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52

第52章 孔子文武双全吗

在电影《孔子》中,周润发扮演的孔子武功高强,这是在“恶搞”历史上的孔子吗?不是。孔子文武双全,这在《史记》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就在夹谷会盟的时候,孔子提剑杀死了企图对鲁国国君动手的人。

孔子的父亲是鲁国著名武士叔梁纥,曾经有一次为掩护军民撤退力举千斤闸(城门),可见其勇武过人。孔子随他父亲,身长过人是当时的大高个,力气很大,据《春秋》“齐鲁夹谷之会”记载:齐国和鲁国讲和在夹谷这个地方会盟,齐景公听信了晏子这个人的话认为孔子只懂礼仪而没有勇气,如果伏下甲兵,活捉鲁君定成大事,结果当夷人(当时的东夷人)蜂拥上前时,孔子护住鲁定公一声断喝,吓得夷人纷纷后退,孔子一番义正词严的指责令齐景公羞愧难当,回到齐国景公对晏子说:鲁君以仁义之道处事,而你却以小人之举陷吾于不义,吾当亲自向鲁君赔礼才是。最后齐国归还了鲁的侵地。这说明孔子是智勇双全。

孔子所传六艺之御、射都是武功方面的学问,《论语》中多次提到不要射归巢的鸟,不要用带丝线的箭射鸟等。孔子本人身材孔武,精通“六艺”。当时的“六艺”包括骑马、射箭这样的军事技术。春秋战国,混战的年代,孔子没点身手,随便一个匪徒就把他料理啦,怎能周游列国呢?其实,古代很多的文人都是文武双全。李白会剑术,辛弃疾是武林高手,就是最好的例证。

孔家第75代直系子孙、孔家滕阳户掌门人孔健称,历史中真实的孔子是文武全才。孔子精通六艺,其中的“射”(射箭)和“御”(驾驶战车)就属武艺部分。《礼记射义》记“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在今山东曲阜孔庙西侧),盖观者如堵墙。”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孔子射箭的技术是很高明的,所以才能引来很多人围观。

历史上的十大儒将

所谓儒将,盖指出身读书人并具有儒雅风度的将帅。一部中国古代战史,正可谓武将如云,而儒将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而能跻身十大之列的,除出身文人、风度儒雅这两条基本条件外,还须胸有韬略(最好有军事理论著作传世)、腹有文墨(棋琴书画诗词歌赋俱通)、战绩卓著。但诸如曹操,诸葛亮等人,因其本身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将帅行列,所以不考虑将其列入。

孙武:春秋吴国将军,可谓世界级的军事鼻祖人物,一部《孙子兵法》已开全世界军事理论之先河。最牛的则是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经典战例——五战五胜,直取郢都,更是让后代无数军事专家为之望尘莫及。应名列中国古代战史十大儒将之首。

李靖:唐初开国名将,正统文人出身,有军事理论著作《李卫公问对》传世,最辉煌战绩是灭******一战,其过程简直是韩信灭齐的翻版。应名列中国古代战史十大儒将。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史传“妙通音律,时人谚曰:曲有误,周郎顾。”仅凭弹着古琴“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儒雅劲头,便在中国十大儒将之列中占个席位。

左宗棠:晚清中兴名臣,举人出身,自比“今亮”,太平军战功显赫,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战绩是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之战。仅凭此一项即可入选中国战史十大儒将之列。

岳飞:南宋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仅凭其《满江红》和《小重山》两词便可赢得初选,再借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句军事语录可进入复赛,最后凭其堰城一战跻身中国十大儒将之列。

袁崇焕:明著名将领,进士出身,金庸先生曾专门撰文推崇袁督师为中国一代儒将之冠,其辉煌战绩当属著名的宁远大捷,一战击毙悍酋努尔哈赤。如果崇祯后来不中皇太极的反将计,满清能否入关还很难说。仅凭这点就该入选。

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进士出身,知名理学家,能诗善文,最露脸的战绩当然就是太平天国起义了,但对太平军作战中也多有败绩,属屡败屡战最后成功的人物。

吴起:战国楚名将,与孙子齐名,曾为孔子高徒子夏的学生,后因品德问题被学校开除,但反而成就了一代军事家的英名。有军事著作《吴子兵法》传世。

陆逊: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出身“奶油书生”,经典战例当然是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夷陵之战。

孙膑:战国齐将田忌高级幕僚,有军事理论著作《孙膑兵法》传世,也有击败其同班同学庞涓的两大经典战例:围魏驹辉和马陵之战,只因其非主帅的身份只能位居末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