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过站不停
5023700000014

第14章 思绪里的那道风景(1)

有时候,

特别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脑海里的某张胶片上,

一直留存着这种感觉。

海水,一望无际。

它有形却抓不住,可感却抱不紧。

它不去不来,

裹住这个星球,流淌于这座城市,充盈着我的内心。

关于那个可爱的李白

李白,有点疯,有点狂,有点闹,有点忧,有点悲。

有点意思。

这个外表并不高大的他,却有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寂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绪……

余光中的《寻李白》,甚是让人拍案叫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狂野与飘逸,给唐以及以后的世人们,树立了一块丰碑。以至宋人的自称“诗余”更好地说明后人再无法超越盛唐的诗。

而树立起这块丰碑的李白,就像是月与酒的结合。

他自称“酒中仙”,一曲《将进酒》,更是旷达。酒中的李白,真可谓是仙,本性那透着可爱的狂野加上酒劲,更是豪迈。酒中的他,有及时行乐的旷达,有怀才不遇的愤慨。同时这也是当时知识分子们“万古愁”的困境。于是他们又将内心的愁绪与那轮沉默的明月诉说,李白亦是如此。

对于他的离去,人们有着一个美好的说法——“捞月而去”。李白是爱月的,至少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李白一生创作一千余篇,其中三百多篇都是写月。不得不说,李白成就了中国的月亮。而我更喜欢《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无奈与怡然自乐、怀才不遇,甚是郁闷!而此时,月亮才是他解愁的唯一伙伴!孤独又自乐,自乐之时,孤独又袭上身,那该是多么复杂的心绪!“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不得不说,酒中李白,依旧那么狂放不羁。

在那个重视文化、重视人才的盛唐,形成了一个发掘人才的“市场”,“市场”里,有科举,有自荐(即干谒),亦有人荐(即终南捷径)……这个“市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古代文人们的“求职市场”。可爱的李白,就连自荐都如此的自信!以至于没人肯荐他。

于是李白四处隐居。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可后来,却又“重金赐还”……

酒,成就了李白的豪迈;月,成就了李白的飘逸。

那个狂野甚至高度兴奋的异类,可爱的李白啊!

我不禁感叹:“真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仙翁!”

关登瀛,作家,中国少年作家班副主任,中国少年作家班高级班导师。

此文可能是受余光中的《寻李白》的启示,再加上自己对李白的诗的热爱而写成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李白的诗的熟悉,似乎对李白的诗可以张口而出,且能把李白的豪迈、自信、自恋、旷达、飘逸、寂寞、无奈、愤怒等情绪,用其诗歌展现。从行文中又把盛唐诗的高峰——李白予以文化巅峰展现,实为动情。

听 雨

下雨了。

天总是如此,昨天还是闷热难耐,今天雨却淅沥不止,不过,这才是真正江南夏天的预兆呢,我喜欢的热情的夏天。

坐在书桌前、台灯下,玻璃窗户是开着的,只罩着一层纱窗。外面,阵阵清爽的风透过纱窗那细密的小方格儿轻抚进来。耳畔,听见塑制的太阳板被水滴敲打的声音。雨停了吧,不然不会那么安静,只剩下顺着外墙流淌下的单调的雨水,可是,倏地,雨棚又哒哒地响了起来,雨又大了。

偶然听到几声嗞嗞的声音,可能是蝙蝠吧?我想,夏天常见这种动物出没在静谧的夜幕中。

就在我再次寻找那嗞嗞声的时候,又听见远处飘来的旋律,大概是附近的那所大学校园的琴房里传来的,好似萨克斯,又好似单簧管,那声音被雨交织着,隐隐的,听不出完整的曲调,臆想着像是天国传来的,此起彼伏。我在想,真正现场聆听这种声音还不一定好听,换个场景听就成了天籁。

这可是在听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突然想起这一句来,念出来后不禁笑了,真有那么美就好了!可明天我该是在睡眼惺忪地上课吧。就算有人卖花,也估计是没生意的——有那么高雅精致的玫瑰、百合、蓝色妖姬……谁还买杏花?还是把这诗留在脑海里吧。时代不同,物是人非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在作这首词时,是感怀已逝的岁月,感叹如今境况。是啊,想起未完的功课,不免有些慌了——现在不认真抓紧,以后要“徒伤悲”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明早会不会如此清新呢?在这雨中读这首送别诗,难免叫人哀愁,但愿明天有一个“柳色新”的清新早晨。

