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曹昂新传
4693600000047

第47章 徐盛掌兵

夜色中,寿春城北门被人缓缓打开。

纪灵和徐晃、何夔三人各骑匹马,引军校过了吊桥,来到门洞中。

李业已然下了城楼,带着几名士兵赶到纪灵马前。

纪灵下了马来,和李业寒暄,

李业忽问纪灵:“吾听战败逃回的小校说文敏落入曹孟德手中,正不知如何是好,谁知阁下竟然能够脱险回来。”又问:“文敏是怎么脱身的?”

纪灵道:“是曹孟德放在下回来的。”

李业似乎明白了什么,问:“他怎么会放文敏回来?莫非阁下……”

纪灵点头道:“在下已经向曹司空投诚了。”

李业闻言,还是不由自主地愣了片刻。

这时,何夔翻身下马,上前两步,走到李业面前,道:“子绪,还认得在下么?”

“这不是叔龙么?阁下怎么来此?”李业讶然问道。

“在下奉我主之命陪纪将军来此劝阁下归顺。”何夔开门见山,将来意说明,又道:“子绪一定要认清形势,弃暗投明,莫要为个昏庸之辈误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李闻闻言,面色踌躇,沉吟半晌,拿不定主意。

何夔道:“子绪还犹豫什么?事到如今,阁下难道还想给那个昏庸之辈陪葬不成?”

李业又考虑片刻,最终打定了主意,对何夔道:“大兄说得是,袁术不得人心,早晚会完。在下给他陪葬实在是不值。”

又对纪灵道:“在下左思右想,觉得还是跟随阁下归顺曹家为好。”

纪灵和徐晃闻言,俱大喜,立即派人前去八公山下曹军大营向曹操报信。

曹操得报,连夜带中军万余兵马赶到寿春北门楼外。纪灵则在徐晃的监督下率本部三千兵马出西门,到郊外安营。

李业在何夔的陪同下,徒步出了北门楼,过了淝水石桥,赶到曹操面前请降。

曹操大喜,命李业为司空掾属,在身边听候使唤。

李业似是没想到曹操会如此看重他,感激滴零,欣然受命。

曹操收了李业,方引军入城。

曹昂这次没有随曹操进城,而是带着徐盛、王双等人骑马返回凤凰山下本部行营之中休息。

……

几个时辰之后,天渐渐明了。

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发出明媚的光芒。

凤凰山下,曹昂行营内一角。

五百多名新兵头戴乌盔,身披乌甲,手执环首刀,站在草地上,操练武艺。

郝昭站在新兵队伍前面一块缓坡上,望望坡下黑压压的人群,同时将手中令旗朝左边挥舞了一下,口里叫道:“一!”

“杀!”新兵们齐齐吼了一声,屈右腿伸左腿,同时将身子朝右边一转,并持刀向右边劈去。

那些环首刀划破虚空,劈到半空,倏然停住。

“二!”郝昭又将令旗朝前面挥舞了一下。

“杀!”众新兵稍稍将身子一扭,同时持刀朝前面一扫,并顺势将手中兵器举到左肩旁边。

“三!”郝昭又将令旗挥了挥。

“杀!”五百多名新兵各就势将环首刀朝前面刺去,在距面前军士身体大约六尺远处的半空中停住。

郝昭还要指挥新兵操练,这时一个小校走过来禀道:“校尉来了。”

话音方绝,曹昂、朱灵、徐盛三人已然赶到缓坡一侧。

郝昭连忙挥令旗喝令众新兵:“原地休息!”

新兵们得令,迅速收刀,并静立在草地上待命。

郝昭走到曹昂面前,拱手道:“郝昭参见校尉!”又对朱灵施了一礼:“参见假校尉!”

曹昂将手往徐盛面前一指,同时对郝昭道:“这是徐司马。”

“徐司马。”郝昭朝徐盛抱了抱拳。

徐盛头戴银盔,身穿白色战袍,披着银甲,对郝昭拱手回礼。他似乎是不知道如何称呼郝昭,连忙转过头来,望望曹昂。

“这是郝司马。”曹昂手指郝昭,对徐盛道。

徐盛又对郝昭抱了抱拳:“在下徐盛,以后还请郝司马多多指教。”

郝昭闻言,少不得客套一番。

朱灵等二人寒暄罢,朝新兵队伍中扫了一眼,随即开口对郝昭道:“这些新兵训练得不错,跟初进军营的时候相比可是大不一样了!”

