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武牧天下
4691200000032

第32章 美人居里风波起

大将军出行自是不凡,李信这回真真是感受到了。

不说那正式的早朝出行,单是这私宴所乘马车就有十几辆。而且这些马车多是豪华,尤其是大将军乘的那辆,更是只比皇帝的御驾差一点而已。除此之外,跟从的侍卫也是前呼后拥。

所过之处,闲人回避。

大将军面无表情的坐在车上,看上去威严十足。此刻,他才是一个大将军,没有了那屠夫气。不过,他一与李信等人说话,那表情、动作、语气就泄露出他的本质来。因此,刚才有些悸然的众人,都无声的苦笑一声。

而随大将军同行的李信等人,这时候心里也确实有些受用,不过倒没有羡慕什么的。他们这群年轻人心里傲的很,只觉得自己日后也是如此。不,是比这还要风光。

到底是一群自恃甚高的年轻人,而且都有些能力,所以这心气也不是一般的高。即使如荀彧这般早惠的人,如李信这般稳重的人,这时候也是有些激动了。

至于陈琳就更不如了。即便他是士族子弟,也没有享受过大将军般的待遇。而他的心性,也决定他不能像荀彧、李信等人一样淡定。因此,此刻的他确实激动的有些过了,就连与他走的近的许攸都忍不住皱了皱眉。不过,他到底是大族子弟,片刻就恢复了之前的淡然。

好了,不说大将军与这几位年轻才俊,且说参宴的其他人吧。

其实,今晚这宴会有些玄奥。

为什么这宴会早不办、晚不办,偏偏是皇甫嵩回来的时候办。这时候办晚宴,说是为平定黄巾而贺。可别人下意识之下,就以为是庆祝皇甫嵩得胜归来。那么,接着想下去,别人又会以为平定黄巾乃是皇甫嵩的功劳。

由此可见,袁隗主持办这晚宴,其用心绝对不纯。不过想想,袁隗与张温并不对付,那么他办这宴的原因也就明朗了。

这是赤裸裸的打压,这又是明面上的告诉众人,打败黄巾的就是皇甫嵩,不是朱隽或者其他什么人。

李信此时还不知道情况,所以仍然很淡定的跟着大将军去赴宴。不过,朱隽那边一众人等已经是气极。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朱隽一脸怒气,不停的在帐中走来走去。那几案上的书已经散乱在地,宝剑也插在地上。显然,这是朱隽了解宴会后,怒极所为。

这时,外面传来声音。

“将军,太可恶,我们不去,绝不去。”一众在黄巾之乱中冒头的小将们齐聚帐外,怒气冲冲的说着。其中,那孙坚更是须发皆张,显然是气极了。

朱隽听见外面众人的话,一下子冷静下来,然后走出大帐,心情低落的说道:“诸位,都是隽无能,累的你们也受气。不过,今晚的宴会还是要参加,那是各大士族联合举办的,我们能不参加吗?”

众人听见朱隽的话,一阵的沉默。

能不参加吗?能不参加吗?不能!不能!除非你不想当官了,除非你不想继续混了。

见众人没有再说话,朱隽继续说道:“收拾一下,我们赴宴去吧。”

沉默一会儿,孙坚突然说道:“将军,子言不知道去哪了?”

“算了,不知道就别找了,不去也好,省的受气。”

朱隽低沉的说完,便转身回帐,众人看他的背影都感觉变得有些佝偻。

众人站在帐前,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各自散了。而朱隽回帐后,又重新坐到案前,低头不语,过了许久才起来准备赴宴。

其实,不仅是朱隽情绪低落,那张温也好不到哪去。只不过,张温怎么说也是太尉,因此心情是乖张多些。这不,他正一脸的狰狞。

好,好的很,袁隗老匹夫,一群老匹夫,让我张温来,我张温来就是。要我丢脸,好,你看着吧,我就丢给你看。哈哈,就不知道你看不看的下去。

张温怒气满脸,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正怒极咆哮着。

而另一边,不知情的皇甫嵩,正带领军队快马加鞭的赶回来。

这一队人的气氛,就要轻松许多了。不说皇甫嵩一脸微笑,轻松的驱着马儿。那些年轻的将领更是一路闲谈,笑语不断,仿佛出游一般。

“孟德这次的功劳最大,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宰宰他。”袁术坐在马上,奸诈的笑道。

当即,旁边就有人迎合道:“公路说的不错,咱们回去是得好好宰宰孟德。”

“嘿嘿,必须宰,最好是去那美人居。”

袁术一听,嘿嘿一笑,说道:“不错,不错,就应该去美人居,最好还是上等雅间。哈哈,这个想法好!”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这时候,袁绍突然说道:“好了,快到了,都严肃点。”

众人闻言,都唯唯诺诺的点点头,只有袁术冷哼一声。不过,袁术确实也收敛不少。

那边皇甫嵩看见这情况,点点头,暗自说道:不错,袁家的这个小家伙确实不错,为人稳重的很。

不说其他人正赶来美人居,或者已经到了美人居,且说太傅袁隗等人正在堂上说笑。

“袁老头,你这又是搞什么呢?”

