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武牧天下
4691200000034

第34章 武将战罢文人狂

“如何,太傅尽兴否?”

看着张温那戏谑的眼神,听见自己的话就这样被还回来,袁隗的眼中也忍不住闪过一丝恼怒。不过,袁隗毕竟是老狐狸,怎么会轻易动怒。因此,他脸色仍然如常,看不出丝毫情绪。

袁隗咳嗽两声,缓解一下气氛,然后微笑着说道:“这武也武过,大家看着也没意思了,是不是该换一个?你看,陈家小子都不耐烦了,也该比比文了。”

众人闻言,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陈琳,只见陈琳有些兴趣乏然的样子。显然,陈琳对这比武没有什么兴致。

陈琳虽然确实被袁隗说中,不过被众人这么看着,也是当即就脸色通红,连忙摆手说道:“太傅可不要冤枉琳,琳可没有,大家别误会。咳咳,比武挺好看的。”

众人本来只是好奇而已,这会儿听陈琳这么一说,都哈哈大笑起来。倒不是嘲笑,而是觉得这陈琳挺率真的。

幸好,蔡邕对这武也不甚感兴趣,就顺势为陈琳解围道:“这武比过了,自然也要比比诗文。孔璋文采斐然,可不要藏拙,接下来可就是你的表演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轻笑。不过,他们见蔡大家都同意了,自然也就没有反对。于是,武将战罢文人狂,一场大比斗又要开始了。

这时,袁隗却突然说道:“不若我等老朽也来作上一作,毕竟许久不曾文会,今日也趁机疏狂一把。呵呵!”

“哦,这提议不错。”

“善,不如就次阳先来吧。”

次阳,即袁隗也。

袁隗与蔡邕谈笑风生,可把一旁的张温吓的头皮发麻。他张温一个大老粗,哪里会什么诗词歌赋。此前,他故意沉默不语,就是怕袁隗扯上他,哪知道袁隗压根就没打算放过他。当然,头皮发麻的不止张温,那何进也是,整个人脸色都不好了。

然而,蔡邕、卢植等人都拍手称快,张温也拉不下面子说不。因此,他只好默然同意。不过,何进实在不愿意作什么诗。因此,他硬着头皮说道:“太傅,你看我就不用了吧。”

众人听见何进的话,都暗自发笑,这个大将军,果然不愧是屠夫。而袁隗听见何进的话,也没有在意,或者抓住不放,只是随意的摆摆手。毕竟,他今天的目的并不是何进。

袁隗又等了会儿,见没有人反对,就站起来说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来一场文斗。如此,老夫就先来起个头好了。”

说着,袁隗持觞沉思,不一会儿便作出一首来。众人听他吟完,也不管好与不好,就一个劲的鼓起掌来。

袁隗起了个头,蔡邕等人自然也矜持,当即便依次吟唱起来。这不,刚才兴趣乏然的众人,现在都兴奋的喝酒吟诗了。不一会儿,场面就热闹非凡。

当然,兴奋的只是文人们,武将们几乎都在闷声喝酒。倒不是说武将们不懂辞赋,汉朝的武将可不是文盲。不过,似袁隗等人作的软绵绵的辞赋,他们确实是听不下去。当然,也还是有武将在认真听的。比如,李信就在认真的听着,曹操就在认真的听着。

李信认真听,并非是对那些辞赋感兴趣,而是他记得戏忠的计谋。此时,不正好是个机会?

不过,李信也有些犹豫。一来,他刚才才出的风头,现在不好再出风头,否则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二来,他听众人吟的诗,也就寥寥数人作的不错。若是他作的太好,恶了那些清流,那可就不妙了。

想了一会儿,李信突然邪邪一笑。

有什么不敢的,不过是出些风头?且不说自己已经与家族取得联系,此时也算是士族了;单说这辞赋,并不算什么,作的好也无妨。而且,我若需要,为何不取?

却说李信笑的时候,那陈琳正好作出一首诗来。而他这首,博了个全场欢呼。不过,重点不是这个,而是有人看见李信的笑,故意大声说道:“李司马笑什么,莫非看不上这诗?”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文丑,他不愤李信使他出丑。因此,此时才出声污蔑。

当然,这样的计谋,文丑是想不出来的。至于到底是谁给他出的注意,无非就是皇甫嵩身边的人。李信一眼扫过,大致也猜到是谁,不过却不明白那人为何针对他。然而,李信不明白也不着急,呵呵,以后有的是机会陪他玩。

刘备,咱不着急!

