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33

第33章 6月23日 谜一样消失的古格

昨天写到札达是一个充满了故事的地方,今天早上我们还准备到另外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古格王朝遗迹。

古格王朝遗址是一座规模宏伟、面积巨大的高原古城,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还有地下暗道两条。古格王朝是在公元10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700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废墟。但他们并不是古格后裔。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少量的历史典籍,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为了拍摄到晨曦下的古格王朝遗迹,我们早上5点30分便起来了,因为害怕睡过头,我一晚上醒了3次,到古格王朝遗迹之前我的头还晕,但是一到那里,便立刻被创作的激情注入无限能量。

札达以土林闻名,而对于古格王朝遗迹来说,它周围的建筑都是土的,只有遗迹本身是石头砌成的,在高约300米的土山上,耸立着雄伟的城垣和宫殿。数百间房屋依山叠砌,层层相连,直至山顶,构成了一座世上独一无二的王宫,由于几百年风沙雨水的侵蚀,地面及墙头已布满沟隙。唯一遗憾的是,秋季的晨光是侧面开始,可以拍到遗迹在晨光中渐渐明亮的感觉,而夏季的晨光却比较直接,让我们的拍摄失去了一些神秘感。

在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有一个阴森恐怖的“干尸洞”,据说这是古格王国灭亡后留下的最后遗迹。洞窟开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沟崖壁上,洞口很小。附洞洞室内叠压着两三层尸体,让人毛骨悚然,主洞室和两个小洞室内横七竖八地堆放着30厘米厚的散骨骼、破衣、碎布、绳子和小木棍等。骨骼非常杂乱,根本无法一一辨识每具尸体。洞里的尸骨没有一具是完整的,都是身首异处,奇怪的是洞内没有发现一个颅骨。更奇怪的是,洞里虽然看不到一具头颅和头骨的痕迹,但却找到许多发辫和绑扎着的发束,说明尸体本来应当是带着头颅被堆进洞内的,后来这些头颅却神秘地不翼而飞。这又给古格遗迹增添了几分诡秘的色彩。

从古格离开,我们回到札达吃了早饭,在到达今天的目的地狮泉河之前,我们只能在路上吃干粮了。而去狮泉河一路的艰辛的确让我们没有想到,140公里的土路,我们的勇士车两次开了锅。第一次开锅时刚中午1点,一边弄着车,我们一边就在地上铺上了干粮,这样的行为在藏区被称为“耍坝子”,一路上看到过不少,今天终于自己体会到藏族同胞喜欢在自然中野餐的原因。

下午4点多我们到达了阿里,与5年前我见过的阿里比起来,现在的阿里街道宽了,建筑物更多了,也繁华了。而今的阿里被称为小上海,的确有其独特的风格。

2009年6月23日22∶08写于狮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