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5013500000031

第31章 朱大能小传

黄健生

朱大能是卧龙乡土家村人,他不仅是全村最贫穷的人,也是全乡有名的贫困户,他的贫不只因为他是一个孤儿,更为直接的原因是他懒惰成性,热天躺在屋里不愿出门,冷天却缩在屋檐下晒太阳,几亩田近乎荒芜,家里像个狗窝,穿戴像个乞丐,一天三餐有两餐揭不开锅,近三十的一个后生,也只有孤家寡人地过着。

那年春,县里制定了扶贫措施,力争在两年内消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使全县贫困户、贫困人口迅速下降,并规定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结对帮扶。朱大能被列入了当时县委牛书记的结对帮扶对象,牛书记在乡、村两级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了朱大能的家,在照相机、摄像机面前,牛书记从口袋里掏出了五百元钱,塞入朱大能手中,说是帮助他脱贫致富的启动资金,并意味深长地说:朱大能同志,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只要你能抓住机遇,我相信你是一定能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把个朱大能激动得傻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领导们走后,朱大能不是把朱书记的五百元钱作为脱贫致富的启动资金,而是买来了酒和花生米等,整天坐在家中醉生梦死,五百元钱也确实让他快活了一段时日。可一年过去朱大能还是朱大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年底,牛书记又要来朱大能家查看帮扶情况了,这可难坏了乡村干部,总不能把牛书记的帮扶对象再作为反面教材吧!迫于无奈,乡党委书记捐出了他已经穿旧但仍显得挺体面的一套西装,将朱大能打扮了一番,将牛书记引入了村口朱二蛋的养鸡场,朱二蛋在乡村干部口中叫成了朱大能养鸡场的饲养员,三千只鸡在照相机、摄像机的灯光下也就成了朱大能的了。之后,朱大能就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中有影了,也就成了全县在一年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人物。

牛书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在次年初升任副市长,牛副市长当然不会忘了他帮扶的对象朱大能,一次与该县新任县委书记的谈话中,他多次提到朱大能,还说:朱大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能在一年内脱贫致富奔小康,确实有不同凡响的才能,如果这样的人能站到领导岗位上……后面的话也就不言而喻了。

没过多久,朱大能就稀里糊涂地从土家村搬到了乡政府,正式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副乡长,人大代表选举时,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十有八九投了他的票。

朱大能当了副乡长后,懒惰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下乡不愿去,分配的工作任务也难以完成,毕竟他没有读过几天书,问题应该怎么处理他哪里能拿得准?两年下来,他尽管工作没有起色,但却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过渡到老婆孩子热炕头,也从此学会了一套官腔,上台讲话从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训练成面不改色、信口开河了。

牛副市长后来又在县委书记面前问起了朱大能,县委书记当然也就极力吹捧,牛副市长得意得哈哈大笑,说:我就知道朱大能是一个人才,搞农业上的工作肯定有一套的,哈哈哈!

朱大能不久又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县农牧局的副局长,这时的朱大能已今非昔比了,他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往牛副市长家里跑。这样,在县市两级就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谁都知道朱大能与牛副市长的关系,也都知道朱大能是在牛副市长的帮助下提上来的。

牛副市长后来又成了牛市长,朱大能跑得更勤了,县里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也得对朱大能敬三分,朱大能不久也就顺理成章地去掉了这个“副”字成了堂堂的一局之长了。当了局长的朱大能开始活动于市里各有关部门,跑项目、争资金,市里各部门对朱大能一路绿灯,朱局长也就逐渐成了县里跑项目、争资金的有功之臣,不仅老婆跟他恩爱有加,后面还跟着各式各样的年轻美眉,朱大能从此威风八面。

据说现在朱大能已是副县长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