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65

第65章 什么是君子和小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中的话,这里的“君子”应指那些有志向有骨气的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是《诗经》中的话,此处的“君子”指的是那些外出当兵打仗服劳役而没了归期的男人;而“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也是《诗经》中的名句,但这个“彼君子”无疑是指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吏,与“硕鼠”无二。

“君子”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现代人对这个词的理解通俗而言,是指那些品行高洁、道德纯正而又修养很高的人。那么,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眼中的君子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近来我重新翻读《论语》,并做了细致的统计,发现整部《论语》中提到“君子”一词多达82处,而多数出自孔子之口,也有一部分来自孔子的学生。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眼中,“君子”既有总体的标准,又各有不同的解释。概而言之,在孔圣人眼里的君子是指两种人:一是有道德有追求的人,一是指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而以前者为多。“小人”,则与“君子”相对,指无道德无修养之徒,有时也指那些没地位的人。

《论语》中“君子”、“小人”的含义,大致有三种解释:(1)不同的生存地位:君子指位尊者(士大夫);小人指位卑者(平民)。(2)不同的生存状态:君子指本真的生存状态;小人指非本真的生存状态。(3)不同的生存追求:君子指追求“道”的人,小人指追求“利”的人。当然这种解释与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同一句语录,我们可以做不同的理解,它们之间又是相容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孔子思想的非概念化和境域化。

我们先从论语的开卷第一句话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来谈起。开始孔子讲到学习的快乐,讲到朋友之间的友情和欢乐,接着就讲君子。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习、快乐、君子观念非常重视。我们大都免不了在别人不理解或者误会的时候,感到很生气,而孔子则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则是“不亦君子乎!”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不生气抱怨,就可以说是君子了。这种行为即是君子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具有君子的修养。当然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因此孔子认为具有这种素质的也可以说是君子了。我们也知道,在易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是自强不息的,就如同天地健动的运转一样,因此君子也是效法于天道的。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君子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和天道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经常提起君子这个名称。在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非常多。对于君子,孔子更是赞誉有加,对君子的涵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诠释。虽然君子的观念在古代也早已经形成。大概首先用来指有职务的人,慢慢地也变成对于有修养的人的称呼。到了孔子这里,君子含义变得很清晰,主要是用来指有道德、有修养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情操的人。他人以及其弟子也称孔子为君子,同时孔子也数次自称为君子。对于在位的人也还是有称为君子的,孔子对于这种因为地位而称为君子是有所批评的。但是当时君子因为地位职务的意味成分已经是很少了。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以道德为标准的这种君子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当代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现在人们的君子观念和孔子的君子观念差不多。我们来通过对于论语中君子的分析和考察,理解孔子的君子观念和君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在论语中,孔子从很多的角度论述了君子的含义。我们首先从君子的本质来讲。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的观念和价值。孔子认为“仁”是君子的本质所在。意思是说,君子离开了仁,怎么还能称为君子呢?当然就不是君子了。君子是一刻也不离开仁的,与仁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认为义是君子的质,义和仁同样是君子的本质。作为一个君子,义是基础,是质;礼,孙,信是君子的行为修饰,是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具备了仁义,再修饰以礼信谦虚,实实然在孔子看来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了!所以孔子说“君子哉”!这样肯定君子所包含的含义。孔子又说:“君子义以为上。”(《卫灵公》)认为义是君子的一个根本的素质。现在我们的社会也是同样强调仁义的作用,君子的观念的基础也和孔子的思想仍然一致。在孔子看来,仁义就是君子的本质所在。

“梁上君子”是怎么来的

众所周知,梁上君子是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东汉时,有一个人叫做陈寔。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地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地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