江南叛乱。兰陵公主一来担心哥哥,二来也实在不想再住宫中,就央求母亲让她随杨素大军南征,她想去看看哥哥。

独孤皇后看她都快憋出病来了,心说让她出去散散心也好,有大军护着,也出不了什么岔子。来跟杨坚一说,杨坚怕老婆,对独孤皇后言听必从。把杨素喊来一交代,杨素也拍着胸脯保证公主安全。

大军到了济南府,济南是个大城,兰陵公主在军营里闷得慌,提出要出来逛街。杨素一想光天化日之下,还能有什么危险,当即派了五名牙将贴身保护公主逛街。

没想到还是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