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劼人研究:2011
4633600000047

第47章 后记

2011年是辛亥革命发生一百周年,也是其滥觞和先声四川保路运动发生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同时也为了纪念首次以文学的形式记录这一历史的洪波巨澜的本土作家李劼人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成都市文联与李劼人研究学会在2010年初就商议编辑出版《李劼人研究:2011》。这是继《李劼人研究:2007》之后,与“李劼人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之一即《李劼人全集》相配套的一部学术研究文集,集中展示了专家、学者们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以新锐的思想文化视角推出的一批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

本书开首是新发现的李劼人亲笔记录辛亥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的史料。这是作家为写作《大波》而采访当事人留下的笔记和作家本人的札记,极有史料价值,这对于人们研究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以及它与文学名著《大波》的关系不无裨益。

研究论文是本书重头。自去年李劼人研究学会向海内外研究者发出征稿信函后,得到了学者们的积极回应,先后收到了数十篇论文,尤其是四川的学者们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四川作为李劼人学术研究重镇的地位。这部分研究论文在本书中以三大版块呈现,即:“《大波》与辛亥革命”、“思与辨”、“地方与民间”。

“《大波》与辛亥革命”部分,表达了研究者们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革命、对于《大波》的新思考。《〈大波〉:历史的情感记忆与传播》以“个性主体与抽象的历史主体之间的张力”和“历史体验的全息性”为考察点,考察了《大波》对于辛亥革命的记忆;《革命由背景向场景转换》是两个版本《大波》的对比研究,并分别给予了评价;《李劼人小说〈大波〉中的时间性和复调性》以新批评的视角论证了《大波》的时间性与复调性;《〈大波〉:从精神到形态的现代叙事》阐述了《大波》的现代叙事模式与手法;《〈大波〉的重写与李劼人的“二次革命”》则是对新版《大波》的翔实评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现代”》从《大波》的细节入手,考察了作品的现代性。

“思与辨”部分,是学者们对李劼人和他的作品多视角多侧面的研究。《李劼人文献勘订杂记》校勘了部分李劼人作品和研究文献;《李劼人对巴蜀幽默传统的继承与转化》将李劼人放在新文学的背景和巴蜀民间传统中论述其喜剧艺术成就;《左右之外的旧风度》从历史格局和漫长的文学淘洗中比照了李劼人作品长久的生命力;《论李劼人晚期的西方理想》从改写的“三部曲”中窥见到作家对西方理想的认同;《认同与思辨》是对数十年来李劼人研究的研究与梳理;《“然而,事情却有点奇怪”》从市民文化的角度揭示作家受冷落的的原因;《李劼人、巴金、郭沫若文学思想比较》是对三位川籍作家的对比研究;还有部分论文则从历史真实或语言学的角度展开了对李劼人作品的微观研究,如《〈死水微澜〉的历史“反叙述”》《张力与遮蔽之间》等。

“地方与民间”部分,旨在阐述李劼人对于地方文化的贡献。《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中心》论证了成都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的缘由;《五四时期成都的域外专电》论述了五四新文化、尤其是五四运动在成都的发生、发展过程;《论李劼人的实业思想与民生公司》是对李劼人企业文化思想的新认识;《〈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体验》《李劼人的巴黎书写及其文化心理》均是对中篇小说《同情》的研究解读;《李劼人对地方文献的贡献》则从李劼人的收藏与创作中看到了作家对本土文化的巨大贡献。

“追忆”部分,汇集了李劼人生前好友与部分的活动当事人以及李劼人亲属的回忆文章,是研究其生平与文学创作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两篇同名的《忆李劼人》,刘大杰回忆了他与李劼人的交往琐事,从生活的侧面反映了其性格的某些特征;老友张秀熟则对李劼人的生平与文学成就都有精彩的评论。李眉的《回忆我的父亲》,还有《李劼人与嘉乐纸厂》《四川的方言》《李劼老与川剧〈卧薪尝胆〉》,均是作者的亲闻、亲见;《美味救世》是日本学者对李劼人的研究,有资料称该译文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二辑,但编者详细查阅后未见此文,故今重译并刊载。

“前沿”部分披露了于9月底面世的《李劼人全集》编辑过程中的诸多信息。《读李劼人译法国小说》,是法国汉学家、《李劼人全集》特约法语编委魏简校阅李劼人作品的感悟,从中可见李劼人译文对于当代西方学者的意趣。《大河婉转过两曲 天地到此更宽阔》是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审、作家林文询在审读《李劼人全集》时首次读到1937年中华书局版《大波》时的惊叹与见解;《李劼人全集工作日志》是主编曾智中整理的“全集”编辑过程中与诸位学人信函往来节录,从中可见编辑工作之一斑。

本书论文均经编委审阅。总的看来,内容扎实而厚重;学者们视野开阔,观点新颖,既有对以往研究成果的集成,又有新的开拓,应该是李劼人学术研究漫漫长途上一具有新的标志意义的路碑。

本书之顺利出版,得益于各方面的支持。成都市委宣传部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李劼人研究工作,市文联则一以贯之地在多方面给予扶持;李劼人先生的亲属李诗华女士、李劼人故居博物馆在资料方面也给予了大力协助;李劼人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更是不吝赐稿,将自己辛苦的研究心得奉献与我们;另外,四川文艺出版社领导黄立新、胡焰对本书高度重视,责编张庆宁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谨表达我们诚挚的谢忱!

编 者

2011年9月6日