渐渐,雨又淅沥地下大了,就让它下吧,就算淅沥了整个夜晚,也一定是受人欢迎的。它,沐浴着城市,酝酿着夏天,也浪漫着心田。

王慧勤,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年作家班导师。

在这篇作文中,雨声被描绘得有声有色。听雨,是一种幸福的感受,清爽的风轻轻而来,水滴敲打的声音,雨歇时,顺墙流淌而下的水声,然后又是卷土重来的哒哒大雨,然后又是雨声里夹杂着的蝙蝠的嗞嗞声,然后又是隐隐约约的琴声,与雨声交织,此起彼伏,有如天籁。然后在这样的雨声里,最容易发思古之幽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样的诗句,是浪漫的,是美妙的,是色彩缤纷的。

生活絮语

那天晚上,上完声乐课,我和爸爸打车回家。出租车司机刚开始很安静,后半段路途中却唱起了歌。然而,这并不显得突兀——他先是小声哼,渐渐才变成大声唱了,只不过一直都听不清歌词,只有旋律。

有意思!几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司机。我和爸爸相视一笑。

以前在车上总是安安静静的,除了说话、听广播,很难得有司机放声清唱。坐私家车,我都没有这样唱过。

先是觉得这司机很有趣,可后来想想,甚至有些尊敬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抱怨——抱怨领导,抱怨员工;抱怨老师,抱怨同学;抱怨社会,抱怨环境……可是抱怨之后,他们仍旧还是按原来的程式生活,成人要继续上班,学生要继续上学,其他人该干什么还是在干什么。抱怨又能改变什么呢?仅仅就是为了发泄?那么发泄完了,工作还得继续,若做得还是不好,那又得发泄了,这不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吗?到了最后,对一切都持厌恶态度,甚至觉得工作也是老天对自己的惩罚。

其实,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工作,选择对社会贡献的方式,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履行自己的责任。若不喜欢,那么可以立即停止,天高任鸟飞。至少不要折磨自己,除非自己没有驾驭工作的能力。

像上文提到的那位出租车司机,他其实是在享受自己的工作。以一种平凡的心态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是多么好的心态啊!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和意义,就不会忧谗畏讥,怕别人对你不尊重。当我们履行好自己做人的职责,珍惜身边的美好,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并常怀感恩之念,力所能及地扶弱济贫,回报社会,那我们就能够保持一颗快乐之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情绪波动而烦恼,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流或自我调节的方式使它变得微小到几乎消失。但很遗憾,现在有不少人却丧失了化解烦恼的勇气,甚至放弃了生命。如果我们挺过这一关,跳出它,回头再看,那都是些不足为道的东西。

我一直认为,去远足,去运动,哪怕只是散散步、吹吹风,都是调节情绪的好方式。在大自然里,你会发现,世界是那么美好,自己和大自然又是那么贴近,仿佛世界因你而美好,你因世界而精彩。我们有时忽视了生活往往就是来自于朴素的美好,只不过周遭的喧嚣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美好。

我们必须敢于特立独行,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生活有甜,它让你有所收获,感受幸福;生活有酸,它让你遭受误解,体验委屈;生活有苦,它让你面临挫折,经历悲伤;生活有辣,它让你拥有梦想,焕发勇气。你发现了吗?

生活像孩子。你对他不离不弃,他对你也会情同手足,你们一起嬉戏,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有时难免与你产生矛盾,针锋相对。只要学会选择和放弃,他便又会给你创造新的机会。只有学会理解和宽容,他才会对你有所回报。

生活像镜子。你对着镜子愁眉苦脸,你问自己,怎么这么悲哀?镜子里的你如临深渊。但,你千万不能够放弃!你的态度决定你的行动!你苦恼,它就一筹莫展;你快乐,它就会笑逐颜开。你对镜子里的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暗示,也许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活像游戏。你不会知道这一关过后还会有什么障碍,就像你不知道明天是雨是晴。但你要有勇气闯关,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美丽。哪怕屏幕上出现“come over”,你也要争取再试一次。把握游戏的战略战术,投入智慧和力量,成功终将向你靠近。

生活像炒菜。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口味来烹饪,但味道的好坏必须你最先品尝。要知道,没人会愿意品尝尚未完成的菜。你必须相信自己,假如你失败了,请不要放弃;假如你成功了,也不要骄傲。

走进生活,体验它的千姿百态。告诉自己,总有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你一定可以成为你自己生命的主宰!

