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38

第38章 6月28日 喀什——西域之心

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山高,高得长年白雪皑皑,耸入云端;水秀,秀得拥高山入怀,映白云萦绕。还有一句话便是,到了新疆如果没去过喀什,就等于没来过新疆,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便是五国相邻的喀什。

从叶城出发到喀什只有200多公里的柏油路,今天的时间非常的充裕,路也很好走。在路上我们看见从和田到喀什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同时在公路两旁修建,我想几年间这里还会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到达喀什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地方要去,那就是刀乡英吉沙。在新疆,英吉沙是最负盛名的刀具产地,这里出产的刀被称为英吉沙小刀。它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历史悠久,纹饰美观,可以说是新疆刀饰的鼻祖,而且最关键的是它是纯手工制作的。我们今天路过英吉沙,当然不会错过观赏小刀的机会。那些沿古丝绸之路旅行的外国游客到了英吉沙,也必定要买上几把小刀留作纪念。

多吉说1986年他来这里时,英吉沙的小刀都是摆地摊卖的,几块到几十块一把,我们做好了有变化的心理准备,但到了以后还是非常吃惊,这个刀乡,现在已经可以称为刀城了,街道两旁满是装修精美的英吉沙小刀店。我想可能就是这世界闻名的英吉沙小刀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使这里已不次于叶城了。

我们选择了路边一家老店,在铺地的绒毯和毛毡上,在巨大的木床和框架上,一把把小刀排成各种阵式,最小的仅两寸,它们造型各异,如月牙、如鱼腹、如凤尾、如雄鹰、如红嘴山鸦、如百灵鸟头……还有的难以名状。黑黝黝的是兽骨把手,明晃晃的是钢把手,亮晶晶的是银把手,黄灿灿的是铜把手。有些刀柄上面镌刻着绝妙的图案和流畅的花纹,还有的镶嵌着珍珠和人造红绿宝石,光彩夺目,每一点零星的点缀都恰到好处,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我们观看了老板的现场表演:吹毛发一触即断,削铁片屑落纷纷。老板给我们介绍说,维吾尔人喜欢大块吃牛羊肉,尤其爱吃烤全羊。众宾围坐的筵席上,当美味飘香的牛羊肉端上时,宾客们便纷纷亮出各式各样的刀子,谁的小刀精美漂亮,人们就会投去赞赏的目光。我在这家店里买了不少的英吉沙小刀,准备回来以后送给我的朋友们。

从英吉沙出来离喀什已经不远了,在路边的餐馆吃过别具风味的羊肉拌面,下午2点多,我们到达了喀什,去了一趟著名的国际大巴扎。

维吾尔族把集市称之为“巴扎”,国际大巴扎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街上混杂着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驴拉车,还有坐满了人的板车,到处充满了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大巴扎占地很宽,上面用牌子隔开几个区,分别出售工艺品、皮草、药品等货物。街道两旁的人群熙来攘往,好不热闹,路上有金发碧眼的老外,有说着各地方言的游客,有穿长外衣的巴基斯坦大胡子商人,还有留着卷曲长发、漂亮时尚的维吾尔族姑娘。我们一边拍照一边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各式各样精美的工艺品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几乎每个人都掏光了钱包才回来,欧阳老兵他们那一组更是只留下5块钱的车费。

2009年6月28日21∶34写于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