曹昂也笑道:“看来我和文博当初没看错人。伯道确实很有能耐。”

郝昭谦卑一笑:“多谢二位校尉夸奖。”

曹昂道:“主公有令,从今日开始,新兵营交给徐司马统领。”言讫,从怀中掏出曹操的调兵令来给他看。

郝昭看了调兵令,如释重负,拱手对曹昂和朱灵道:“遵命!末将以后就可以专心管理本部人马了。”

曹昂摆摆手:“徐文向初来我营中,对很多事情还不是很熟悉。这个月你有空的时候还是要来辅助他练兵。”

郝昭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拱手应命。

朱灵道:“你们现在就在这里交接吧。”

徐盛等朱灵说完,从怀中掏出别部司马印信,交给郝昭过目。

郝昭看了印信,随即将手中令旗交到徐盛手中。

曹昂领着徐盛上前几步,在坡边站定,大声对面前的新兵们说道:“主公有令:从今日开始由别部司马徐盛做你们的主官!”说完,让徐盛站到自己的身边,又对众新兵喝道:“这位就是徐司马,大家欢迎!”

“见过徐司马!”众新兵静立草地之上,对徐盛抱拳行礼。

徐盛朝新兵们拱了拱手,大声说道:“在下就是徐盛,日前被主公任命为别部司马,统领你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和徐某同心同德,共进共退!”

众新兵闻言,皆振臂高呼:“同心同德,共进共退!”

曹昂高声喝道:“好,下面由徐司马指导大家操练!”说罢,对徐盛使眼色,示意他操练士卒。

徐盛面色从容,喝令众新兵:“诸位听我号令:继续演习格斗之法!”说完,将手中令旗挥了一下。

新兵们从刀鞘中抽出环首刀,握于右手上,静等长官号令。

徐盛待众新兵将刀抽出,猛然将令旗朝左边挥了一下:“一!”

“杀!”新兵们屈左腿伸右腿,并将身子朝左边稍转,同时挥刀朝左边虚空中猛劈。

五百多把环首刀刚刚在半空中停住,徐盛就将令旗朝前面挥舞一下,同时口里叫道“二!”

“杀!”新兵们呐喊一声,挥刀往前边一扫。

“三!”徐盛又挥了挥令旗。

“杀!”新兵们像上次一样,顺势朝前面虚空中刺了一刀。

……

曹昂已经走到朱灵和郝昭身边,问二人:“徐司马指挥得如何?”

二人赞道:“不错,很有大将风范。”

曹昂吩咐郝昭:“你先别回本部小寨,且在这里协助徐文向练兵。”

郝昭道了声诺,静立不动。

曹昂和朱灵别了郝、徐二人,回大帐中处理公务……

……

翌日,曹操仍命曹昂、乐进领前军,曹仁、黄忠为合后,自为中军,于辰牌时分出寿春城,南下追击袁术。

寿春暂时由韩浩负责守把。

却说曹昂领了父亲将令,和乐进引前军五千马步军兵离开寿春,朝西南边行走。沿途看见许多流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成群结队地朝远处奔走,不禁连声叹息。

他命令部下不要骚扰流民,只顾赶路。走了一日,眼见天色将晚,便喝令全军在芍陂北岸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这芍陂是一人造大湖,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开凿。方园大约一百二十余里,西北、西南和东北各开道水门,分别与泄水、淠水和淝水相通。

曹昂趁士兵扎营的间隙,领乐进、朱灵、郝昭、徐盛等人来到岸边,观赏湖中景色。

芍陂钟灵毓秀,风光秀丽。湖面波光粼粼,白雾弥漫,仿佛与天相接一般。

曹昂见了湖中景象,忍不住叹道:“好美!”

乐进道:“此湖十分广阔,周围农田都靠它的水灌溉。只可惜现在天下纷乱,湖周围的人家大多为避难,都跑到江东去了,导致这里农田无人耕种,野草丛生。”

曹昂道:“如果我们招募流民来荒田种麦作军粮,那就可以保障我军在淮南一带的军资供应。”

朱灵道:“校尉说得是,主公几年前听从毛孝先和任伯达等人的建议,大兴屯田,得谷不计其数,大大缓减了我军后勤的压力。

曹昂道:“我到时见了父亲,就向他提议招流民在这里屯田。”

朱灵等人闻言,纷纷表示支持。

徐盛道:“此湖除了可以灌溉周围农田之外,还可以用来训练水军。”

曹昂颔首道:“不错。此湖与淝水相连,距离寿春并不是很远。将来水军建成后,可在这里驻扎,并演习水战之法。”

众人听了这话,连声说好。

曹昂又和众人观赏了一会儿湖中美景,方回营中休息。一时无事。

却说袁术部分人马赶到灊山,求见雷薄和陈兰,并请二人出兵助他抗击曹家。

雷薄和陈兰闻言,都拒绝了袁术的请求。二人念他是旧主,并不为难他,只留他在山寨中小住三日。

不久,曹军兵到六安。袁术得报,和袁胤、杨弘、张勋等人商议,最终决定离开灊山,准备前去皖城投奔庐江太守刘勋。雷薄和陈兰二人也不挽留,任他前去。

曹操赶到灊县,听细作报说袁术刚刚离开雷薄和陈兰二人的山寨,企图前往皖城,当下召集众将官至大帐中商议下一步行动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