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43

第43章 7月3日 走进1000岁的森林

阿克苏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城市,也是西北风光中一道特殊风景线。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仅200多公里外的库车,时间充裕,所以早上起来后,我们决定在阿克苏多留大半天。

我们的向导是分区的一位维族领导艾山江,他带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号称“五岳归来不看山,神木园归来不看树”的神木园。

据说在11世纪,沙特阿拉伯一位叫苏力坦的伊斯兰阿訇,带领2000名教徒,经印度绕道中国西域传教,受到当地人的抵制并发生冲突。战败至此地时,大部分教徒战死,形成了一座占地颇大的千年园林陵墓群。墓地外四周为戈壁荒丘,园内却充满了美丽奇特的大自然风光。我们迈进神木园才发现,神木园的树木高耸入云、形态各异,令人惊叹叫绝。这些树木的年龄均在1000岁以上,实在难以想象,它们是如何在这被荒漠紧紧环绕的小片绿洲中坚强地生活了千年?

漫步于神木园,几乎无人不在惊叹于树木的神奇。普天下的树,在神木园几乎都能找到,它们在大自然的风雨中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浑然天成。最让我触动的“寻根树”,它匍匐在地,粗壮的树干紧靠着地面生长,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它没有根茎,是靠着树皮从地面吸收微薄养料才得以生存,看到“寻根树”,不禁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

而养育整片神木林的却是园中的一处圣泉,当地人说,这圣泉已经流了上千年了,无论春夏秋冬,从不停断,而只要用圣泉洗3次手,洗3把脸,喝3口水,从此将平平安安。从神木园出来,心中依然恋恋不舍地感叹着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看来“西域第一园”的美称神木园真是当之无愧!

艾山江告诉我说,看了神木园,那是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接着我们便不能不看看“柯柯牙共建林”,那里展现的是人改造大自然的力量。

柯柯牙,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悬崖”或“绿色的戈壁”。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曾是一片土壤贫瘠、沟壑纵横、盐碱肆虐、草木稀疏的亘古荒原。季风时节,黄沙迷漫、浮尘蔽天,是阿克苏风沙危害的主源地。而从1986年秋始,在没有工程资金,没有列入国家建设项目,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没有劳动报酬的情况下,阿克苏驻军和当地群众发动起来,在风沙主源地拉开了“柯柯牙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的序幕。

如今20余年过去了,这一片5600公顷曾经的荒漠上,留下了81.39万人的足迹,生长起了各类树木640.2万余株,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的“绿色长城”神奇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绿色长城”从东、北、南三面将阿克苏市环绕起来,成为蔚为壮观的城郊“森林公园”和令世人惊叹的“大漠绿屏”。昔日荒漠黄沙弥漫,今朝芳洲绿树成荫。如今的柯柯牙,戈壁荒滩已变成为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到处流水潺潺,瓜果飘香,难怪我们昨天傍晚在多浪泉河边散步时,迎面吹来的风如此轻柔怡人。也因为这条绿色长城的存在,阿克苏被评为了世界人居环境最佳500城之一。

午饭过后,我们准备向今天的目的地出发,艾山江又建议我们到温宿大峡谷看看。由于顺路,我们临时决定将其临时纳入了计划,后来证明这个决定完全正确,实在是不虚此行。

温宿大峡谷距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城东北约80公里,景观独特。峡谷两侧群峰耸立,山体以棕红色为主体,间有淡绿色、米黄色、乳白色穿插其中,顿显五彩斑斓,雨水过后更是色彩鲜艳。我们进入谷中约1000米后,面前的大峡谷又分为8个较大支谷,而长短不一的小支谷在峡谷群中约有1000多条,较大支谷风格迥异,小支谷千变万化,把地层切割得斑驳陆离,可说是匪夷所思。步入峡谷,视野时而开阔,时而蔽障,峰回路转,时暗时明,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神奇景,极具震撼力。我们一边走一边拍摄,基本上每走百来米便要停下来一次,也因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我用一句话形容温宿大峡谷: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不愧为中国最有旅游价值的地方之一。

接下来的路程比想象中艰难了许多,24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直到晚上11点半才到达,路上没有吃饭的地方,在写这篇游记之前我们刚吃完饭回来。

2009年7月4日凌晨1∶25写于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