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5013500000020

第20章 一声叹息

季明

老安和古二柱是钟湾人,经常在镇上邮政所里碰面。

古二柱问:“老安,来干啥?”

老安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说:“给上大学的小树汇款哩!”

“上大学”这几个字,老安的语气说得特别重。小树是老安的儿子,是钟湾四十多户人家中唯一的大学生,这一直是老安的骄傲,也是钟湾的骄傲,钟湾人只要一训孩子,就说:“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瞧瞧人家小树多有出息,考上大学啦!”一听到这些,老安的心就像润了蜜,甜中透着自豪。

老安也问古二柱:“你干啥呢?”

“取儿子寄回来的钱。”

古二柱的儿子和小树是同学,没考上大学,外出打工,每月都按时把工资寄回家。

在窗口,老安埋下头,一笔一画地填好汇款单,然后,从贴身衣袋里掏出一卷钱,又仔细数了几遍,才连同汇款单一块儿递给营业员。看见营业员“啪”地在单子上响亮地盖个邮戳,老安长吁了一口气。

老安说不清自己长吁一口气是什么目的,他实在想不明白,上大学为啥这么费钱,学费、生活费、资料费……老安已经闹下了毛病,一接儿子小树的电话,就心慌。

办完手续,老安闪到旁边,古二柱过来,掏出一张取款单,递进去,不一会儿,从窗口里伸出来一沓钱。古二柱蘸着唾沫数了数,装进衣袋里。

两人便走出邮政所,一同回钟湾。路上,老安时不时偷眼看看古二柱装钱的衣袋,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忌妒。每看一眼那鼓囊囊的衣袋,老安心中的自豪感就会减少一分。

老安迫切地想:啥时候,俺也能接到小树寄来的一张汇款单呢?

这个冬天很冷,老安又接到小树的电话,说,春节不回家了,寒假学校组织出去搞社会实践,需要一千元钱费用,尽快寄来。老安愁坏了,为供儿子上大学,他已将钟湾的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再也不好意思张口,只得把准备过年用的一头猪牵到集市上卖掉。

在邮政所,老安又碰见了古二柱,但他这次不是取款,而是来取包裹的。

古二柱说:“儿子今年春节不回家,说天冷了,给俺寄了件羽绒服。”

取了包裹,当着老安的面打开,古二柱穿上那件非常漂亮、非常合体的羽绒服,伸开双臂,转动着身子,问:“老安,你看看,我穿着咋样?”

老安皱起眉头,左看看右瞧瞧,然后啧啧嘴,说:“这棉袄……”

古二柱纠正说:“不是棉袄,是羽绒服。”

老安仍旧底气不足地坚持说:“我知道,这棉袄……颜色太鲜、样式太旧、袖子太长……你穿着真……不好看哩!”

古二柱呵呵一笑,说:“俺这个年纪,图什么好看,只要穿着暖和就行。”

回到钟湾,古二柱整日穿着新羽绒服晃来逛去,这让老安看着非常不顺眼和心烦。

非常心烦的老安不禁想:啥时候,小树也能给俺寄件羽绒服呢?

当老安的头发开始花白的时候,小树终于大学毕业了,他长吁了一口气。毕业后,小树费尽周折才在省城找到工作,刚参加工作,工资用于生活和交际应酬,没有钱往家里寄;接着,又谈了个省城里的女朋友,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那次,小树领着女朋友回老家,女朋友漂亮、时尚,引来全钟湾人一片惊叹和羡慕的目光,纷纷说:“老安,小树真有出息,娶了这么漂亮的大城市姑娘作媳妇,你可真有福气哩!”

那些天,老安咧着嘴,乐呵呵地笑,挺着腰身在湾子里走动,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老安是个要面子的人,按照老家的规矩,筹了一万块钱,包成红包,送给未来的儿媳妇作见面礼。

一万块钱见面礼送出后,老安的腰立马又弯了下去。

这天,老安蹲在自家破旧的小屋前,愁眉苦脸地发呆。昨天,老安接到小树的电话,说准备和女友结婚,需要在省城买一套房子,钱不够,让家里尽快寄些来。

老安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知道,就是把自己卖了,也值不了几个钱的。

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鞭炮声。老安站起来,望过去,他知道:古二柱的儿子也要结婚了,用自己打工挣的钱盖了一座二层小楼房,正在上梁……

鞭炮声一阵阵地飘过来,老安转回身,看看自家那几间破旧的瓦房,长吁了一口气。

老安闷闷地抱着头,重新蹲下身,默默无语。

然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