“咳咳,蔡老头,我不过是应众人要求,庆祝一下平定黄巾之乱而已,哪有搞什么。”

“你?我还不知道你,算了,随你怎么搞吧。”

“咳咳,蔡老头,我可真没搞什么。”

“子师,不管他,你我且共饮一杯。”

……

蔡邕,字伯喈,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陈留圉人。其人博学多识,擅长辞章,并精通音律,是个真正的大家。

桓帝时,宦官专权,听说他善于鼓琴,于是奏请天子令陈留太守督促他入京。蔡邕行至偃师,称疾而归。

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熹平四年,曾上奏请求正定《六经》文字。而蔡邕自写经文,刻碑石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后因弹劾宦官,被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归乡里,亡命于今江浙一带有12年之久。

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而董卓被诛,邕因哭之,被捕死于狱中。

如此之人,至真至纯,怎会搅和进袁隗的计谋中。而蔡邕也并非不知,只是他也无能为力。因此,才有了上面的对话。

堂上谈笑之间,受邀之人已经陆续而来。

“大将军来了,快快请进。”

说话的并非美人居的侍者,而是袁家的奴仆袁伟。其实,今天的美人居没有闲人,全部都是官府中人,连侍者都全换成了袁家奴仆。

何进听见那接待者的话,没有理会,便直接领着众人朝里走去。

而袁伟看他们走远,才低声说道:“什么玩意,不就是一个屠夫嘛。”

李信冷眼旁观,这时候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了。他之前不明情况,以为这晚宴是针对何进的。这会儿,他看见美人居都是袁家奴仆伺候着,又看到不少武将陆续的过来,才感觉到情况不一般。不过,他也知道这是袁家搭的台,就不知是让谁唱戏了。

袁家奴仆尚且如此,袁隗就更是倨傲了。他看见何进进来,仍然谈笑风生,仿佛没有看到何进似的。

何进脸上怒气一闪,然后豪爽的说道:“太傅好悠闲,真是令人羡慕啊。”

袁隗闻言,这才瞟何进一晚,喝口茶,淡淡的说道:“不比大将军,我这一把老骨头的。”

这里的茶可不同后世,不过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何进闻言,呵呵一笑,又对旁边几位拱手道:“进见过蔡大家,卢老将军……”

一一见礼后,众人依次坐下,各自闲谈起来。过了一会儿,那袁伟来报,说皇甫将军他们已经到了。

袁隗不似刚才对何进的冷漠,哈哈一笑,对众人说道:“平定黄巾的大将军回来了,不若吾等去迎接一下吧。”

说着,他站了起来,带头往大门走去。太傅带头,众人自然跟了上去,不过很多武将表情都有些不自然。也是,似张温怎么能淡定下来?

李信自然也跟了上去,不过却落到后面,对着同样落在后面的朱隽一抱拳,说道:“见过将军!”

见过朱隽后,李信又对其他人抱了抱拳。朱隽等人看见是李信,自然也是抱拳回礼,不过兴致都不高。

李信对此没说什么,现在什么都摆在明面上,他李信都感到憋屈,相信朱隽等人也很憋屈。不过,李信很期待今晚的大戏。呵呵,台子是搭好了,却不知道谁才能唱的响亮。皇甫嵩,只怕未必吧。

李信心里冷笑,远远看了一眼袁隗,又望了望了远处而来的皇甫嵩。

且说皇甫嵩见这么多人来迎接他,脸色微微一变,不过马上就恢复了正常。他当即下马,走过来对着众人笑道:“嵩哪里能让诸位来迎,折煞我也,折煞我也。”

众人中不少人听见皇甫嵩的话,脸色都变的好多了。李信在其中,听见皇甫嵩的话,脸色也变了些。确实,他把皇甫嵩想的太不堪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袁隗这老家伙搞的鬼,当真是好计谋、好计谋啊。试想,不过是一个晚宴,不过是出来迎接一下,就使众人生隙。何进不爽,怪罪皇甫嵩;朱隽不爽,怪罪皇甫嵩;皇甫嵩不爽,却不敢怪罪袁隗。同时,还能不遂张温之愿,向十常侍示威等等。

李信心里惊叹,却不得不佩服,这袁隗果然厉害。

这时,前面的袁隗又笑着说道:“义真功莫大焉,我等迎接有何不可。好了,大家也不能这么站着,都进去坐吧。”

说着,他拉着皇甫嵩朝里走去,而众人自然也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