不管这计谋多么幼稚,它确实使众人的眼光聚集到李信这儿。甚至,那陈琳更是一脸不善,颇为仇视的盯着李信。

文丑见此,在一旁冷笑不已。

刘备见此,持觞时暗自一笑。

李信见此,却依旧十分镇定。他放下手中酒杯,睁开半眯的眼睛,缓缓说道:“诗确实不错,信不至于看不上。不过嘛,也就这样而已。”

张狂?踞傲?

既然想要这名声;既然你陈琳也这么以为;既然我愿意我有这实力,那么我索性就张狂一把。呵,相信如此,也更好让家族接纳我吧。

李信的这些念头闪过,很是平淡的说出那般话来。众人乍一听见,都十分惊讶与疑惑。尤其是熟悉李信的人,他们知道李信不是张狂的人。何况,李信真有这水平?

至于其他人,如那陈琳,则是不屑的看着李信。他也没有说话,只是鄙视的看着李信,想来是不屑与李信争论吧。

而似袁隗、蔡邕等人也没有开口,他们对一个武将的指手画脚,实在是连呵斥都觉得丢人,或者说不屑。最后,还是大将军何进为李信解了围。

“子言,莫非你还会吟诗?”

语气之中,尽是怀疑。然而,何进这话毕竟打破那近乎凝固的氛围。

众人或鄙视或漠视或诧异的表情,李信全然不在乎。他自顾自的站起来,仿佛没有听见何进的话似的,就轻声说起来:

“信自中山起,一路与黄巾搏杀,也算是一剑挡百师、转战三千里。然而,信未曾有感,偏感长城外事。今日,既然诸君有兴,而信也颇为感慨,便为诸君吟之。”

众人看见李信站起来,先是不悦,尤其是那些文人们。而后,众人听见“一剑挡百师,转战三千里”都是眼睛一亮,来了兴趣。就是何进,对于李信不顾他话的气愤,在听到李信的话时也消散了。

不说众人的反应,且说李信说完,忽然自顾自的用酒坛,灌起美酒。接着,不待众人言语,他就开始高声吟唱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吟唱的正高潮,众人正听得兴奋而震惊,尤其是蔡邕、王允等人。然而,李信却突然停下来,不管众人催促的表情,兀自又灌了一口酒。然后,他才声音变得苍凉,继续吟唱道: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此时,众人都已由先前的震惊变为沉默。如张温这样的边将,其心情更是悲痛,正落寞的不停的喝起酒来。

蔡邕,一脸赞赏!

何进,一脸震惊!

朱隽,一脸震惊!

孙坚,一脸震惊!

曹操,一脸震惊!

……

陈琳,他早已满脸震惊,而此时更是脸色苍白。显然,单这四句,就已不是他可比拟的了。

若说有谁面色如常,那恐怕只有文丑了。这厮是真正的不懂辞赋,哪里知道李信这诗的好坏。而他旁边的刘备,却是脸上露出嫉恨之色。

李信没功夫看众人的表情!

李信又是一顿,仍然一壶酒入喉,声音转低沉的吟唱道: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至此,诗毕!

李信吟唱完毕,便回到座位上,独自闭目倾酒。而众人还沉浸诗中,遂使得堂上难得一片宁静。

许久,张温长叹一声,表情落寞,却是没有再借此落袁隗的脸了。

蔡邕则是赞赏的看看李信,也是没有说话。而陈琳则是沉默着,并没有什么愤恨,倒是那袁术一脸的不爽。

不管众人如何,堂上一阵沉默后,袁隗咳嗽两声,大声说道:“好了,好了,且让我等共饮一杯,庆祝黄巾之乱的平定。”

说着,袁隗已经站起来,举起酒樽。众人看见,也当即站起来,同样手持酒樽。

“满此一杯!”

“来,来!”

“干!”

……

同饮之后,又是一阵喧哗。

许久,袁隗才又站起来,大声宣布道:“今晚之宴,就到这里吧。诸位依次退堂,都回去吧。”

众人闻言,都起身拜别,三三两两的谈论着离开美人居。

李信也不例外,与朱隽、孙坚等人一起投军营而去。

“好你个李子言,竟然文武双全,还让不让我们混了!”

“不错,我们还怎么混啊!不行,你必须请客,必须请客!”

“对,对,朱将军你说是吧!”

“好,好,下次我一定请客!”

“哈哈,这样才对,不然我这心里可不平衡啊!”

……

“走了,你们这群混小子。再慢的话,宵禁又恢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