世界上没有哪件东西是极其好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样貌与性格。或许有的人从小就善于圆滑处世,人人皆爱;或许有的人天生就实诚愚钝些,不招人待见。但不论怎样,人无完人——纵使是神也有他的缺陷,更何况是人呢?所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你背负着压力走在人生路上,请给自己一个更好的目标,如墨子所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抱着这样的态度,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别让卑微的水草缠绕你的步履。我们常抱怨自己处处不如人,对他人的长处愈是羡慕,对自己的短处愈是感觉羞愧与卑微。殊不知,正是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才愈发没有了前行的动力与信心。郭小川说过:“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人生是公平的,经受了多少黑夜,就会有多少白天迎接着你。贝多芬拉小提琴时,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安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牛顿小时候成绩一团糟;列夫·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退学;艺术家罗丹考了三次都没有考进艺术学院……由此可见,缺陷并不是失败的借口,只要坚持心里的信念,终有一天能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勇敢地为梦挥洒青春的汗水。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青春是年轻人奋斗的资本,我们谁也没有资格持着青春的通行证而耽误青春。因此,趁着还年轻,付出些“牺牲的血雨”并不吃亏,反倒是为成功铺下了厚实的垫脚石。

做最好的自己,时刻严格律己。有时候,做人得有规矩,有牵挂,若如柳絮一样肆意,那么与尘埃一同堕落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孟母三迁”是最好的例子,孟子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够成才,多次迁居,对孟子严格要求,为的就是让孟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这些成绩与孟母对他从小严格要求、逐步教化是分不开的。

做最好的自己,是对能力的发掘,是对自信的培养,是对梦想的追求。只有我们始终把“最好的自己”作为奋斗目标并不断努力时,才能迎来成功的曙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类,一直都在发展进步之中,但是有的人,把这进步只看成是一种物质上的提升,他们忘记了,有些东西也许不会改变,那些最平凡、最朴素的东西,是种种永不遗失的美好。

平凡的爱,很美丽——亲情。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不管家里是富裕还是贫穷,在物质上把自己的所有给予孩子,在精神上用自己独特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这种爱永远是最平凡的,不需要金钱的衡量,没有礼节的藩篱,更不存在年龄的隔阂。虽难免伴随着小摩擦,但它却不会让爱的基石有很大的瑕疵。

平凡的叶,很美丽——落叶。落叶归根,这是人类故国家园思想的最好寓意。秋风萧瑟之中,你会发现,街道边、乡村里,留下的是满地的金黄。此时,百感交集——在体会到冬天来临的冷峻之后,还会感觉到自然界浓浓的感恩之意,在那不到一分钟的飞舞与绚烂之后,落叶被土地所收容,再奉献给孕育它的树。

平凡的居所,很美丽——平房。我很喜欢类似四合院那样,有一个院子的普通平房,虽不及高楼大厦的高大与华丽,但却不失为一种平凡的美丽。它和外界不是隔离的,直接面对土地和植物。外婆所住的地方略微有些四合院的风格,小院子里安静祥和,有许多植物,也养了些小动物,至少那种能够在第一时间被阳光照耀的感觉是温暖的,在享受这种平房之时,也在享受着平凡的生活。

平凡不代表庸俗,而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珍惜生活中已经拥有的那些平凡的东西吧。

分享是什么?

走进树林,烈日的肆虐下,是一朵朵美丽可爱的小花快乐地绽放在大树的浓荫下。此时小花们一定是舒适的、感激的!而大树们毫无保留地为大自然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凉爽。它们给大自然送去了一片阴凉,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满怀的温馨。它们在分享舒适。

秋天到了,万物显出凋零的本色,树梢光秃秃的,树叶早已落在地上——它们在秋风中进行了一次唯美动人的舞蹈,然后降落地面,它们的飞行方向永远是朝着哺育它们的大树的根。这是它们回报母亲的最佳方式——它们要进入泥土,成为大树的天然肥料,然后养育出更多更美更能点缀大树的叶子……尽管它们所能付出的就只有这些,但对于大树来说,这已足够。它们此刻一定是对树叶们怀有无限的留恋与感激,苍老的大树是幸福的,因为它有着如此可爱的儿女。它们在分享人生。

或许在这偌大的街道上的某一个角落,一位老人正带着小孩过马路,这时,一位青年健步上前,挽起老人的手臂,牵起了小孩,当他们走过了马路,便再也找不到青年,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感激地寻找着。那青年一定是快乐的。他在分享责任。

分享是什么?

如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就会得到一千个不同的答案。分享是一种责任与感情,分享其实很简单。

有一朵花,开在某个角落,某个人们熟视无睹的角落。但慢慢地,你会发现它。

新生是一朵含苞的花。就在呱呱坠地之时,你赤裸着身子,但是你不害羞,你闭着眼感受,大胆地听来自世界的呼唤。于是你睁眼,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你如花一样舒展花瓣似的四肢,啼哭,然后安静。你像花儿一样可爱,没人会来打搅你,打搅你细腻的鼾声和微闭的双眼;没人会来影响你,叩开你密封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