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5011100000046

第46章 谈判桌上的角逐(2)

1686年1月,沙皇正式任命御前大臣兼布良斯克总督费奥多尔·阿利克谢耶维奇·戈洛文为使团全权大使。尼布楚军政长官的侍臣伊凡·叶夫斯塔菲耶维奇·弗拉索夫·秘书官谢苗·科尔尼蒋基为副大使。随从人员由五位贵族组成,一名译员、三名书吏。随行的军队1938人,其中莫斯科火枪兵和炮兵506人,由西伯利亚各地抽调的各种兵士1432人。随行的军官有:步兵上校安东·冯·施马伦贝格、侍臣费奥多尔·斯克里皮增上校、西多尔·鲍加蒂廖夫中校,还有五名大尉,帕维尔·格里鲍夫步兵上校及其团队11名军官。

俄国这个和平谈判使团庞大,人员众多,俄国政府交给戈洛文第一次出使的训令,主要内容是:一定要他谈成功。

戈洛文带着他的庞大的随行人员,1686年2月离开莫斯科,11月初到达色楞格并驻扎下来。1688年初,戈洛文的信使到京,把俄国使团的行止通知清政府,要求中国派出使团,建议以色楞格作为谈判地点。

在这期间,行在路上的戈洛文接到他的政府发出的第二道训令,主要内容力争以阿穆尔河为俄国达斡尔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边界。

此后,戈洛文于1688年7月又接到第三道训令,签署日期是1687年11月29日。

理藩院把戈洛文带来的信马上上奏康熙皇帝。他览阅之后,马上谕旨:“同意俄方的建议,和谈地点在色楞格,中国政府即将遣使届时前往。”

1688年4月28日,由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佟国纲及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往主其议,并派八旗前锋兵二百,护军四百,火器营兵二百,每翼前锋参领一员,署前锋参领一员,署前锋侍卫二员,每旗护军参领二员,署护军参领二员,每翼火器营协领一员,每旗章京一员,由都统郎谈、班达尔沙、副都统纳秦、扎喇克图率领前往。参加使团的还有汉官二名,兵部督捕理事官张鹏翮,兵科给事中陈世安。译员两名: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法国传教士张诚。

1689年初,经过双方代表协商,谈判的地点确定下来,由原来的色楞格改在尼布楚。

1689年6月,中国代表团分两路赴尼布楚,索额图、佟国纲一行从北京取路古北口,由陆路前往;另外一路由郎谈、班达乐沙和萨布素率领水师一千五百人,分乘一百艘船只,从瑷珲启程,溯黑龙江面上经雅克萨,抵达尼布楚。

经过中俄双方商定:和谈开始时间为八月二十二日举行;地点在尼布楚与河岸之间,临时搭盖帐篷为会场。会议谈的原则是:“任何一方不凌驾于对方之上”。关于警卫问题:两国使臣各自许带三百名卫士赴会,除刀剑斧钺外,不得携带任何火箭,在会场外双方各置五百名卫队,中国卫队列于河岸,俄国卫队列于城下,双方列队地点到会场的距离相等。

和谈的重要议程协议就这样定下来了。

八月二十二日,中俄谈判代表团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

戈洛文带着他的谈判成员出场了,他所摆出的架子和样式,好像当年凯旋的罗马恺撒率领他的雇佣军征服了高卢,赶走了日耳曼人,侵入大不列颠,控制了埃及,成了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这天,戈洛文在尼布楚、在大清国的代表团面前,他开始表演、展示自己。

12名轻骑兵,排成3行,每行4人;华斯科夫斯基中尉;铜鼓手4列,每队6人;号手;笛手;

16名兵士;12名侍从。

这个队伍在尼布楚主要街道、众多人群中行进,人们都为这种从未有过的景象所吸引,莫名其妙。

这些参加和谈的外交官们,从戈洛文团长到每个成员,都刻意的打扮了一番。很像流行戏剧舞台上的皇王、阁老、小偷、僧侣、酒徒和色鬼。

现在,中俄双方代表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从各自入口处,走进尼布楚城外相连接的两顶帐篷。

