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49

第49章 7月9日 柴达木——时空穿越的结点

今天我们将从甘肃转向青海,开始进入青藏高原。从今天起我们的路途都不会轻松,基本上每天都在500公里左右,再加上拍摄需要,可能后面的几天我们都会很疲劳,早上我们5点30分就起来了,简单地收拾过后便直接出发,今天的早饭只能在路上啃干粮了。

从敦煌出去我们将翻过当金山到达大柴旦,然后再往目的地德令哈去。从当金山开始便再次进入高原了,当金山以西是阿尔金山,以东是祁连山,昔日属于人迹罕至,飞鸟不驻之地,而前两年影片《英雄》还有一段在这里拍摄。到达当金山脚时,我们看着干涸的大地和路旁一脸无奈的农人,我想再一次提到节约能源这个问题,如果可以,请大家在开水龙头时想想祖国各地的旱情,尽最大的可能节约用水,甚至将你的洗脚水减少三分之一,都能算是一种贡献。

到了当金山基本上便等于进入了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处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由于风化,它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并且盆地的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怪不得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聚宝盆”。整个柴达木盆地是一片沙漠景象,它的腹部沉积着群山被侵蚀后落下的碎石,以及由风携带而来的碎石片和沙子。而翻过当金山后,柴达木的整体面貌更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戈壁荒漠、高山湖泊、河流纵横,有意思的是,河流是淡水的,而湖泊则是咸水的。接下来,汽车经过戈壁滩。但见裸露在阳光下的一大块一大块的石头,一直铺展到远方,尽头是起伏连绵的雪山,苍凉凄美,山脚还能看见当地人的骆驼群。再行一段,目之所及就是一马平川的荒漠,沙与石混杂,天空和大地在目光的尽头相聚,万籁俱寂。看天空寥廓,想起都市中那鳞次栉比的建筑森林、摩肩接踵的人群、运转不息的车流,与这儿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2点多我们走完了上午的300多公里路到达大柴旦,在这里吃过午饭后,我们还要继续赶路,剩下的路程还有200多公里。记得以前这段路还非常难走,没想到从大柴旦出去以后一路都是平整的柏油马路,比起上午来要好走多了。在进入德令哈之前,我们去看了神秘的外星人遗址,这座传说中的“外星人遗址”位于德令哈西南的白公山。

“外星人遗址”远远望去,高出地面五六十米的黄灰色的山崖犹如一座金字塔。在山的正面有3个明显的三角形岩洞,中间一个最大,离地面2米多高,洞深约6米,最高处近8米。洞内有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管状物的半边管壁从顶部斜通到底。另一根相同口径的管状物从底壁通到地下,只露出管口。在洞口之上,还有10余根直径大小不一的管子穿入山体之中,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好像是直接将管道插入岩石之中一般。这些管状物无论粗细长短,都呈现出铁锈般的褐红色。而东西两洞由于岩石坍塌,已无法入内。在湖边和岩洞周围,散落着大量类似锈铁般的渣片、各种粗细不一的管道和奇形怪状的石块,有些管道甚至延伸到烟波浩渺的托素湖中。

据说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这里不远的中国第二大有色金属冶炼集团——西部矿业下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冶炼厂化验室工程师刘少林化验后认为,管片样品成分中氧化铁的成分占30%,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较大,这与砂岩、沙子与铁长期锈蚀融合有关,说明管道存在的时间已很久远。此外,样品中还有8%的元素无法化验出其成分。于是便有人猜测这里是外星人发射塔建筑的遗址。我们看过这个遗址也有许多的疑问,铁管从何而来?是谁有如此的“神力”将铁管插入山中?那是些什么东西?而UFO这样的话题实在存在许多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我们也只能带着疑问和惊讶,从一个旁观的角度去参观这个外星人遗址。

下午7点我们到达了柴达木的首府德令哈,今年3月时我在雅安拍过油菜花,但没想近半年后还能在德令哈拍到7月的油菜花,这是今天一个意外的收获。

2009年7月9日21∶48写于德令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