谈判开始了……

在第一天的会谈中,双方主要就当时中俄关系紧张的原因展开争论。

戈洛文这个披着羊皮、扮着外婆,凶残的沙皇远征军头目,先声夺人地开言说:“(中国皇帝)突然派兵侵犯沙皇陛下国界,”要求中国把“汗殿下军队的武力新占领的地方,应归还我大君主沙皇陛下方面,”他还厚颜无耻地声称,贝加尔湖至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即为沙皇陛下所领有,而汗殿下(指中国皇帝)则从未管辖过”。

索额图隶满洲正黄旗,其父索尼为清朝开国功劳,四朝元老,“出入扈从,随军征讨”,又系“两朝顾命之臣”,而他本人是皇亲、大学士,他曾参与当年宫廷铲除专权辅臣鳌拜的斗争,权倾朝野,他怎么会听任戈洛文一派胡言呢,他立即反驳说:“敖嫩河、尼布楚皆为我茂明安等部原来居住之地;雅克萨为我虞人阿尔巴西等居住之地;该手无器械之虞人,因实难忍受尔等偷袭侵入及掠杀抢劫,皆内迁我嫩江等地,于是此地才被尔国长期占据。嗣得知尔众为俄罗斯人,虽为外国,也该是有君臣礼让之国,于是,我圣主屡次行文宣谕。惟尔国不仅不见回音,反而犯边不息,我才于黑龙江等地屯兵驻守,于前年收回雅克萨城。对此,恐尔国君臣并不知悉,而系尔边界宵小擅自妄为。因此,我国未杀尔一人,且给以马船及盘缠放回。但我国撤兵后尔方又接踵而来,再度窃据雅克萨,固修城垣,并重又劫掠我虞人。为此,我国于第二年乃复进兵,再围雅克萨城,尔众势竭穿蹙。尔国君主欲求和好,特派大使尔前来。我方于是即行解围,以救穷蹙。此事,大使尔业已知晓。况且我圣主并非不知尼布楚等处被尔国侵占,只是不忍尔民命死于刀下,而以宣谕仁义恩泽为尚。故数年以来,等待尔等醒悟。如今尔国若惟以强占为本,必引致军旅之争。”

索额图的发言,就像康熙命名的“神威大将军”的炮弹一样,打得对方哑口无言,耸了两次肩,摊了两次手,人们都以为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结果就像小丑一样,做个鬼脸收场,引起中方代表暗自窃笑。

中俄双方的谈判,俄方的全权代表戈洛文,一开始就如同戏子、小丑、无赖,使之谈判有时很难持续下去,不得不进行休会。经过多次交涉、协商,谈判总算持续下来。

接着,双方转入关于勘定边界的谈判。

“我作为忠诚的东正教徒,面对天主,公正地提出,两国边界应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一直到海为界,阿穆尔河左岸属俄国,右岸属中国的方案。”

戈洛文的发言,还提出了他的根据,他说:“从久远的年代起该河左岸即为沙皇陛下所领有,“他们”受命坚决捍卫沙皇陛下方面自古以来就有的土地。”

索额图面对戈洛文这个战场上的屠夫,谈判桌上的政治无赖,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提出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划界,因为黑龙江流域与贝加尔湖以东,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黑龙江北岸各部族,自清兴以来年年入贡,久隶藩属。俄国应撤至色楞格以西,所有色楞格以东的地方,包括尼布楚雅克萨地方,都应归还中国。他郑重、严肃的向俄方宣示:中国皇帝“并未谕令他们向沙皇陛下方面割让一寸领土,同样没有令他们去新占对方领土。”

双方围绕划界,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会议只得这样结束。

八月二十三日,中俄两国谈判举行第二次会议。

戈洛文说:“我的方案不能改。”

索额图态度也十分强硬地说:“你以为我会屈从一个无理的要求,而拱手把祖先的土地送人吗?”

谈判进行没有一个时辰,双方很快陷入僵局。

戈洛文是一个富有外交经验的政客,谈判老手,他一看中国代表不肯让步,就把他原来提出的方案修改一下:建议以中满河划界,这个方案,实际上是他参加谈判沙皇给他的指令要求范围之内的。沙皇的指令范围由高到低的要求分别是:

1、以雅克萨为界;

2、放弃雅克萨;

3、退出尼布楚。

最高要求是:占有黑龙江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